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基础数学课

图片发自App

        远古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且越来越好,用到的是智慧。智慧是通过闻、思、修而来的,任何智慧是要听到而后进行思考再加上实践才可获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脑力劳动越来越多,思考,创新也越来越多且广。因此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观察——思考——总结这样的模式已非常有必要。

        英国的培根在《论求知》中讲“演算(数学)使人精密”,数学是让学生思考,锻炼思维,提高智力的一门学科。在学生期间,数学课应起到培养学生善思考的任务。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应怎样上才能让学生在思维发展上有推动力呢?

      从小学到初中的数学是一个由具象往抽象的发展过程,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延伸的桥梁,同时由感性过渡到理性的载体。所以在数学课上,我们要始终捉住学生的主动思考力这个船舵,让学生的思维想法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向着智慧的灯塔驶去。

      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在这节课上完后,他能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要极有吸引力,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某一位老师在上概率课时,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中国福利彩票的题目,她指出,购买彩票,你能中奖的概率有多少?这样的问题可以迅速引起学生的关注。那么本节课中学生的思考点,思维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目的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

        在课堂上,老师不必题题都讲,书中的例题是激发学生思考力最好的助手,同时也是学生思维火花开始渐渐变得频繁的动力。这个时候,教师需要静静地等待,等待学生慢慢地去读书中的文字,去草稿纸上画着一些只有他能看懂的东西。这正是学生思考的外在表现,正是发展学生智慧的过程,此时请不要着急去打扰他。请耐心地观察学生的反映。

图片发自App

        当学生慢慢地开始交流时,他们已经陆续地看完书本,这时学生从书本上获得了一些知识,同时也有了一些需解决的问题,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教师需要让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知识问题在哪里,教师可以板书上,这些从课本上提炼出的问题,正是这节课上的重点。学生这时才开始讨论他们遇到的问题,这是有针对性的。

图片发自App

问题的解决需要互相间讲出自己哪里搞不明白,即知识进行到哪儿不能衔接上了,这时需要的是一个已经弄明白知识的学生讲给另一个没有理解问题的学生,当另一个学生已经理解后会有新的问题出来,这才进入讨论阶段。如已经讨论过新出现的问题,还有不能解决的难点,老师进行三五分钟的点拔。讲解时需随时根据课堂上的风向标——问题,来讲解学生所认为的难点。

      讲解完后,学生才会恍然大悟,这时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解决与知识相关的题目,如上面讲到的概率问题,学生会很想去算算中奖的机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是件快乐的事情,当然讲完后巩固知识不应是教师立马提问学生,这时能回答的还是那些有才能的学生,而中等的学生和头脑反映迟钝的学生还需要对书中知识再进行理解。

          分层地让学生巩固知识是有必要的,不同的学生做书中不同的题。让学生从知识运用中得到满足,也是建立他信心的一个方面,让学生体会到这一节课上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经过思考得到的。是自己脑力劳动所得。

      数学课对进行智育的发展能提供广阔的可能性。数学课上应以让学生专心致志地思考,深入钻研题目,提高学生积极的思维习惯为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上基础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