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之舟》我这样教

      每一次读《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我都会感动。我总想让孩子们也能真正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于是,我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 和孩子们共读课文。

      和孩子共读课文,我感觉最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也最能营造学习的氛围。老师读得动情,学生也读得用心,接近文字,走进作者,你一句,我一句,老师浑厚的声音,学生稚嫩的童声交织在一起,如清风徐徐,如溪水潺潺。

2. 默读课文,梳理梦中场景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有很多的场景,父亲对“我”的爱隐藏在一点点小事中,而这些平凡的小事,又恰恰是孩子们所不在意的,忽略的,所以梳理出来梦中场景,对十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经过第一次默读,大部分孩子找到了四五个场景,我再次引导:这些难忘的场景其实就是父亲为我做的一件件事,父亲为“我”做了那些事呢?接着请孩子们再次默读,孩子们再次走进文本“寻找”忽略的场景,对父亲爱在细微处有了更深的体会,指名汇报难忘的场景。

3. 默读课文,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孩子对生活的经验都不一样,学生自由谈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他们各抒己见,几乎每个场景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我总结:动人者莫过于情,打动我们的不仅是浓浓的父爱,还有儿子对父亲的爱。

4. 以“逛庙会”为例,共同品读,感受父爱。

      相比较其他事例,“逛庙会”,接近学生生活,比较好体会,但是细节描写较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我这就抓住这个自然段的一些语句,引导学生尝试加入一些细节描。比如“卖小吃的密密层层”,我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小吃?学生说:“有热气腾腾的小笼包,有白嫩光滑的豆腐脑,还有香喷喷的大壮馍……比如抓住“我多馋”的“馋”,我怎么的馋呢?有的学生说:“我舔了舔嘴唇,咽了口唾沫。”有的说:“我深深地吸了口气,闻到空气中到处弥漫的小吃的香味,能吃一口也好啊。”有的说:“爸爸拉着我的手往前走,我回过头盯着着那焦黄的烧饼。” 孩子们用动作、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说“馋”。还发挥想象,引用《慈母情深》的语句,比如加入“买豆腐脑时,掏出一沓揉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糊万花筒时,巧妙运用了第9自然段的“父亲的背影”。

5.  小练笔写场景。

    复习课上我让学生把课堂上体会到印象最深的场景写下来,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表达父子深情。因为课堂上体会比较深,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还合理运用文中的语句,小练笔写得有真情实感,打动人心。

      不足之处:课前搜集到的作者资料较少,没有深入理解作者的家庭背景和作者的成就,如果能够多搜集一些作者的绘画作品、文学作品、人物故事,那么人物形象会更丰满,文章内容会理解得更深刻。

      改进措施:再次进行教学《父爱之舟》,一定多拓展几篇赞美父爱的文章,让学生对学习如何刻画人物形象,有更深的了解,进而让学生仿写一篇文章,赞美自己的父亲,这样读写结合,有机统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爱之舟》我这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