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5

佛学5

《大般涅槃经》把行为动机作为带来业报的决定性因素,还把杀生分为下杀、中杀、上杀三类,分别对应下苦、中苦、上苦。

“佛性”是一个人能否成佛的绝对必要条件,一个人如果完全没有善根,也就是完全没有佛性,这种人叫做“一阐提”。

佛陀自己解释说:“那些婆罗门都是一阐提,杀一阐提并不构成罪业,所以不受恶报。”

“一阐提”这个概念,它是梵语的音译,有些佛经从意思上翻译成“乐欲”,也就是乐于五欲的人。

所谓五欲,分别是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五欲也有另外的解释,分别是财欲、淫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标准。儒家文化以周礼为标准,婆罗门文化以种姓为标准,佛教从主张种姓平等发展到众生平等,但我们从《大般涅槃经》里看到,众生以善根为标准,没有善根的一阐提,哪怕是人,哪怕是在世俗生活里有身份、有权势的人,也不如一只蚂蚁。

竺道生在苏州虎丘向石头传道,当说到一阐提可以成佛的时候,石头纷纷点头称是,给我们留下了“顽石点头”这个掌故。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在东晋和南北朝期间,“空”和“有”孰是孰非成为佛教界的一大争议问题。

(1)慧远模糊认识到“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2)慧远的业报观点奠定了中国老百姓对佛教最主流的认识。

只要消除了分别心,人和人就不该有你我之别,任何人际关系上的概念和人际称谓都只能是所谓“假名”,而假名背后的真相就是组成整体的无数个部分在业力作用下的乍分乍和。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