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篇(11-14)

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①。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今译】孔子说:“看见善的〔就努力追求〕,如同怕自己赶不上似的;看见邪恶,如同把手伸进开水〔要赶快避开)。我见过这种人,我听过这种话。以隐居来求得保全自己的志向,以实行仁义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过这种话,没见过这种人。”

【注释】

①探汤:“汤”,开水,热水。把手伸到滚烫的水里。指要赶紧躲避开。

②达:达到,全面贯彻。

12.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②,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亦只以异。)③其斯之谓与。

【今译】齐景公有四千匹马,死的时候,人民认为他没有什么美德可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但人民到现在还称颂他们。(这实在不是因为富或不富,也只是因为品德行为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注释】

①千驷:古代一辆车套四匹马,驷就是四匹马的统称。千驷就是四千匹马。作为诸侯而有马千驷,在当时是豪侈而越制的。

②首阳:首阳山。又称雷首山,独领山。在今山西省运城(一说永济)县南,为当年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南山有古冢,松柏茂盛,传说即伯夷叔齐的墓。关于伯夷,叔齐,已见前《公冶长篇第五》第二十三章注。

③“诚不”句:这两句原在《颜渊篇第十二》第十章中。有人说应加在这里,与后句“其斯之谓与”衔接。姑按前人之说,加括号补入。柱详见《颜渊篇第十二》。

13.陈亢问于伯鱼曰①:“子亦有异闻乎?”对日:“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②。曰:‘学《诗》乎?'对日:‘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日:‘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③。”

【今译】陈亢问伯鱼:“您〔从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不同的教导吗?”〔伯鱼〕回答:“没有。有一天,〔我父亲〕一个人站在那里,我快步经过庭院。〔父亲〕问:‘学过《诗经》吗?’〔我〕回答:‘没有。’〔父亲说:〕‘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我回去就学《诗经》。又一天,〔父亲〕又一个人站在那里,我快步经过庭院。〔父亲〕问:‘学过礼吗?’〔我〕回答:‘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不能立足。'我回去就学礼。〔我〕只听说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问了一件事,得到三个收获:听到学《诗经》的意义,听到学礼的好处,又听到君子并不偏向自己的儿子。”

【注释】

①陈亢:字子禽。参阅(学而篇第一》第十章注。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

②趋:小步快速而行,以示恭敬。

③远:远离,避开,不亲近。这里指对自己的儿子不偏向,没有偏爱,没有特殊照顾和过分关照。

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诺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己〔谦〕称“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在其他国家的人面前〔谦〕称她为“寡小君”;其他国家的人也称呼她“君夫人”。

邦君:指诸侯国的国君。小童:谦称。犹说自己无知的童子。诸:“之于”的合音。

你可能感兴趣的:(季氏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