读后感|最好的决定

“所有想要孩子的人都一样。所有不想要孩子的人各有各的道理。”

那次是我突发奇想,和我妈妈诉说了我对生孩子这件事的疑虑,我言语直接表明无法理解生孩子的意义,还对我的存在产生质疑,自认为她生了我对她的人生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和影响。

我妈回答说,我不想回答你这个白痴问题。

看完这本书后我释然了,书中给了答案“像我父母那样的孩子一结婚就开始生小孩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就当了父母。”

我是被无意间安利到这本书的,讲述的是16个未生小孩的作家对不生育这件事的决定及背后的故事。

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挣扎、深思熟虑过后的决定。

十六名作者不生孩子的原因大致为以下几点:

1、原生家庭,被暴力、被忽略、没有安全感,让自己是否适合生养产生疑虑和质疑;

2、事业大于生养、爱好大于生养、自由大于生养;

3、自身对孩子的“嫌弃”;

在自然授予女性生育权利的时候,仿佛这项权利就变成了义务。无论是否为本人意愿,当她在出生决定性别那一刻就注定了往后的命运。


一、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我最有感触的原因。生而不教养是很多家庭的写照,但这种情况也分三种,一种是原本没有责任心,在本就还迷茫的年纪意外做了父母;一种是对教养这件事没有足够的经验,用不知正确还是错误的方式影响着下一代;还有一种是迫于生活压力无法给予足够的陪伴,有个词叫留守儿童,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概括。

本人就是留守长大,对父母有着陌生感,脐带被斩断的那刻开始我就和母亲“正式”分开,她没有经历过我牙牙学语的阶段、大概率也错过了我的第一次走路、第一次摔跤,我学说话的第一个词语应该还是“妈妈”,只是喊的对象可能不是她。她说我一岁两岁的时候很胖,三岁的时候,她从上海回家,看到的我后感慨:女儿咻地长高了不少。

是的,她几乎错过了我的整个成长。

所以我很质疑自己的存在,更质疑我对她的意义。同时开始质疑生育的意义。

社会的压力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普遍存在,当身边的同学朋友都是差不多的情况时,我以为这是正常的,但随着年纪的增长,获取新闻的途径增多,才明白这样的环境是病态的。同样病态的还有家暴、忽略。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三观世界的建立受到了很大一程度的影响,对养育后代的态度也不尽相同:要么是走出困境,营造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哺育下一代;要么就是成为父母后还是按照自己童年那套引用到下一代;要么就是童年的创伤让人选择回避生育。

二、自由主义

女性有生育能力,更会有思考能力。书中的作者也并非都是一开始就不打算生养,也有的作者渴望拥有孩子,并为获取母亲的身份做过努力。甚至成功怀孕,但是随之而来的不是喜悦而是焦虑,她们清楚地认识到养育孩子是一件相当费神费力的事情,这样会消耗她们大量本该可以投身到自己热爱事件的时间,例如阅读和写作。她们还坦言,如果有了孩子,那就肯定没有现在的成就。

社会主流的声音告诉她/他们,没有孩子是一个具有生育能力的成年人最大的遗憾。哪怕自己的人生被其他事物充实,哪怕自己的过得足够幸福快乐。

在河流中逆向游泳所花的力气远大于顺着河水。书中的作者大多已经50岁➕,从女性生理角度来说,基本都失去了生育能力,倒推30-50年,生儿育女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在这种思想下不随波逐流,始终坚持先自我后其他,真的很让人佩服。

部分作者表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热爱的事物面前是很难分出二心的,不可否认确实存在高度自律的时间管理大师,但这个社会总是普通人群占大比例,所以,与其想着得到更多,不如权衡利弊,选择最想要的。身和心总要有一个是自由的。

三、潜意识对孩子的概念

还有部分作者是打心底里不喜欢小朋友这种生物。从出生开始,就很麻烦。代入实际生活中,我看到的是这样的:0-3岁,喂奶、跟换尿布、不定时闹钟;4-7岁,上下学接送、做作业、陪玩、管理情绪;8-13岁,上下学接送、补习班上下学接送、辅导作业进医院、处理闯祸现场;14-20,当更年期碰上叛逆期…经济压力就不说了,懂的都懂。

真的太麻烦了,产生抵触情绪真的太正常不过了。

明明都是从小孩变成大人,有些人在长大后就丢失了童年,忘记了自己也曾是这么麻烦的小孩。

都说孩子是天使,乐观一点我也接受这个设定,但实际经验告诉我,那不过是披着天使面容的恶魔!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名:最好的决定。衣服尚有合适与否之分,生育也有同样的道理。不同的是,衣物在不合适的情况下可做退换处理,孩子可是落地就没有塞回去的道理。

在决定承担新身份之前应当三思而后行,生育是一件伟大不平凡的事情,它不是简单的繁衍子嗣,而是文明的传承。每个孩子应当是在期待中出生,而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出生。

选择不生养也同样需要三思,认真思考自己与孤独的共处能力,认真做好现在和将来的规划,还有认真搞钱。

但其实,无论哪条路,没有亲自走过,都会对那条路上的风景好奇,哪有完全不后悔的人生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后感|最好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