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榆树

        我家院中有棵榆树,每每回家我都会看看它。

        在离家四十多里地的学校教书,已有六年,那棵榆树的年龄也有四岁多,长势喜人已有碗口那么粗。因为离家远,每周回家一次,现在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即使这样我还是会看看那棵榆树。记得那是四年前的一次回家,院中已是杂草一片一片,这些杂草中最多的就是那小榆树苗,一尺来高,多的让人数不过来,看着一院的树苗和杂草,我借来铲子,要清理一下,用来告诉邻居,这家主人并不懒惰。清理的差不多了,正为自己的劳动沾沾自喜,却发现在猪圈的旁边,还有一株幼苗,虽然只有一尺来高,我却发现它的枝枝叉叉太多,也许当时有了恻隐之心,留住了那棵小苗,还在它的身上狠狠地折掉最下面的枝丫,本是无心之举,不料每次返回时,都会看到它不小的变化,要不是长高了,就是又多出了枝杈,不知为何?每每看到都会不自觉的把乱枝剪掉。日子一天天过去,榆树苗也一天天的长高,由于乱枝被我修剪,看到的是笔直的树苗,待到我伸手已无法抓住乱枝修剪时,就爬到旧猪圈的矮墙上,继续修剪,直到我再也钩不到,后面的两年已经不再修剪,我却发现它的成长很是喜人,笔直笔直,继续长下去,我春季还可以吃到榆钱,再经历很多年,也许它会成为栋梁。

        现在,提起它成了我与学生沟通的纽带,我给孩子们讲榆树成长的故事,讲我如何让一棵幼苗,长成现在的样子,还讲我是如何对榆树苗进行修剪的,也讲我对榆树苗的期望,我希望在我的修剪之下,它早日成才。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把学生也看做了那棵榆树,孩子们的缺点、毛病,不正是那棵树苗的枝枝叉叉吗?我能够用心对树苗进行修剪,何不也“修剪”一下孩子们身上的坏习惯呢?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那树,那学生是不是都要和玉一样进行雕琢呢?我在践行我的雕琢之工,用经典《弟子规》来引领孩子们真的成为可塑之才。

        我家院中的那棵榆树,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感谢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棵榆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