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14临证谈方证对应、土茯苓治头痛、痛风

临证谈方证对应

中医临证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辨证论治。医生通过四诊合参,辨出某证,然后处方用药治疗这一证。

也就是说,治疗的对象是证,治疗的工具是方。

疗效的有无,取决于所开之方与所辨之证是否吻合。“有是证,用是方”,只要方证对应,就可取得疗效。

但,方证对应并非机械的、标准化的。

面对同一病证,不同的医生也许会开出不同的方,不同的方与同一的证似乎也能做到方证对应。举例如下:

患者李某,男,23岁。起病3天,症见鼻塞、浊涕色黄、头痛(前额较甚)、口苦、咽干、大便干,纳食尚好,无恶寒、发热,舌质红,舌苔黄,脉数。诊断为鼻渊(急性鼻窦炎)。

面对这一患者,可以有如下4种治法。

方法一,采用六经辨证法。六经辨证法是在阴阳学说指导下构建的。病性分阴、阳,辅以表、里、半表半里三种病位,即一分为六,而成六经辨证。

案中急性起病,一派热证、实证,病性属阳无疑;

无恶寒、发热,排除太阳;

口苦、咽干属少阳;

头痛、黄涕、便干属阳明。

综合而言,辨证属少阳、阳明合病,治疗以清解少阳、阳明为法,方用大柴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12g,黄芩12g,清半夏9g,枳实9g,白芍9g,酒大黄(后下)9g,生石膏(先煎)24g,白芷9g,生甘草3g。3剂,水煎服。

方法二,采用脏腑辨证法。脏腑辨证法是在五行学说指导下构建的。以五脏为中心,把人体一分为五,辅以寒热、虚实、表里、气血等,即成脏腑辨证。

案中病位在鼻窍,鼻窍属肺;

头痛重在前额,前额属阳明经;

且肺胃相连,热常相移。

结合涕黄、苔黄、口苦、脉数,辨证属肺胃热盛,治疗以清泻肺胃为法,方用凉膈散加减。

处方:连翘15g,黄芩12g,栀子12g,薄荷(后下)9g,酒大黄(后下)9g,竹叶3g,桔梗12g,生甘草3g。3剂,水煎服。

方法三,采用升降辨证法。升降辨证法实际上仍然隶属于脏腑辨证法,金元医家李东垣最早明确把升降辨证法引入脏腑辨证法中,属于脏腑辨证法的进一步发展。此法移用于五官清窍病的治疗中,用途极广。

案中属清窍受病,清窍功能正常,有赖于清阳上走清窍,清升浊降有序。

而一旦发病,如鼻塞、流涕,明显属于清阳不能上走清窍,浊阴窒塞不降。

辨证属升降失司,浊阴滞窍,治疗以升清降浊、泻热通窍为法,方用苍耳子散加减。

处方:苍耳子9g,辛夷(包煎)9g,白芷9g,薄荷(后下)9g,黄芩12g,栀子12g,酒军(后下)9g,生薏苡仁15g。3剂,水煎服。

治疗总以升清阳、降浊阴为法。

只是用药时需要考虑升降失司所涉及的脏腑,以及浊阴的寒热属性、升清阳与降浊阴的主次比例等。

案中处方以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升清阳,通鼻窍,以黄芩、栀子、酒军、生薏苡仁降浊阴、清郁热。

方法四,采用辨病用药法。

辨病用药法是针对病而处方,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一病有一病之专方”。这种用药法在临床上也很常用。

只是这里的病专指中医的“病”,实际上仍然属于以方治证,只是这种证对于这一具体病是相对固定的、特定的。

也就是说,这种用药法的前提是“一病有一病之专证”。例如痈病,总属热毒壅滞气血而成,因此常见证即热毒壅滞证,这时就可以用一清热解毒之专方治疗这一专病了。

案中鼻渊,即属鼻窍内出现痈脓,属痈病,选用治疗痈毒之专方五味消毒饮加排脓之品,亦属方证对应。

辨证属热毒壅滞,窍生痈脓,治疗以清热解毒排脓为法,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处方:金银花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5g,桔梗12g,白芷12g,生薏苡仁15g。3剂,水煎服。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说,以上四方基本上都做到了方证对应,都会取得疗效,只是疗效有高下之分而已。

中医是一门充满智慧的科学,中医的很多东西是需要通过“悟”才能逐步明白的。

当我们面对“辨证论治”,力图将其条理化、规范化,力图将其说清道明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语言、文字似乎不足以做得到。这也正应了老子那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方证对应,这是每一个临床中医毕生研究的课题,这个课题只有研究过程,永远没有结题的时候。

我们可以总结、传承许许多多方证对应的实例(例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总结的),但这只是实例而已,并不是方证对应的全部。


2022-02-14林氏医门学习第49期


土茯苓祛血毒,善治脑瘤与痛风

土茯苓无毒,清热解毒、利湿、利关节,一般用来治疗梅毒、淋浊、火毒痈疖及汞中毒之肢体拘挛。


1.土茯苓为治疗脑瘤之要药


用土茯苓治疗头部疾患,朱老善用土茯苓治疗湿浊上犯引起的头痛,效果颇佳。


后查考:明代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载一头痛神方,其中土茯苓用到四两,传说一妇女患头疾痛甚,几欲自缢,服二剂数年不发。


又孟文瑞《春脚集》载有立愈汤,治一切头痛,其中土茯苓为一两。


以上两个治头痛方均以大剂量土茯苓为主,说明古人即知土茯苓治头痛,而今人却很少人知土茯苓治头痛之功。


朱老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大剂量土茯苓用于各种头痛,其中尤对经久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每多获奇效,但临床上还需辨证,配合相应的药物。


另外,朱老认为,土茯苓还有抑制脑肿瘤的作用,临床总结重用土茯苓与何首乌相伍,对脑肿瘤有消散作用,因二药均有治疗痈肿瘰疬疮疡作用。


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以土茯苓为主药治疗脑肿瘤的专方。


组成:土茯苓、蝉蜕、胆南星、当归、半夏、何首乌、全蝎、蜈蚣、磁石、川芎、橘皮、生石决明、钩藤、天麻、菊花,水煎服。




方解:石决明、菊花、钩藤以平肝息风;全蝎、蜈蚣以搜风止痉;半夏、胆南星以化痰散结;当归、桃仁以活血开瘀;土茯苓、蝉蜕、何首乌、川芎、磁石、橘皮、天麻祛风化痰。


2.重用土茯苓治痛风


痛风在临床中非常常见,从中医角度把痛风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缓解期和静止期。


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局部小关节红肿疼痛,此期以治标为先,可用木防己汤加味;


缓解期以治本为主,可用桂枝附子汤加味;


静止期主要是降尿酸为主,此时当重用土茯苓。学习朱老之法,降尿酸效果佳。


土茯苓汤


组成:土茯苓100g,萆薢30g,百合30g,车前子15g,黄柏15g,防风10g,薏苡仁60g,苍术10g,山慈菇10g,泽泻10g。


【医案分享】


郭某,女,75 岁。2018 年1 月24 日初诊。


主诉:左侧眼睛视物不清伴右眼视力下降1 年余。


病史:患者颅咽管瘤术后2 年,近1 年来出现左眼视力障碍伴右眼视力下降。


刻诊:左眼视力障碍,右眼视力下降,畏寒肢冷,口干,大便正常,舌胖苔白腻,寸关脉大,右寸脉尤甚,关尺弦细。


辨证:少阴痰水互结证。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生麻黄3g,附子5g,细辛3g,天葵子10g,吴茱萸5g,辛夷10g,天南星5g,菊花30g,何首乌15g,土茯苓60g,猪苓20g,茯苓30g,炙甘草6g,生姜10g,红枣6 枚。7 剂。


药后1 周,患者睡眠好转,右眼视力好转,食欲好转,口干不苦,大便正常。继服上方,加乌梢蛇30g。


药后1 月复查,肿

瘤较前缩小,食欲及睡眠较前明显好转,右眼视力能达到0·3 ~0·4,左眼视力较前有所好转,上方加南星10g 继续调治。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2-14临证谈方证对应、土茯苓治头痛、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