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汉语诗律学》系列学习笔记。
这套书分上下册,我现在已经进入第一册的最后部分,内容和古体诗的平仄有关。
之所以断断续续地在更新这个文集,一因时间有限,二因有时候书上内容看不懂,需要沉淀一段时间再来反复阅读理解。每次的分享搬运工式的分享是我自己学习的过程。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诗词感兴趣,并且也愿意系统学习,来揭开古诗词的神秘面纱,可以来围观我的这个专集,我们一起努力吧。
在昨天的五古的平仄中提到,古人并非着意避免哪一类的平仄形式。但是,律诗产生后,唐人因认为越不像律句才越像古句,做起古风来,他们便刻意避免律句了。但是,诗是给人吟诵的,古人虽没有一定的平仄格式,也该有一种自然的声籁,即和律诗不一样的别律吧?
相传赵执信求古诗平仄之法于王士禛,王士禛不肯告诉他,于是他把古诗和唐诗互相钩稽,著为《声调谱》。然而据他自己说,却是从王氏那里“宛转”骗到手的。
又王士禛裔孙王允熙传有《古诗平仄论》,也说是王士禛的原稿。其后,李锳有《诗法易简录》,翁方纲有《平仄举隅》,又后,董文涣有《声调四谱图说》,张庭诗有《古诗平仄集说》和《五古平仄略》。他们都相信古诗有一定的规律,所以都依据赵谱而加以补充或阐明。赵氏把古诗的规律叫做别律,意思是另外一种律诗,其规律的严格不让于今体律诗。
譬如下面这些关于平韵五古的规律:
(1)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指平仄); 否则
(2)第三字与第五字同声; 否则
(3)出句用平脚。
试拿《去者日以疏》一诗来印证,果然,它和这些规律完全吻合了。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不过,唐人的古风毕竟受了律诗的影响,他们所做的古风,像《去者日以疏》那样和近体诗的格律完全违异者毕竟是少数。后世有些诗论家在分析了唐人的古风之后,却认为合于上述那些规律的诗句只是古风的拗体(参考文末附注1)。
正体的规律恰恰相反,它应该是:
(1)第二字与第四字不同平仄;
(2)出句不用平脚。
诗论家在这些地方尽管有意见上的不同,然而赵氏所提的一个定理却为他们所公认:即古体诗无论五言或七言,总以每句的下三字为主,而腹节的下字尤为重要(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
平脚的句子腹节下字以用平声为原则;仄脚的句子,腹节(参考文末附注2)下字以用仄声为原则。这样,专就下三字而论,下面的四种形式乃是古体诗的常轨:
平脚:
1.平平平 2.平仄平
仄脚:
1.仄平仄 2.仄仄仄
思考题:这四种形式,无论每一句中最前面的两个字(五言)或四个字(七言)是什么声调,都不会变为律句。大家知道为什么呢?
附注1:拗体
律诗、绝句每句平仄都有规定,如果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用了平声字,则该字就叫“拗字”。有“拗字”的句子就叫“拗句”。全诗用拗句、或大部分用拗句,就叫做拗体。“拗体”是排合关系不合律的律体诗篇。
格律诗中出现拗句,采取一定的方式补救,称作"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两种。
附注2:腹节
律诗的节奏,除了诗句的音律节奏即平仄格式以外,还有音调节奏和意义节奏。
诗句中一般都是以两字为一顿,语言学上称它为音步。
五、七言最末一个字,单独作为一个节奏。
这样,五言诗每句就有两个双音步、一个单音步。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
“白日”、“黄河”为头节,
“依山”、“入海”为腹节,
“尽”“流”为脚节。
七言律诗则有三个双音,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里较五言律诗多了两个字,自然就增加了一节。
“两个”、“一行”为顶节,
“黄鹂”、“白鹭”为头节,
“鸣翠”、“上青”为腹节,
“柳”、“天”为脚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