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

前一段时间,朋友问我:“如何看待世袭制行业?”。我虽然有一些思路,但是感觉论证起来有些困难,也有些反习惯。最近我整理了下思路,会尽可能多放一些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我的看法。在回答上面问题之前,我想先聊聊人与人。


7f5a44b3c0460e7ecbb6e9cb9d76e9ab.gif

这里的人与人,大家可以理解为自己与别人。这里的别人涵盖了非自己的所有人,包括陌生人,同事,亲戚,朋友,甚至包括家人。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不想也不会用太花哨的词语来装饰这五个字。每个人就是简简单单“独立的个体”。如果试图打破这个规则,势必就会出现各种矛盾,各种迁就。

说到迁就,一辈子最多的迁就可能就是对于另一半的迁就。例如:狗蛋儿有个习惯,每天晚上必须10点睡觉,到点她就喊我关灯,也不管你睡得着睡不着。她躺好后,眼镜必须由我放到桌子上,手机也必须由我帮她充上电。万一半夜想喝水,也必须由我倒好,端她嘴边上,也不管我给她拿的是不是前一天的水。在责任的压制下,作为独立个体的我,还是做出了迁就。

5db42cc2359a2b7ea4ef69da9b18a4dc.gif

那如果迁就达到了极限呢?就会产生矛盾。

例如:婆媳关系,这是个从古至今似乎永远磨灭不了的问题,但很少有人去窥探婆媳关系背后的原因。常见的婆媳矛盾就是因为生活习性差异太大导致,相互都觉得对方做的不合理,那只不过是相互都没经过对方经历的产物罢了。这种不合理其实从个体角度出发,最终都能解释得通。那如何避免?如果独立个体的思想可以相互贯通,似乎这个问题就淡化很多,甚至消失。


06c5985b03daa626f3c771dc86ed831b.gif

例如:青春期,叛逆期,代沟。讲道理,我不是很能理解这些词出现的意义跟价值,我能理解的上限就是,它们仅仅是统计某种行为,并为之属名。我是个极简主义者,在我看来,每个人,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就像一棵树上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叶子,尽管他们可以无限的相似。我们不妨再窥探下这些词背后的原因,基本也是孩子们这些独立的个体,在我们大人的价值观中反射出来的观念。从小到大,我甚至不晓得我有没有过叛逆期,有没有过代沟,不论是小时候我跟父母的,还是长大后我跟小孩的。在我看来,不同时刻,受不同环境影响,想做不同的事儿罢了。这个观念也从我家小屁孩出生那刻就给他刻上了,他就是独立的一个个体。如果我想了解他的行为,想知道他为啥想这么做,想找个更合适,更容易的教育方式,那我就会尝试模仿他;而不是把我的观点强加到他身上,你必须这个,必须那个。狗蛋儿昨晚又抱怨了:“你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了,跟这个三岁的孩子闹啥?一天天的,就不得人安宁!”


8e670047ffdf1d8e91f869a95c73645a.gif

之前我在想,在这个人际交往的社会中,怎样的团队才算强悍?才算无懈可击?有了这个观点支持后,似乎就简单了许多。一个强悍的团队,需要的是一个个强悍的个体;而一个强悍的个体,需要的有且只有自身能力的成长与积累。就像我们的军队一样,不是某些强悍,而是随便拉出一个都是铁铮铮的英雄。


640.gif

现在再回头看“世袭制行业”这个问题,我们先暂不论这种规矩对外人的影响。就单看世袭制行业本身,父辈可以掌握的知识与技术,真的有且仅有自己子孙后代才能胜任吗?那电影里也不会存在那么多替身了,毕竟没那么多孩子。另外,这样一定是最好的吗?人性都是懒惰的,当已经摆好了一条路在后代眼前,能躺着吃饭,干嘛还站着?冥冥中已经掐断了后代的所有可能性。于人于己,都是一种责任上的逃避。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