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名旦尚小云

“四大名旦”中,程砚秋是满族人,五世祖曾经是朝中相国,可谓名门之后。

另一位名角尚小云也家世显耀,平南王尚可喜是其祖上。康熙平的“三藩”,就是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到尚小云父辈家道中落。

尚小云的父亲原是那(彦图)王府的管家,“拳乱”时,家产尽毁,父亲也抑郁而终。衣食不继,家里把尚小云送到那王府做了一名书童。

尚小云眉清目秀,又好哼哼着唱戏,王爷和福晋觉得这孩子可爱,就说让这孩子别当奴才了,学戏去吧。

学戏能有出头之日,尚小云的母亲千恩万谢。觉得儿子身体孱弱,想叫儿子学习武生,戏班里看尚小云身体不适合学武生,但看了王爷的面子,也就让尚小云学习武生,后来,尚小云虽然成了名旦,但是身上武生功夫却是其他几位旦角难以达到的,也拓宽了他的戏路,文武兼具,唱舞俱佳。

尚小云的戏路很宽:刀马旦,闺门旦,花旦,正旦都能游刃有余。

尚小云好喝滚烫的水,喝温水反而影响嗓子。

一般的名角演夜场也就是一出两处,尚小云通场上演。再热的天,唱念做打,也只在腋下有汗,一旦演出结束,卸下戏服,哗,汗出来了,如同水洗。

尚小云声音穿云裂石,武打功夫在旦角中也是一时无两,所以,很有一批戏迷。

成名以后的尚小云对那王爷知恩图报,每到王爷必到府上唱戏,分文不取,这叫报恩。

尚小云很孝敬,母亲个子矮,发脾气时,尚小云就跪下叫母亲打。

不唱戏的时候,尚小云零食不离嘴,晚上要唱戏了,尚小云一天都在准备,静静地休息,仔细地琢磨,哪怕很熟的戏。

尚小云很红,就办起了科班,到他家学戏的孩子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十八子”到“三十六友”,再后来就是上百的学生了。

尚小云办学很认真,学生不学或者学不会就打,对自己的儿子打得更厉害,他在外边打学生,夫人在屋里打鸡蛋,预备用鸡蛋清涂在孩子挨打的手上,减轻痛楚。他儿子就是后来的京剧名家尚长荣。

学生的服装,由“瑞蚨祥”的师傅订做,一年四季,服装齐整。

学生吃饭,两菜一汤,老师吃饭,八菜一汤。饭菜摆好,有学生请尚小云出来,他挨桌尝尝饭菜,觉得合适,就说“你们吃吧”,觉得不合适,就说“重做”。十几个厨师伺候这些老师和学生。

他为这些学生请有专门的医生,一个中医,一个西医,一个正骨医生。

科班办学,花费太大,尚小云前后卖过七所宅院。尚小云“毁家办学”很为梨园行所称道。他先后教出二百多学生,几十年后多是各地名角。

尚小云很仗义,逢有人告借,别管认识不认识,出手就是五块大洋。那时,一袋白面是两块大洋。人称其“尚五块”。

解放后,他捐给国家六十多件文物字画,多是宋元珍品,价值当以亿计。

六七十年代,他从北京去了西安,本想认真唱戏,但屡被批斗。最艰难的时候,一家三口,只有三只碗,六根筷子。一贫如洗。谁也沒想过这是一个把上亿资产捐给国家的人。

一九七六年,死于西安,上级不许开追悼会。

一九八零年,平反。

平反时,西安方面话说得吞吞吐吐,仿佛错的不是官方,平反是恩赐,引起众人义愤。

一代名伶尚小云成《广陵散》。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武生名旦尚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