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同天||我在一盏茶香里,等你

纵情山水过武夷,坐饮香茶爱此山。这是我此刻完整的心情。当我们到达好友家中之时,正是制茶最忙碌的时节。由于自然保护区海拔较高,所以这里的春茶比绝大多数地方的茶都晚一个月才到采摘季。感念伊师傅夫妻二人,在如此忙碌的情况下,还能热心接待慕“茗”而来的我们。

摄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人近中年,忽而喜茶。许是以这种方式向曾经的忙碌作别,唤醒了内心深处向往精致生活的恬淡之心。于是,那个心中盛着诗情、装着画意的女子在城市烟火中,又重遇了烟雨画廊、小桥流水。是呵,只要心放缓,脚步便可放慢;只要心中美好,生活便是美好。这一刻,江南的雨、塞北的雪、山中的日月,大地的溪流……都在这岁月静好的小时光里,裁一寸光阴,画一地月光,等新绿初开,陪你用清水煎茶。

01 便舍光阴参茶道

关于茶,朋友总是夸奖我虽然入门较晚,但是悟性还算不差,便可以一寸光阴参悟他人多年茶道。其实,无非是一个合适的机遇,撬动了内心向往的纯净和美好的事物之心罢了,当你愿意用内心那一方净土接纳同样纯净的事物,那么很容易感知你的所需,我还是很相信磁场和引力这个东西。就像我们转了近3个小时的山路,就为了抵达传说中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那片没有被污染的净土,就为了鉴定据说的茶与竹林共生,因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而禁止破坏原始森林环境中而生长出的茶叶是否真实如所听所想,有时候,对美好的事物抱有些执念又何妨呢?

摄于武夷山茶厂
02 山高处,目力所及皆是竹

我们就住在伊师傅家里,推门就可见大片竹林的、简单、古朴、处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家中,并且还有几棵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古树,苍劲挺拔地伫立在出门不到2米的门外,树上的牌子清晰可见地写着: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伊师傅家门口的古树

来保护区的一路都在想:或许自然界真是公平的,给予了这里无数人向往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因交通不便,导致了教育环境和医疗环境、生活便利性都极为匮乏。祖辈多少代还坚守在这里的,想必也是一种情怀吧。路上朋友给我们讲了许多新鲜事:山里的水源,可见到的都是能直接喝的泉水,清澈无比;这里的茶叶因为和竹子生长在一起,所以有与生俱来的竹香,甚至还可品出各种花香;前几天几个北京来的茶客下车之后就醉氧了,缓了好久才适应......

摄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摄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摄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摄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我想,以后每年都应该抽出半个月的时间来这里小住,洗洗肺、爬爬山、泡泡茶、望望繁星满天。

03 正山小种发源地,层林叠翠茶飘香

98%的森林覆盖率、碰不得伤不得破坏不得的生态环境,让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恃宠而骄,这里的茶叶价值是懂行茶客心中公认的比武夷山大红袍核心景区的还要珍贵许多。比起武夷山核心景区水仙、肉桂、大红袍等等品种繁多的杂,自然保护区显得尤为专情,只专注金骏眉和正山小种的种植。

山里的师傅们说,这里的小村就是大竹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的1440亩生态茶园比起28558亩生态公益林,只占了4.9%,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摄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摄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摄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我们特地选了晚上10点看师傅们制茶,只想着在他们没那么忙碌的时候讨教一二,虽然喝茶不少但是眼见制茶工艺还是头一遭,什么都感觉新奇。没想到专注工艺的师傅们像一头扎进了茶叶与制茶设备堆里,与外界隔绝一般,任由我们议论、游走,听得见或是解答的却甚少,只好约了次日上午与伊师傅详细讨教。

04一泡好茶 来之不易

次日清早,伊师傅告诉我们,自己有一个半小时的自由时间,可以带我们两个远道之客在山里四处转转,顺便看看猴子。出于礼貌,当时没有询问为何是自家茶厂老板却只有一个半小时的自由时间,后来回去的时候才知道,他要盯着制茶的每个工艺,每一个。

摄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摄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伊师傅出生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里的百年传承制茶师世家,可能是长期居住深山加上对制茶的专注,面对两个外来不断念叨城市生活和感慨山中秀美的人,多数时候都是抱之一笑,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善言谈。

他是一位87年的制茶师,但是却做茶十余年了。四代种茶、做茶,让伊师傅从看茶、喝茶再到做茶越了解越热爱,最后从一位成功的雕刻师,沿袭家族的传承做回了制茶师。我想,也许可以如此自如地转型,都归结于一种匠人精神吧。无论是雕刻,还是制茶,都源于心中的那份静与执着。

伊师傅制茶随手拍
伊师傅制茶随手拍

随着话题慢慢切入到正题,聊起茶叶,伊师傅就像再也不是刚才那个不善言谈的他,虽然语句缓慢温和,但是其中思想却连绵不断。谈到茶,伊师傅再三跟我们抱歉说之所以早上自己只有一个半小时陪我们,并非故意冷落远方挚友,而是制茶工艺马虎不得半分,一定要他在场。

他的制茶观念是,因为本身保护区茶叶产量有限且珍贵,他舍不得用流水线制茶流程完成所有工序来浪费原料。伊师傅告诉我们说,除了祖辈传下来的制茶工艺外,他更讲求一定要结合当下制茶,在动态中调整工艺,因为不同的山场,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微环境,不同的品种,对待茶叶的方式也就都不同。就像哪年雨水多了,比如哪片茶山附近又悄悄长了花儿,哪年采摘季又和往年的时间不同,在工艺中都应该在过程里边做边观察边品尝边调整,如果每年都用同样的标准和流程制茶,肯定是不行的。在茶叶多的地方也许可以批量生产,但是在面对保护区内珍贵稀少的茶叶再采用一成不变的工艺就是对大自然赐予的不尊重。甚至在制茶的过程中,伊师傅都常会停止当下工艺冥思苦想,经常会觉得哪里不对,然后反复调整。他说,这是经验,也是靠制茶师对大自然的热爱、内心的灵性,还有对茶叶口感的执着,越做越会发现制茶博大精深,越会认真对待每一片叶子,只有真正用心去感知做茶的变化过程才能让茶叶呈现最美好的香味和口感。

一泡好茶,确实来之不易。

05 有因必有果 真正的匠人精神

能听伊师傅讲茶、能与他在品茶之中学习茶道,获益匪浅,这便是走遍多少茶店茶馆也接触不到的东西,已经超脱了做茶本身,而是对一件件天然作品的雕琢。

仗着挚友关系,霸道地浪费着伊师傅小半天宝贵的光阴。新茶、三年陈茶、五年陈茶、十年陈茶,金骏眉、正山小种、野茶......伊师傅边泡边为我们讲解,那些他津津乐道的复杂的工艺已然记不清楚,可印象尤为深刻是他讲茶时的笃定和自豪感,大概这就是百年制茶世家的茶风吧。

我们是很喜欢伊师傅的,他既有家族传统技艺的底蕴,又不若老学究一般刻板,制茶是那么灵动和灵性,深深地吸引了远道而来就为一睹风采的我们。就是因为产量少,所以才有时间细细打磨吧,大自然给予了珍稀,同时也需要时间给予匠人。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片深山,才让像伊师傅这样的制茶师隔绝外界干扰和诸多诱惑,真真正正地守着这片财富做堂堂正正的匠人。

06 既然舍不得走,那么就约定一片自己的茶山

伊师傅拿出了自己爷爷当年保存并传承下来的烟小种与我们分享。他说烟小种的精髓在于熏焙工艺松烟香,喝起来会有桂圆的味道,不知者还以为桂圆入茶了呢。伊师傅告诉我们说,要将复揉后的茶坯抖散摊在竹筛上,再放进“青楼”的底层吊架上,然后在楼外柴灶烧松柴,将松烟导入“青楼”底层,茶坯在干燥的过程中不断吸附松香,制好的茶叶就会带有带有独特的松烟香味。伊师傅说,烟小种工艺繁琐,加上松木越来越稀缺,市面上基本见不到这种工艺的茶叶了。

幸运地喝到藏品级陈年烟小种

伊师傅说,现在家里的这种存茶不到十斤,已彻底不流通到市场上卖了,多少钱都不,他宁愿与我们现场品鉴。是啊,这种在工匠眼里已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珍品,除了收藏,肯拿出与人分享,已是足够诚意的待客之道,深感幸运。

伊师傅还告诉我们说,品质一般的茶叶,基本七八泡就没有味道了,而这里的茶在十泡以后,再煮上五泡,都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越来越爱上这片深山,爱上这里的竹林,爱上这里负氧离子都可以换钱的空气,爱上这里原生态的茶叶,爱上伊师傅的制茶工艺。在我们的请求下,伊师傅同意由我们选定一块茶山,帮忙打理最有特点的黄观音和梅占两种茶品。我们也将需求告诉给了伊师傅:第一是口感的稳定性,因为每年的气候、环境、采茶时间等不同,其实做到口感稳定性这点比较不易,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资深茶客在日常都深刻感受到的问题,但是伊师傅最专注的也便是这一点,让我们安心了不少;第二是要茶香带花香。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具备这个条件,因为茶与竹、与花共生的环境,本就使得种植出来的茶叶有此属性,只是需要有灵性的制茶师用精湛的制茶工艺和悉心的倾注,在工艺中激发茶叶在生长过程中本就积累下来的属性。一泡原生态环境下生长出的好茶,完全可以每泡喝出不同的味道,就源于制茶师如何激发茶叶所带的花草竹香。所幸,我们相信制茶工匠伊师傅,会用满腔热爱,用制好茶的执着之心,为我们打理好这一片私人订制的茶园。

茶竹共生,茶有竹香
07 也许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一席茶话,一段时光,一番茶语,一颗茶心。

有些茶,相遇不早却一见倾心。相遇时间不长,却已占据心底。仿佛落地生根,固执得郁郁葱葱。

听说伊师傅家里的民宿明年就会开了,到时可以相约一起住在屋顶的阳光房,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星空和四周竹林,可以一起在河边野炊、泡茶,可以深入森林投身最原始的大自然怀抱......

我在一盏茶香里,等你。有期待的生活,一定更美好。等待着明年与更多好友一起,去寻觅心中那方净土,和那亩茶园,届时将所有祈愿,绽放成清新含香的花露,任风月情长,只顾那抹茶香衣我华裳。

本文由进化朗诵者小岛助力,我们既推优贴,也选美文。

欢迎入驻【进化朗诵者的小岛】
投稿请移步小岛专题【山川异域】
赏文请移步小岛精选优推专题【风月同天】
推文不看权重,优秀应被看见,你我理应遇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月同天||我在一盏茶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