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华杉详解
这是孔子对弟子们的要求。我们现在要求人,理想中的人,叫德才兼备,两条。孔子讲的呢,是道、德、仁,才兼备,四条。
“志于道”,是志于大道。儒家讲学习进步也好,做人做事也好,首先是立志,志有定向。没有志,就不能开始。
《大学》里讲“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最后才是虑而后能得,才有收获。前面知止,就是知道自己是干啥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人,知道自己要去哪,这个明确了,才能定,就是志向,方向明确,才能开始起步,否则就是盲目、仓皇。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有使命感。小人为利益牵引,君子为使命驱使,有志向,有使命,就能专心做自己的事。没志向,没使命,就成天都在找“下一个风口”。
这是志于道,先问问我的志向是什么,我要为社会实现什么、留下什么。各种焦虑不安的根源都是没志向。有志向,就止定静安虑得了。
“据于德。”“据”,依据,凭据,根据。根据德的标准来行事。
郑玄注解为三德:至德、敏德、孝德。至德,是中和之德,致中和,包容万物,厚德载物,这是最大的至德。敏德,敏于行的敏,仁义顺时,有仁有意,顺势而为,与时俱进,不死板。孝德,尊祖爱亲,首先是对自己家里人好,由内而外,由近及远。
这个“据于德”,今天社会普遍的,是对别人据于德,把那道德标准无限拔高,去要求别人,打击别人。对自己呢,不太注意,天生认为“缺德”那都是说别人,不知道自己缺德。
德,咱们人人都缺。不要去要求别人,也不必把自己拔得太高,成了道学先生。
在道德的标准上,我们一定要先主观,再客观。凡要求别人的,客观的,先要求自己,主观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认真想想自己能做到的标准和范围,把这个要求自己的标准定下来,按这个范围去据于德,就比较据得住,这就是你的“道德根据地”。
“依于仁。”“依”,依从,依靠,始终一颗仁心,不离开仁。“仁”,爱人悯物,对他人有关爱之心,时时事事替他人着想;对其他生命、物件、也有一颗仁心,离开办公室随手关灯,男生上厕所小便上前一步,不伤害小动物,这都是仁。城市规划设计能给小动物留出栖息地和生态走廊,遵从“物种间礼仪”,这也是仁。
“游于艺。”“艺”,原意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儒家要求必备的技艺。今天的职业社会,就各有各的技艺。这里的游,一般解着游憩,闲暇无事之时,以六艺为乐,陶冶情操的意思。
能有志于道,有使命感;对自己有道德标准要求;有仁心,能爱人悯物;有一技之长,能贡献于社会,自立自强;这四条,就是做人做事的标准了。
刘澔觉
志向,志于道,有使命感的专心的做自己的事,这一点很难。专注于自己的道,首先要找到志,一步一步来。
道德,据于德,先要求自己,先把自己德的根据地找到,然后管理好自己。
仁心,依于仁,也是先要求自己,不管是自己的德还是仁都需要时刻管理自己,这里一直强调的就是管理自己,不要拿你的标准去约束别人。仁心更重要的是仁爱,是对生命、物件的爱,爱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也不是我爱你就要如何,是你自愿的,你愿意为他着想,站在他的角度帮助他。很多时候我们都拿爱去绑架别人要求别人如何,因为我爱你啊。那不是仁心,那是裹挟着爱的私心。仁心的前面是尊重,你能很客观的看待这人,这物,平等的对待他们,而非你是主宰,你认为的就是对。
我们一生都在“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探讨何为正确,这正确的不是你的标准,也不是你权利大,你就是标准。这种思维方式要求的底色就是“与时俱进”而非“刻舟求剑”,当你在思考这件事的前面,应该问自己,我认知事物的方式多久没更新了,我理解这件事够不够全面,我看待和理解够不够客观。你的信息收集的够多么?
拿这些去照亮自己的德、自己的仁。先做人,后做事。
技艺,游于艺,这是通过外物修炼自己的方式,我们去学习画画、书法等等一系列的技艺,都是为了陶冶自己,沉浸当中,静下来修自己的心。
想要达到这四条之前,还有一些基础要打,立志前要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多尝试,不怕做错选错,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志。
在找自己德行的根据地和仁心之前是,是尊重。是你自愿平等客观的对待他们,学会尊重的过程自然就是德和仁生长的过程。
先不把自己的要求拉那么高,使命感啊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啊,首先学会尊重生命和物,能客观的看待一切的发生,好好管理自己,不因自己的无知和用一些道德的武器,去绑架欺凌任何人。爱惜身边的物,不因自己的情绪暴虐而肆无忌惮的破坏。先做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