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时就被鲁迅大师惊喜圈粉。
并不是因为语文课本里,作者简介那一串长长的头衔。
是真的敬爱!源于他的文章,源于从文章里阔步走来的这位独孤大侠——洒脱犀利,卓然个性!
简练精准的表达带你无知觉间、入文章之境,辛辣诙谐的文字令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虽然他惯以钢筋铁骨的战士示人,在我的印象中,也是个不苟言笑的幽默大师。
最近,人到中年时再读鲁迅。却分明发现他钢筋铁骨下的那颗心,柔软异常。
《范爱农》是高中课本里的一篇,如今再读已然过了25年之久。
人到中年的鲁迅回忆青年时的友人,已不吝于暴露他心灵的柔软和慈悲了。
1.
不打不相识,同是热血青年,“针尖”能不对“麦芒”!
年轻的鲁迅热血而锋利。在日本留学时结识同是留学生的范爱农,当国内爱国志士被杀害,留学生们会召开同乡会,悼念烈士。
以鲁迅的暴脾气,马上主张发电报痛斥政府,范爱农是第1个出来跟鲁迅唱反调的,言辞也颇不屑和不敬: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如此公开挑衅,鲁迅马上注意到了他:
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并从别人口里打听出他叫范爱农,是此次牺牲的爱国人士的学生,在鲁迅心里是最该同意发电报的人。
鲁迅于是怒火中烧: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这人离奇而且可恶。
甚至生出极端的想法: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当时年轻的鲁迅,遇到与自己针锋相对的爱农,其中的恨意之深,是唯恐不能杀人而后快了!
青年时那种率直天真的恨意,在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辗转中逐渐淡薄。再相见时,两人都已人到中年,恨意不在,只剩下老相识的亲热了。
喝酒闲聊时,聊起当年的旧事。范爱农直言说,当年他们几个同学都讨厌鲁迅的狂傲。
鲁迅吃惊的问起狂傲的表现,却是因为鲁迅的两次摇头。
鲁迅便记起当年的情景。第1次摇头是看到他们出国行李里居然带着绣花鞋;第2次摇头,是因为在火车上,他们一味谦让座位,而在火车开动时跌倒。
此刻中年的鲁迅,也为自己无意识的举动竟然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而懊悔了。
前嫌尽释,鲁迅和范爱农竟成了极好的友,常在一起喝酒谈天,直到后来爱农溺水身亡,鲁迅悲不自胜,作诗怀念。“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2.
既为肉胎凡夫,安能不通人情世故
第2件让鲁迅懊悔觉得于心有愧的事件关乎人情世故。
武昌起义后,鲁迅曾受命当时的政府官员王金发,在绍兴师范学校任校长。
爱国学生们为监督临时政府,以鲁迅、子英、德清三人为发起人创立了一份报纸,专门骂军政府及人员,骂都督及其亲朋好友……。
10多天后,有消息传来,说鲁迅等人做事太不地道,收了都督钱财还依然骂他,他要派人用手枪解决。
倔强的鲁迅照例是不怕的,觉得自己拿的是学校公款,并无不妥。不仅没有躲,反写信去要经费,都督居然又给了200,但同时颇愤怒地传令:再来要,没有了!
但是鲁迅后来才得知,报纸上骂了几天后,都督王金发曾派人送到报馆500元,被学生们自作主张收下,收下后,依旧照骂不误。
这不通人情世故的罪过,当然要由为首的鲁迅承担。
鲁迅得知真相后自知理亏,但夹在其中却无法可想,只能在心里郁郁的梗着,那时恰好有机会去往南京,他就辞职离开了。
3.鲁迅的冷幽默让人很难忍住不笑
至于事情的后续结果,是报馆在两三个星期后被兵们捣毁了。
当时出面办报纸的三个人,鲁迅去了南京,子英在乡下,只有在城里的德清被兵们在大腿上刺了一刀。
鲁迅的冷幽默又来了。
德清适值在城里,大腿上被刺了一尖刀。他大怒了。自然,这是很有些痛的,怪他不得。他大怒之后,脱下衣服照了一张照片,以显示一寸来宽的刀伤,并且做一篇文章叙述情形,向各处分送,宣传军政府的横暴。
我想,这种照片现在是大约未必还有人收藏着了,尺寸太小,刀伤缩小到几乎等于无,如果不加说明,看见的人一定以为是带些疯气的风流人物的裸体照片,倘遇见孙传芳大帅,还怕要被禁止的。
结语
多年以后再读鲁迅,越觉真实可爱,愿这样一位真诚无畏、犀利诙谐、慈悲多情的独孤大侠,更加生动地活在敬爱他的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