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伪心理学说不!》

第一节

心理学虽然很重要,但对于绝大部分的国人来说,它并不是很早就在生活里出场的知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先听说了某些心理学家的名头,才知道了一些他们提出来的心理学理论。在这里,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哪些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你是不是脱口而出了这个答案?不光你是这样,绝大多数人都会说出这个名字。如果让你再说出一个名字呢?是不是就有点难为你了?

在美国,人们也是如此。他们最熟悉的心理学家同样是弗洛伊德,其次是斯金纳,我们中国人知道斯金纳的都少。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

斯坦诺维奇教授提醒我们,弗洛伊德对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性被无限地夸大了。的确,弗洛伊德开创了一个学派,但是他的研究工作是一百多年前的老黄历了,不说他的理论已经被现代心理学界淘汰,就是他的调查方法也已经完全不能说明现代心理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了。

比如说,弗洛伊德他在实验中经常是不设置对照组的,仅对单一的实验对象进行分析。

什么是对照组?举个例子,我们很容易相信人要是整天吃薯片,一个月以后会发胖,因为薯片的热量含脂量都很高。但这就是事实吗?我们也见过很多胡吃海喝的人很瘦啊,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此时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两个体质接近的人,然后在其他条件,比如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吃薯片,一个不吃,一个月以后看看两个人的体重是不是发生了变化,然后才能得出一些可能性的结论。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论调,都是类似于看到一个人吃薯片变胖,就得出薯片会让人发胖的主观判断,不能说是错的,但不具有充分的可信度。只有以科学的实验过程来对结果负责,这样的结论才会有一定的说服力。

因此今天,在心理学界,大部分的学者是不认可弗洛伊德的。在美国心理学会(APA),只有不到10%的会员认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而另一个主要的心理学组织APS(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认同的人也不高于5%。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说我们平时了解的这些不是真正的科学、心理学,那什么才是科学的心理学呢?或者说心理学具有了哪些特征,才能值得我们信赖呢?

斯坦诺维奇教授给了我们答案,他说现代心理学是一门以数据为基础,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严谨学科。

这么说似乎有些抽象,简单来讲,真正的心理学需要保证两个要点:

1.心理学中有关行为的结论,都有科学证据;

2.心理学的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并且经过了科学方法的检验。

这是心理学的两大保证,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两大目标。实现这两个目标的研究,才是好的研究,才能被称作是“真正的心理学”。

但是很多人会觉得:心理学研究的都是些啥呀?不就是些肤浅的玩意儿吗?什么饱暖思淫欲,日久见人心。这些道理,我们早就知道了,整这么多实验干嘛?但其实我们听说过“日久见人心”,却也听说过“人心隔肚皮”,听说过“欲速则不达”,也听说过“时不我待”,面对这样的一些世俗哲学,我们能做出判断吗?

而现代心理学就是为了避免陷入这些个人经验主义的误读,用基于实验的研究成果来确保结论是真实可信的。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能了解到,为什么一些所谓关于心灵、人心、本质的问题,心理学家无法解释。因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提就是,它需要一个可以实证的问题。

诸如“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灵魂存在吗?”“这个梦意味着什么?”这样的问题,我们是没办法通过实验观察它,并且对结果做出检验的。因此这些无法实证的问题属于哲学问题,并不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内。生活中,遇到打着这些问题的旗号,并且宣称心理学上的巨大突破的文章或者人物,你可需要多加小心咯!

记住了吗,真正的心理学,有关行为的结论,都有科学证据;而且它的应用都是源于科学方法,经过了科学方法检验的。

有了这两块检验心理学真伪的试金石,下一节,我们来详细讲讲怎样识破 “伪心理学”。

第二节

明确了什么是“真心理学”,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什么是“伪心理学”。对照“真心理学”的两大标准:1. 科学证据。2. 科学方法。我们来看看那些所谓的心理学家、心理大师,他们在用的是什么样的方法,听听他们的理论有什么样的科学证据?如果没有,那就是伪心理学。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伪心理学会用一些伎俩乔装自己,显得似乎有些“科学”道理,那么我们该怎么识破伪装呢?以下四个衡量标准,能帮我们揭开伪心理学的真面目。

第一个标准,是可证伪性。

可证伪性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什么叫“可证伪性”呢?顾名思义,一个好的理论需要能被证伪,就是说一个理论需要有“能被证实是错的”的一个容纳空间。如果你是一个医生,你发明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就要能被判断对病人有没有作用。不能治好了,你说这是因为疗法有效,治不好,你说这不怪疗法,是病情太严重。这样把所有好的一面都归功于给自己,差的结果都归咎给其他因素,就是不具有可证伪性。

咱们举个例子,伽利略时代有一位学者曾经说,人的脑袋上有两个鼻孔,两只耳朵,两只眼睛和一张嘴,一共七个窗口,自然界呢,也只有七种金属,世间种种万物都是相对应的,天上也只能有七颗行星。如果多出了一颗,那说明那颗行星并不重要,我们不用去管。

这就是古人很可笑的不具有证伪性的观点。但即便到了现代,同样不缺少这样的案例。

美国著名的脱口秀节目奥普拉秀,曾经邀请了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的所谓人类潜能研究所的所长。这位所长主张,人的生命进程和在家里的出生次序有关。

有个观众问:“我们家哥哥是个不要命的工作狂,对妻子和家庭不管不顾,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所长问:“那他在家中排行第几啊?”

“哦,他是家里的老大。”

所长说:“哦,这就对了,这在生活中很常见。出现这样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是,父母的自身愿望与挫折会转移到他们第一个出生的孩子身上。即便家长没有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无意识的转化过程,父母的抱负会转化为孩子对于成功病态的渴求。”

然后呢,又有人说:“那我哥哥考上了哈佛,没过两年辍学了,我最后一次见他的时候,他正在编篮子呢!”

所长接着回答,是的,我见过很多像你哥哥一样的个案。他们在转化父母的抱负的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中断,因此潜意识里会抵抗父母的期望,个体的生活于是朝着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

你看,在这个例子中,所长的每个说法乍一听,都让人觉得有那么一些些道理。但两个解释放到一起,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说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无法被证伪的生造理论。

再比如我们小测试中的第一个伪心理学观点:

性格差异比较大的人,更加互补,处在亲密关系之中会更持久。

这个观点的另一个变体是:

性格差异比较大的人,冲突更多,作为情侣/夫妻容易分开。

分开也好,亲密也好,他都一套自洽的逻辑的解释。那么性格差异大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这样横竖都对的理论,对于我们判断真实情况有任何帮助吗?毫无帮助,只会让我们行动起来更糊涂。因此像这样的理论是无法得到认可,也没有意义,符合这一点的就是我们需要警惕的“伪心理学”。

在科学的框架内,当理论有问题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修正现有的理论,如果遇到了非常严重的偏离时,甚至会彻底推翻之前的认识。

就像大家熟悉的“黑天鹅”理论,意思就是说,一开始大家只见过白色的天鹅,所以这个时候的理论就是:天鹅是白色的。而只要出现了一只黑色的天鹅,这个理论立刻就站不住脚了,必须被修正成:天鹅是白色,或者黑色的。

如果在未来在世界的某处发现了一个新的天鹅品种,天生就是彩色的,那么这个理论又要被修正了。

如此这般,一个可以被修正的理论才是值得信赖的。正如《终身成长》一书里面提到的,科学理论同样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终身成长”。

第二个标准,是可操作性。

伪心理学往往会利用假的可操作性来误导大众。

那么什么是可操作性呢?

有时候我们对于概念,会追求一个刨根问底的解释,比如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正确”?什么又是“灵魂”?注意到了吗?其实这些都是非常宽泛的概念,没有一个限定的话,无法解释它们,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下也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答案。而这种研究是科学研究最极力避免的。

科学的解决办法,就是 “可操作性”。这需要你把问题转化成可以测量的、可观察的操作,而不是依靠直觉和经验得出结论。

比如“有效”是个模糊的概念,有效与否,要有一个事先的划定,比如治愈了90%病人、解决了3项具体问题。设定一个可以对照的数值,再拿实际的结果去对比,才能说它有没有效。

还记得我们前面测验中提到过的第二个伪心理学观点吗?

“男人和女人来自不同的“星球”。

其实这就是一个缺少可操作性的表述。这句话来自美国的一本畅销书,说的是男女有别的问题。当然,我们都承认男人与女人之间确实有区别。但这个观点的问题在于作为一本号称心理自助读物的书籍,过分夸大了男女之间的区别。

这之中,“星球”到底意味着什么,男女的区别又有多大,大到什么程度?50%吗?那在哪些方面有区别呢?每个个体区别都很大吗?仅仅用一句不同星球来形容,显然是有问题的。真正的心理学需要把这些概念进行量化,我们才能在严谨的分析中得出谨慎的结论。

伪心理学经常用到的一个经典表述,是告诉你如何如何做可以成功。其实,成功是一个非常难以量化的概念,挣到1000万算成功,还是儿孙满堂算成功呢?如果无法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概念,那么操作性其实只是被包装起来的糖衣炮弹。因此诸如此类的心理学,需要我们擦亮眼睛识别。

接下来,第三个标准,就是大名鼎鼎的安慰剂效应。

利用安慰剂效应宣传所谓的效果,是伪心理学屡试不爽的一个伎俩。

安慰剂效应的提出总是基于一个简单的观察结果,就是任何一种疗法提出后,无论是否有效,都会有一批人说这种疗法曾经对他们有所帮助。

有一天,医生给你一杯白开水,告诉你这是新型的营养液、特效药,你喝下去之后真的会觉得神清气爽、整个人状态提升,这就是安慰剂效应。

而一旦有人告诉你,你喝的只是白开水,你又很可能会一下子泄气,神奇的功效在一瞬间消失。也就是说,仅仅是被暗示正在接受某种治疗,就足以使许多人感觉病情好转了。

这里有一组数据证明安慰剂效应的存在:有29%的抑郁症病人在服用安慰剂后报告说,他们的症状缓解了;36%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报告安慰剂有效;29%的偏头痛病人和27%的食道炎病人也认为自己服药有效。但事实上,他们吃下去的药品,只是实验人员提供的维生素片!

安慰剂效应为什么这么厉害,难道人的健康真的和药物关系不大,不用吃药了吗?

也不是这样。科学家认为,安慰剂效应之所以这么厉害,这么多人会觉得安慰剂有效,除了心理暗示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叫“时间推移”,事实上不少疾病是会随着时间推移自然而然好转的,只不过有人把它归功给了安慰剂而已。

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些觉得确实有用的伪心理学,就像那些服用了安慰剂的病人会真的“觉得”自己的病情好转了。看着好像是比眼见为实更加真实的亲身体验,但是这种体验是具有欺骗性的。

有个叫兰迪的魔术师,曾经在广播节目里做了个实验,用生理节律的理论演示了安慰剂效应。生理节律理论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理节律,专家可以通过一个人特殊的节律预测他的行为。

兰迪给了一位听众一张独家定制的生理节律表,说她6月23号的体力处于顶峰,25号的情绪会处于低谷,紧接着27号的智力水平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然后让她连续记了个两个月的日记,以便于比对。

两个月后,这名听众果然打电话过来说,这个生理节律表真准,准确率超过了90%。可是,兰迪却告诉她,不好意思,这个表发错了,你拿到的是别人的,我会再给你寄一份。

几天后,这名听众又电话打过来了,说果然诶,这份我自己的节律表更准。此时兰迪又回答她,不好意思啊,我的秘书弄错了,发给你的是她的节律表,不是你的。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安慰剂效应有多么强大!而常见的占星、算命、通灵术、血型人格、心灵感应中,所谓的神奇效用,都是在应用安慰剂效应。

咱们再回忆一下,什么是真的心理学?就是需要是可证伪的、有实际依据的、能够在未来重现的。安慰剂效应并不符合这些要求。在鉴别真伪心理学时,我们必须警惕所谓的有用是否出于安慰剂效应。

最后一个衡量标准,是看它是否属于相关性误导与偶然性。

其实,所谓科学理论,就是试图在一组因素之中找到关联,把这些因素串联起来,形成一套解释的方法。也就是说,科学,尤其是心理学,是在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找到其中的相关性。是什么导致了什么?A和B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联度有多高?这些都是在心理学研究中最为常见的心理学问题模式。

在这一部分里,伪心理学和真正的心理学之间,就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别。伪心理学通常会强加相关性或者虚构关联性。

比如某些心理疗法强调静坐、调整呼吸,或者是其他冠以高大上说法的法子,让你来调理身体、改善睡眠,以至于提升自己的精神状态。这些疗法的指导者会让你觉得,是因为你听了他的理论、念了他的口诀,最后才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好。

那实际情况呢?往往是因为你听从他的教导,养成了比以前更规律、更健康的生活节奏,才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得到了改善。也就是说,有效的其实是B原因,但是被伪心理学曲解成了表面上的A原因。

而像我们前面测试中提到的第三个伪心理学观点:

小时候喜欢吮吸手指的孩子,长大后可能更喜欢接吻。

这就是一个相关性误导的典型案例。这个观点来自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类从婴幼儿时期就已经有性意识,而吮吸手指就是一个性欲望的表现,因此他得出喜欢吮吸手指的孩子性欲旺盛,因此长大后也更喜欢接吻。

这个假想的前提是:喜欢吮吸手指和长大后喜欢接吻是同时出现的现象。但这其中的关联性是站不住的,并没有证据显示:喜欢吮吸手指和喜欢接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弗洛伊德是在设定了性本能的结论后,再回头寻找相关的证据。

真正的心理学拒绝这样的相关性分析。心理学家不会先设定某个结论,再去找可以用得上的证据,然后强行增添因果。在科学研究中,专家会试着去列出所有的可能因素,再一一比对,用回归方程、数据统计等等专业的方法,尽量地让本来零散的数据串联起来,让数据和事实本身说话,让事物本身告诉我们答案。这才是分析相关性的正确姿势。

但在这样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另外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那就是偶然。

偶然性是世界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正是因为有着偶然性,所以很多伪科学、伪心理学才有藏身之处。他们试图去利用一个或两个的偶然例子,来论证他们的理论是正确的。

斯坦诺维奇教授在这一部分列出了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一个班里有两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生。你会觉得这是个很巧合的现象吗?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说:哎呀,太巧了!但是你知道吗,在一个人数23人的班级里,有两个人生日在同一天的概率是高于50%的,如果班级人数在35人,可能性甚至高于80%。这还是北美的数据呢,我们中国的学校,一个班的人数动不动就五十六十,有两个人生日在同一天,更是不足为奇了。

所以,我们说,真正的心理学必须经过严谨的论证,刨除偶然性的影响。世界的发展是波动的,一切皆有可能,仅靠我们的感知理解这其中的变化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说安慰剂效应,就是个体感受偏差所呈现的结果,某些无良的伪心理学,找一些人来做个案的见证,用一两个活生生的例子来说明某个理论是轻而易举的,然而依靠偶然性和相关性误导得出的结论却是完全行不通的。

对此,我们只有学会观察数据,分析数据,保持清醒,这才是正道。

好了,总结一下,对于伪心理学,我们有以下四种识破的方法。

有无可证伪性。

就是一个提出来的新的心理学理论是否是可以被证伪的。

有无可操作性。

就是看实验的结论以及过程,是否是可以量化的。

是否属于安慰剂效应。

就是看实验的过程中是否排除了安慰剂效应,或者说结论是否存在利用安慰剂效应的可能。

是否存在相关性误导与偶然性。

就是实验结论与过程是否相匹配,中间的关联程度可靠吗?其次个案的偶然性不能够作为总体结论的依据。

通过这四点,我们就能轻松识别出哪些是真正的心理学,哪些不过是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

下一节我们将根据这些掌握的知识,聊聊如何成为自己的心理学家。

第三节

我们回顾一下之前两节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

一是需要科学证据,二是需要科学方法的检验。

其次,通过对于心理学的认识,我们掌握四点关于识破伪心理学的手段。可证伪性、可操作性、安慰剂效应、相关性误导与偶然性。

很多书友到这里就想问了,我了解这些有什么用?

其实答案很简单。

我们能够通过这些学习行为成为自己的心理学家。

你可能又要问了,为什么要成为自己的“心理学家”呢?明明有这么多的专家可以咨询呀?

作者斯坦诺维奇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强有力的理由,他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体心理学”。

什么叫“个体心理学”呢?你知道,心理学是一门建构世间万物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人和事物之间的科学关联的学科,信奉哪一种心理学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思考体,从小到大,我们养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其实就是在建构自己的一套理论。这套理论会受到传统习俗、教育、文化背景的影响,但始终有自己的特色, “千人千面”。

心理学的结论通常是一个概率性的结论,描述的是大多数发生的状况,不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因此,我们不能指望某一个理论成为一颗神奇的子弹,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能指望一本书、一个专家、一个理论就能把生活中的那些难题全都抹去。

这样问题就回到了最初,我们必需要做自己的心理学家。

心理学作为一个散乱而又严谨的学科,是通过无数经过实证的实验与理论构成的理论体系。

如果我们自己的心理学体系基于错误的理论,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判断很有可能就会让自己限于困境。比如,盲信缺乏大量数据实证的“生理节律表”,或者相信对于所谓“中国人格”的固定分析,不经过严谨的思考,就对事情进行简单归因,会让我们的生活困苦不堪。

而能否正确判断自身处境的根本,便在于我们对于心理学的认识。正确的认识又要求我们通过精读好书,在读书中积累知识,习得分辨真伪的能力,从而实现我们自身能力体系的整合。这也是我们做这套社会心理学专辑的原因。

“我们无法单纯通过某一本书,来获取一个可信赖的知识体系。”

我们把这套社会心理学的相关著作专辑整合在一起,尝试互相交织,从中构建出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自己的心理学家。

这里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这套专辑的其他书目。

《论人的本性》讲了人种种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乌合之众》讲了群体思维是如何让我们变得愚蠢。

《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讲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怎么样挣脱庸众的定位。

《情感勒索》依据这些理论帮助我们通过心理学应对情感暴力。

《爱的艺术》则通过这些最终让我们学会爱的能力。

看到这些,你能明白,每一本书不会是单独存在、单独应用的,我们是通过整套专辑的学习来获得1+1远大于2的效果。

那么再说说《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本书。今天我们了解了科学的心理学对于实证、对于事实、对于数据的关注,那是不是可以以此为参考,对自己的个人心理学进行一些修正呢?那些我们深信不疑的东西,是不是有它的道理在?我们的认识里有没有什么东西是经过经验得来的、是想当然得来的、是道听途说得来的?试着去培养这种科学判断的能力,剖析自己的认识,这样造就出来的头脑,思考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

书的最后,斯坦诺维奇教授引用了1961年,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布罗德本特说过的一段话,一个非常精辟的总结,也是对每个人的寄语。

我们也以这段话作为我们今天的结尾。

唐纳德·布罗德本特说:

“我们在此带着一份质疑暂告一段落,我们不确定将来的心理学家会持有什么信念。事情本该如此。没有人能坐在扶手椅里抓住事实的本质,而且,在新的实验没有进行之前,我们不会知道结果如何。那些从布道坛、新闻报道以及学校的颁奖典礼听来的关于人性的言之凿凿的教条并不适合我们。相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去容忍目前尚不完备的关于行为的知识,但同时还要坚信客观方法的力量。终有一天,这些方法会给予我们想要了解的知识。”

这就是本期《对“伪心理学”说不》的全部内容,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延伸阅读

1.《进化心理学》 作者:  [美] 戴维·巴斯

2.《心理学研究方法》 作者: 肖内西 / 尤金 泽克迈斯特 / 珍妮 泽克迈斯特

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作者: [美] 罗杰·霍克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伪心理学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