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一半的人上不了普通高中呢?

这几天随着各地中考录取情况的发布,“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以下简称为“普高”)的话题”再次被推上热议。

针对这个话题,不少人有自己各自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为了提高非义务教育的质量,不得不这样做;而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读职业高中(技校/职校)早点出来工作,也并非坏事,也有人认为国家这样做是为了支持职高(职业高中的简称)学校发展,不是有些地方教育局自己说,这是为了更好平衡普高和职高的发展而做的举措。大家各抒己见,不无道理。

不管怎么样,儿时父母经常对我们说那句“你再不好好努力,连个大学都考不上”已经成为现实。在这现实面前,不少家长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寒窗苦读了九年(当然不包含幼儿园阶段),到头来,连个普通的高中都上不了,以后还得去工厂工作。但我认为这是一个社会大趋势,在这种趋势面前,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做的,是要顺应这种趋势。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跳出教育方向,换个思路来想,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众所周知,中国自从改革开发以来,国家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每年都保持世界瞩目速度。而在这些惊人成就的背后,得益于制造业的发展,也就是我们说第二产业的发展,据不完成统计,改革开发的前二三十年,超过60%的国家GDP来源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辛勤工作的工人。七八十年代,在普遍大众观念中,工人是个不错的职业,当时很多年轻一代都希望能投身于工厂当中,所以工人多,制造业兴起,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了当时世界对中国的印象。

但随着时间推移,有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产生后,工人这个职业再也不是年轻人的所向往的职业,人们更多热衷于金融,计算机类,电技,电商媒体等产业,因为这些产业看起来更加体面,收入也比较高,而普遍认为,只有那些大学考不上的人,才会去工厂工作。缺少年轻血液注入的工厂,工人专业方面素质不高,留人难,再加上最近两年疫情的影响,制造行业,日渐衰落,成为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

而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培养更多年轻人投入制造行业中,让制造业重新注入年轻的血液,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教育自古以来,都是更好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自然而然,要为培养年轻的职业技术人员而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普高的准入门槛,让一部人上不了高中的学生投身于职高教育当中,必然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

当然,笔者对于普高教育并非是反对的,我也认同职高教育是一部分学生最好的选择。但若不能提高蓝领工人的待遇和社会认可度,不能解决他们买房,养娃,看病的问题,试问会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在工厂中沉淀呢?



公众号:向阳叨叨

博客:xydd.lovehyy.cn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有一半的人上不了普通高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