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小娃的物质匮乏感

(这是一篇存在自己文库中,没发表的内容,写于2018年年初。)

爸爸的导师给了压岁钱。

春节假期,老公导师厦门游玩。我们请老师夫妇晚餐。临别时,师母给孩子包了一个红包(四百元压岁钱)。

在我和她爸爸多番推脱之下,六岁的孩子却面露贪恋,拿着钱就不愿意放手。任我如何诱导都不同意主动把钱还给师母。我和孩子爸爸很是尴尬,又不好当作导师面对孩子发作,只得勉强收下。

送走老师夫妇。我和爸爸开始对孩子讲道理:多多,你怎么能这样呢?爸爸妈妈都不同意,你怎么就把爷爷奶奶的钱拿着呢,还一直拿着不放手。你拿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父母你一句我一句,孩子很快就低下头,开始低泣,委屈说:

“这是奶奶给我的钱啊,我就想要嘛!

   因为我没有钱啊,你们都不给我啊!”

……

  小娃心声你真的懂吗?   

瞬间,我的头脑里闪过物质匮乏感这个词。孩子内在物质匮乏感让她放不下收到的压岁钱啊!反观接到红包的那个当下,孩子感受一定超级好,而被父母要求还回去的那个时刻,孩子一定很矛盾。

面对父母的额外要求,孩子没有轻易屈服,还是坚持自己所想,足见金钱匮乏感已经有一定深度!

所以,所以,这次尴尬,真的是一次信号灯,警示在教养过程中,是我在给娃创造了这抹不去的物质匮乏感!!

脑子立刻闪现出自己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刻意制造物质匮乏感的片段记忆:去超市只能买一样、一天只给一块钱零花钱期间还间断了许久,买东西太贵了就不舍得买……

或许是最近在读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 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这本书的缘故,书中关于物质匮乏感的描述,让我颇有感触:

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

   读书摘要:

童年的匮乏感影响孩子的一生

诚实回应孩子的需求。

 诚实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满足,也会知道那是你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配不上,将来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丰富的生活。使得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

不要评判孩子的欲望,讲一推理由证明孩子不应该提这个要求,甚至自欺欺人地说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可以不满足,但不必评判欲望,孩子自己会形成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关联。

富养、穷养取决于父母的心态,跟经济能力关系不大。长期的匮乏感会逐渐凝固成内心黑洞,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变得欲壑难填,买再多的名表、跑车也弥补不了。

父母无论贫富,都可以向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告诉孩子,你值得拥有富足美好的生活。

潜意识和金钱关系的好坏,取决于童年时期父母对待孩子欲求的方式。父母有条理满足时候还对孩子的欲求进行各种评判,甚至附带条件才肯满足孩子,这么做给孩子造成的信念是:我本身不配得,我得为自己的欲求找出充足的理由,历尽曲折后才可以得到。

在这个信念指挥下,孩子讲来在事业上即使能简单获取成果,也要搞出点差错,让事实变得很曲折,才符合潜意识的预言。

不要轻易给孩子太多限制性信念。透过后天的觉知重写。在生活中细腻地观察自己对财富的各种感觉:我不配得,或者我必须怎么样才可以得到。

当你看到这些信念时候,他们便会消融。当你对金钱、万事万物都不再有信念时,就可以去实如是地活在真相中,拥有真正的智慧。金钱自会随你而来,取之不竭。

最后,

自己想说的是:

我不但在允诺孩子,我更是在允诺我自己。满足内在需要,才能创造内在良好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岁小娃的物质匮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