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流淌在历史底蕴中的传统文化

2018年,许多年轻人穿着中国传统服饰走上街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其实在互联网初期,汉服爱好者只是一个极其小众的亚文化圈子,他们只能通过网络相互联络,他们的汉服要么自己动手,要么请裁缝帮忙制作。

没想到,这样的小众文化竟传播的极快,现在许多的汉服品牌都成了颇具规模的商业公司,而很多品牌都源于当初的DIY工作室。

而这一年里,李宁正面临库存滞销的困境,没想到竟刷屏了纽约时装周的舞台,“悟道”系列刚出世就好评不断。现在已成为了中国的国潮代表。2018年也因为李宁成为了“国潮”元年。

导演张又威继几年前看过畅销书《21世纪资本论》后,一直念念不忘,这本“国潮”更是讲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讨论了国潮的三个要素“中国符号、更新观点、面对市场”,阐述了何为国潮、如何打造国潮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国潮是什么”。

01、国潮的实质

在2018年,作者涨又威创作了一支和“汉服热”有关的纪录片,原本计划的15分钟,最后成了一部200分钟的作品。他注意到中国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他的镜头里不仅仅是身穿汉服的小伙、姑娘,更多的是中华传统文化。

那时候“国潮”是一个新兴词汇,网络上关于“国潮”的定义五花八门。至于,很多人会将:“国潮”误以为是“国货”。

但是,张又威用了一个判断题告诉我们“国潮不等于国货,国潮可以不是国货。如果要给国潮下一个定义,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符号的商品,并且观点在当下。

02、国潮的历史

关于国潮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沈从文所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对中国文化复兴所做的贡献;鲁迅发行《中国小说史略》遭遇的所谓“抄袭事件”,显现的中日文化的纠缠不清........

还有近代的控弦司在胡同里请牌位、方文山举办的西塘汉服文化节.......

这些都说明国潮的历史由来已久,只是我们从“国潮”开始,才意识到中国文化进入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这些历史在张又威的笔下,有历史的厚重感,读起来又有一丝丝的文艺感,有料的同时又有趣味,实属不易。那些长短镜头的切换十分自如,画面感迎着笔墨扑面而来。仿佛看的不是书,而是各种不同场景汇成的影视剧。

03、国潮的构成元素

张又威在《国潮》的前言里给出了一个公式“语言=符号=货币”。这是作者探讨“国潮”的真正原因“保护我们的语言,就等同于稳定我们的货币。

1、一个清晰的中国符号是国潮要具备的第一要素。

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中国是筷子、饺子、小笼包、孙悟空、长城、熊猫…….而这些恰恰能给人的清晰视觉冲击,因为大脑中能够快速形成印象的一定是有画面感的东西,这恰恰比那些不可名状的表述更有优势。

所以张内威在《国潮》这本书中提到“能够提炼成为视觉符号的画面一定有易于描述的特征,并且能拥有与其相似符号相区别的鲜明差异。

2、语言与符号的关系是国潮的第二要素。

罗兰•巴特曾把语言定义为符号的一部分,在他看来“符号都是语言”。而作为一个产品来说,它的流行与否更多的取决于它是不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国符号,毕竟汉语的意义中国人才会有所体会。

而更新观点是一把激活大众传播的钥匙,也是赋予符号意义的必经之路。在我们谈论创意时更多的关注于产品本身,因为一切产品的本质都是观点构成的。比如,汽车有汽车的观点,电动车有电动车的观点,更新观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不是纯粹的为了改变而改变,必须对产品追根溯源。

3、面对市场是国潮的第三要素。

作者在书中从动画片谈到了杂七杂八的舞台手法对电影的影响,从中国美术谈到了中国动画是中国美术的动态化,又从中国美术的构图方式谈到了中国美术的发展…….得出结论:审美应该是教育的目的。

美术、绘画虽然对于我们来说很遥远,但是现在的摄影技术却恰恰沿用了绘画的美学。比如“高光”“阴影”“轮廓”之类的概念都是油画的价值标准。

所以,张又威在《国潮》中提到“当商品形态改变时,继承具有连贯性的美学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也只有当国潮是一种商品时,中国文化才能活下去,站起来,走出去。

写在后面:

张又威导演的这本书能够让我们在阅读时满满的找到阅读的乐趣,如果你认为这本书中有高深的理论,那么请耐着性子往下读,也许你会对融入生活的中国元素有新的认识和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潮》:流淌在历史底蕴中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