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思维》: 新媒体人,都应具备这6种故事思维

疫情期间,曾看到个微博:

某企业职工声称自己在一家企业里供职了近1年,老板擅长给员工承诺、画大饼,但从未兑现过。实在忍无可忍的员工在经济最不景气的疫情期间选择离职,还配图说:“我胃不好,实在消化不了老板画的饼!”

故事虽然搞笑但也不免令人惊叹,这位老板一定是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才会让员工对未来深信不移,才会埋头苦干了大半年,所以有时候,并不是老板本人多么出类拔萃,而是他的故事深深触动着我们。

一个人能对别人有更深层次的影响,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他有多优秀,而是因为他会讲故事。

在《故事思维》一书中,作者为我们罗列了6种讲故事的模版,让我们用最巧妙的方法迅速获取别人的信任,从而影响他人。所以,讲故事其实是影响别人的一种捷径

01

“我是谁”的故事

我大学刚毕业那年,进入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刚入职时,为了让我们新人迅速认识老员工,经理要求每个小组的主管带着组员来给我们做自我介绍。其中,一个女主管和她的团队让我印象深刻:

“我是三组的主管XX,我团队中的小伙伴并不是我的下属,而是朋友。在这个组中,我认识了我的酒友小A,我的牌友小B,我的书友小C和我的床友小D”

不长的一段话,让我瞬间了解到小A是个酒量很好的人,小B爱打牌,小C是个文艺青年,而小D是主管的室友且同事。

事后我思考,为什么每个人的形象瞬间立体了起来?其实就是运用故事思维,迅速找到一个核心定位(标签)来打造一个突破口,被人瞬间记住。

当然,在这个故事模版中,你还要注意一点——呈现出你想让人看到的那个你!

《我就是演员》任素汐

演员任素汐在综艺《我就是演员》中,就曾自我推荐。之所以自己可以拿到《驴得水》的剧本,是因为自己曾经光是在话剧中的演出就有过1000多场,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这个角色,也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出演了。

同时,她还表示自己曾经见过很多好剧本,但是都没有导演找她,所以她希望导演们可以相信自己,称自己是值得被信任的演员。

抓重点:话剧《驴得水》,1000多场,值得信任!

虽然任素汐说的并非故事而是她的真实经历,但是我们也能看出,她始终在强调一个“专业”的概念,这就是她想让导演和观众看到的她,这足够了!

所以,这之后,我们看到的《无名之辈》、《半个喜剧》以及70年庆典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都有任素汐的身影。

所以,在让别人知道你是谁的同时,还要精准地暴露出你最想让别人看到的样子。

02

“我为何而来”的故事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之所以我们要学会讲这个故事,也是基于人们的警惕心。在当下这个社会公信度偏低的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保有一份防人之心。

如果我们突然出现要给他们讲故事时,人的心里就会先形成一种抵触情绪。

这就好比我们在人群中,突然有一个人靠近过来且超越了安全距离,我们也会提高警惕、后退一步。

《琅琊榜》

电视剧《琅琊榜》中有一个情节,梅长苏向主君靖王殿下表示想要亲自去归劝夏冬,但却遭到靖王反对。

原因是对于夏冬这种从小生长在悬镜司的人,习惯“以恶看人”,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抱有强烈的警惕情绪;即使梅长苏巧舌如簧,但他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党争。

倒不如由靖王亲自出马,毕竟他与夏冬在当年的旧案中,一个失去了兄弟与好友,一个痛失了丈夫,有着共同的悲伤,所以靖王的出现不仅不会令夏冬反感,更能触发情感的共鸣。

天下情感,唯“真”不破!人与人建立信任的前提就是真诚。所以,别掩饰自己,不隐藏企图,往往是最真实的。只有用真实和真诚去打动他人,别人才会愿意倾听。

毕竟,套路多了,人人都会烦,但你的真诚走心,却会让人耳目一新

03

“愿景”的故事

“老板,咱们公司啥什么上市啊?”2004年,一个小型创业公司的前台,盯着自己的老板问。

“快了!快了!”老板道。

2006年,小前台又找到老板:

“老板,公司到底什么时候上市?”

“快了,公司就快上市了!你待够十年,我给你2个亿!”老板答。

2014年9月,这家公司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市值2457亿元,而当初那个小前台,从前台岗位调至行政部,之后又荣升行政经理,负责公司人力、客服等多部门的管理工作。此时的她,持有公司0.2%的股权,身家已达3.2亿!

童文红和马云

这个故事中的小前台叫童文红,而她那位会讲故事的老板,便是如今手屈一指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

欧白恩说:我的愿景对你并不重要,唯有你的愿景才能激励自己。

专业的心理学家们也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大家要从你的故事中,收获到利益与好处,人们才会相信你。

所以,你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才是最关键的!

不要觉得给别人讲愿景,就是编故事、忽悠人,恰当地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以一种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非是所谓的讲情怀、画大饼。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明确的定义:

忽悠和愿景的区别在于,忽悠就是自己讲的事,自己都不信;而愿景,是自己说的时候,自己也深信不疑。

所以,这个故事的方法,我们简称为:产生共鸣。

只有让他人与你有同一种愿景,有共鸣,我们才能达到一种同理的心理状态,你讲的故事才更具有说服力。

04

“授人以渔”的故事

如果说,人的愿景如同超越个人身份的一种使命,那么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规律才再加落地。

有句话,叫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果说,“授人以鱼”就是教会别人知识,那么“授人以渔”便不仅仅只是让人学会当下的知识,而是告诉人们学习的规律与趋势!

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最近几年,非常火的一个概念——“底层逻辑”!所谓底层逻辑,也就是我们做事的一些基本规律。

所以,这类故事的模版,其实就是先“从我出发”讲经历,然后强调煎熬讲痛苦,最后呈现成功的结果,总结规律。

给大家分享一个最近在网上看到的故事:

作者的朋友留姐姐家的钟点工阿姨吃饭,阿姨婉拒了。后来才得知,这个阿姨就住在市值600万的自购房,月入2万,是个金牌月嫂。

金牌月嫂

但是,不仅仅是这样,后面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这个阿姨几年前收入仅是2500元,这几年间,她不仅自己买书自学月嫂专业知识,还学习了催乳、小儿推拿等技能,每一本笔记,都记录着母亲与宝宝的饮食习惯、喜好和宝宝的成长记录,事无巨细。

故事的最后告诉我们,所有的成功都是因为把事情做到了专业和极致。很多时候,别人的成就并非是横空出世的运气,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讲这类故事我们往往让大家知道故事的同时,告诉人们应该如何通过这个故事思考我们自身?反思过自己后,这个故事又带给我们什么启发?这样,做到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

05


讲自己经历的故事

记得在2018年我读到过一本书,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我至今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其实有一个关于早起的方法论我记忆犹新并且终始实践着。

记得作者当时在书中讲:

早起,我们需要一套有步骤、有执行的方法。
1. 睡前将手机远离床头。
2. 睡前将唤醒灯放于床头。
3.早上闹铃响起后,第一时间打开窗帘,让阳光洒进来。
4. 喝一杯温开水,清醒头脑。
5. 早起的前提是早睡,别熬夜。

我在执行这套早起方法论期间,时常反问自己:这个作者并非什么大作家,为什么她说的话,我会如此贯彻执行?其实答案不言而喻——因为作者的经历对于想早起的我来说,具有很强的实操性,非常有价值。

当你的故事与某种价值关联想来后,故事的效果便不同了。

说实话,在现如今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下,很多价值观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空喊的口号。我们空喊着要读书、要早睡早起、要蜕变,却没有任何落地执行的行动。但这类故事,就是让我们化抽象的口号为具体的行动,在行动中体现价值。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黏着式认同”,就是依附着别人的价值观,复制别人的生活,期待自己能够有所改变,被接纳、被认可。

所以,当故事具备了某种价值和方法时,别人更愿意听,因为这个故事可以帮助他们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06

“我知道你们在想啥”的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的出现未必会受到每个人的欢迎。就如同那句网络金句:你不是人民币,不会人人都爱你!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对我们不满的人。之所以不满,只不过是他人对我们存在担忧和不信任。

所以在我们还没有获取他们信任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我了解你对我的不信任,我也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我要给你讲个故事,让你彻底信服我!

《亲爱的,热爱的》

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中,原SOLO战队成员米邵飞在宣布个人退役之后,受韩商言力邀,到KK俱乐部担任战队的领队。

然而,就在他到俱乐部的第一天,除队长吴白以外,所有队员皆表示不服,因为米邵飞在退役前的世界排名已经跌出了前100名,没有一个队员相信他能够做好这个领队。

不过,米邵飞知道KK下一场比赛的劲敌,于是,他在开会的第一时间便以故事的形式,告诉队员们劲敌战队的所有特点,包括:战队成员简介、心理素质、弱点、战略打法以及曾经的历史和眼下的短板。

等他发言完,KK的所有队员都震惊了,就连队长吴白都说:“米邵飞清楚所有CTF的过去,对这个行业了解,对对手战队也做了非常清晰的调研与分析,是当之无愧的领队。”

所以,这里米邵飞就是看穿了KK所有队员的担忧,以“我知道你们在想啥”这类故事模版,让自己被信任、被接纳。

所以,这类故事的运用方法,需要一针见血、不拖拉。千万别试图用老好人的心态,去应对别人的质疑,能解救你的只有专业和实力!

洞察他人的心思、抓住他们的困惑、用最专业的硬核实力讲故事,最终打消别人的质疑和担忧,这才是王道!

故事 只为影响他人

《故事思维》

《故事思维》这本书,从开篇就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影响他人,才是讲故事的目的。同时,罗列的这6种故事模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呈现了概念、原理以及讲故事所用的实际方法。

这本书之所以会成为新媒体行业内,几乎人手一本的实用书籍,主要是因为它并非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专业工具书,而是引用活生生的案例,结合最浅显的表述方式,让我们学会故事可以在何时用?在何种场合用?怎么用?

还记得小时候吗?你是喜欢被父亲叫到书房讲道理还是陪奶奶坐在院子里听故事?可见,人人都不喜欢被说教。想要你的故事丰富生动,就快快拿起这本书,撕掉“说教狂”的标签,蜕变成为“故事王”!

古月如歌519 / 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事思维》: 新媒体人,都应具备这6种故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