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让帝

《帝陵》纪录片:千古让皇

花萼相辉.png
此图是唐玄宗登基之后和长兄李成器以及弟弟们之间鼓奏乐器的场景,自古皇子们之间不是都兵戎相见,同室操戈,这怎么都在一块儿甚至还鼓上乐了呢?而且这与纪录片千古让皇有啥关系呢?
简易人物关系图.png

毫无江山梦的皇帝

  1. 这要从唐玄宗的父亲唐睿宗李旦说起,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四子。从小深谙权力斗争残酷的李旦对万人仰慕的储君之位是心怀拒斥、毫无兴趣的。但二十二岁的李旦还是无可奈何的被母亲武则天拥上了皇子之位,即位那天起便被幽禁。七年后,武则天正式称帝,李旦才得以恢复自由,迁居东宫。


    长安.png
  • 这时一个关键性人物韦团儿登场了,她的出现加速了李旦的皇位继承。韦团儿是武则天身边一个掌管宫中门户的户婢。她聪慧干练,颇受女皇宠幸。李旦每次进宫都是她来引见。一来二去,韦团儿看上了这个有独特气质的李旦,但任凭韦团儿使尽浑身解数,百般引诱,李旦还是不为所动,心如止水(还是不够漂亮)。韦团儿好歹也是女皇身边的红人,也是有自尊心的。她恼羞成怒,发泄了心中怨恨。借由女皇的信任,诬陷李旦最为宠爱的两个妃子暗中实行厌胜之术,诅咒女皇,女皇震怒。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刘氏和哥哥李成器的生母窦氏照例进宫请安之时,便让她两再也没回去过。(人物关系图里反了)
  • 为了孩子委曲求全、谨小慎微的李旦怕再次得罪女皇,每日神色如常,驯服如故。但女皇的消息网岂是这么片面的,韦团儿的事情被揭发之后,敏感的女皇认为李旦对自己怀恨在心,因此更加严厉防范,降其为郡王,使其不得迈出东宫,李旦五子就是在这样谨小慎微但还是从小失去母亲的环境下长大。


    年幼的儿女从此失去母亲.png
  1. 直到武则天第三子李显被封为皇子后,李旦亦被封为相王,李旦五子终重获自由,赐居于河南洛阳的隆庆池。但命运就是要让皇子们不得安生。据《资治通鉴》记载:中宗景龙三年,一个道貌岸然的风水师经过此地:

忽见隆庆池上空云气缭绕,神色大变,谓左右而言,此地有郁郁帝王之气,比日尤盛。


隆庆池.png
  • 这个流言在坊间不胫而走。不久唐中宗李显假借游隆庆池为名,在此设宴畅饮,泛舟嬉戏。最后甚至牵出几头大象绕着隆庆池周旋踩踏,以为祛除帝王之气。说来也怪,李显回去后一个多月,便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儿)毒死了。
  1. 李旦生有五子,个个精通音律,长兄为李成器后更名为李宪,次子李隆基,李隆范等。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为帝时,宴会上李旦精心为女皇准备了节目:五岁的李隆范向女皇献上祝愿,宣布宴会开始。六岁的李隆基男扮女装反串了一曲坊间颇为流传的舞戏《长命西问女》。十二岁的李成器手持长笛,乐舞并起,以一首《安公子》惊艳四座。


    李成器手持长笛.png
  • 在与父亲李旦跌宕起伏的生活中,唯一抚慰他们心灵的唯有亲情和音乐。李隆基六岁蒙冤丧母,七年长禁深宫,又先后经历了神龙、景龙等多次军事政变。十五岁出宫后,便志存高远,不遗余力暗中结交志勇之士,致力打造自己的政治势力。在李显死后不久,二十五岁的李隆基联合万骑营统帅以拥立相王、诛灭逆党(韦皇后势力)的名义,在玄武门发动兵变,响应者无数。第二日清晨,李隆基出宫迎接自己的父亲,公元684年,年近半百的李旦在李隆基和百官的簇拥之下再次登基。


    玄武门之变.png

皇帝竟是让出来的?

  1. 令唐睿宗忧心忡忡的是,他遇到了和唐高祖李渊一样的难题:立储。高祖李渊之时,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玄武门之变!如今,年已半百的唐睿宗可不想晚年丧子。而李成器为长子,法理上为储君第一继承人。但大唐立国近百年,不仅未曾有过任何一个出身嫡长子的太子登上帝位,而且往往他们的下场都是身死族灭。加上李隆基因功晋升为平王,声誉正盛,兼领左右万骑禁军,全面掌控京城的卫戍部队。如果一个立储不当的话,玄武门之变2......
  • 正当李旦万分焦灼之际,李成器站了出来,主动让位于平王,这消息在整个帝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史学家解读中大多认为李成器从小受父亲影响,对王霸之术,不感兴趣。加之从小聪慧过人,洞明世事,对李隆基的实力和野心也是深谙在心,故此让位,以显大义。但也有学者认为,李成器的急流勇退是对多年休戚与共的手足情谊非常笃信,断定李隆基会留自己一个全尸,不,全身。
  • 面对李成器一连数日的上书死请,如释重负的李旦和文武百官商量之后决定立李隆基为太子,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闻讯而来的李隆基却又以李成器出身嫡长为由,再度抗表固让,坚辞不受。就这样,在李氏皇族因皇权更替而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玄武门之变)、父子反目和夫妻背誓(韦皇后毒死中宗)等不堪的皇室流血事件之后,李旦父子却联袂书写了这一幕世所罕见的皇室佳话
    李成器让帝.png
  1. 公元710年,李旦正式颁步证书,以挽救社稷,居功至伟为由,正式将李隆基立为太子,入住东宫。为了感激兄长的深明大义及恩惠,登基之后的李隆基,马上在隆庆池畔的五王府邸之上大兴土木,这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兴庆宫。在兴庆宫的西南,有一处巍峨俊丽的楼宇:花萼相辉之楼。此名字是李隆基取自《诗经》: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wei,第二声)

的典故。向天下昭示着兄弟之间的情谊就像花和萼那样,相辉相映,生生不息。


花萼相辉.png
  1. 史料记载,睿宗五子各个精通音律,李隆基尤爱羯鼓,李成器擅吹横笛,其他三兄弟也各有所长。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李隆基常与兄弟几人在花萼相辉之楼各执乐器,自娱自乐。


    五子鼓乐.png
  • 公元741年十一月,李成器病逝,享年63岁,史料记载:李隆基悲号不止,辍朝三日,追谥其为让皇帝 。并以帝王之礼,将其安葬于桥陵(睿宗李旦帝陵)之侧,是为惠陵,并将自己钟爱的腰鼓与其横笛葬于惠陵。这就是感人至深的千古手足故事。史料还记载,李旦共生有六子十一女,除第六子夭折之外,其余子女虽名位显赫,却恭谨一生,互敬互让,关怀备至。五子之中,一位受命登基,一位追任为帝,其余三子死后,皆获赠太子,陪葬桥陵。

    桥陵.png

  • 下图是出土于惠陵墓道的一个彩绘陶腰鼓,据史学家研究确认,这就是唐玄宗生前非常钟爱的腰鼓。时隔千年,皮质鼓面和竹制横笛都已朽坏不存,但鼓身表面描绘的诸多彩绘图案依旧雍容华贵、熠熠生辉,这是兄弟之间花萼相辉的恒久见证!


    彩绘陶腰鼓.png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秋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