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教学工作――《教育学》读书笔记之三

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工作就是教学工作。作为行走在教育中的人,如果没有对教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种问题有着明确和深刻的认识,那么他的工作一定是一笔糊涂账,就像农民所说的种地一样:“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

所谓教学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组织、引导的功能,而学生处在主体地位,主动的跟着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处自己良好的智力和体力。这个概念可能读起来有点官方,我的理解就是,所谓教学就是教和学,这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时空内,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实施的一种有目的的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不是纯粹的教师的教,也不是纯粹的学生的学,而是师生共同交流和学习,也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积极投入,主动交流,人人都是参与者,没有所谓的主动和被动。

从理论上弄清楚教学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看清教学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现实教学中的很多现象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据我所知,在教学问题上始终要这样两种观点,尤其是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更使得这两种观点争论不休,一种是传统的课堂,老师教,学生学,满堂灌的传统方式。这种教学过程被称为传授、接受过程。另一种是近些年喊得比较响亮的教学过程,问题、探究过程,主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只是帮助学生完成问题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

其实如果你从教学的本质上去思考教学过程的是时候,你很容易就能明白,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到底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完全不能成为问题,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不能以任何一方为中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劳动分工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规范,而学生的任务是思考和行动。那些所谓的专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实际上没有那么复杂和高深莫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到底该如何去做,取决于学科性质、课程内容,甚至每一节课和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问题探究教学过程有它的好处,而传统的教学过程也并非一无是处。如何才能把不同的教学过程综合性的灵活的运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考验着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人总是想找到一种模式,希望有了这种模式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可以一劳永逸。其实,仔细想想,教学应该有模式吗,会有一种模式可以供所有人学习,然后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吗?我还是那句话,用大么脚趾头想想就可以知道。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偶然的因素,需要师生双方积极参与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

近些年,随着教学改革喊得越来越响,各种教学模式都出现了,还成了全国各地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有的模式还传的神乎其神。比如杜郎口模式,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衡水中学模式,最近又有了一个叫三疑三探模式等等,千奇百怪,层出比穷,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据我观察,这些模式大多是昙花一现,瞬间枯萎,人们在追随模仿一段时间时候又回归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是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么好的教学模式为何没有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呢?原因很多,但是我想,首先是任何人、任何模式的成功都无法复制。杜郎口模式只适合杜郎口中学,洋思模式只适合洋思中学。第二个原因是,把人家的模式拿回来自己用,就意味着要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也就是要否定自己以前的做法,否定传统,而任何改革和自我否定都一定会有一定的阵痛,甚至有一定的牺牲。比如有的地方因为改革就会在一段时间内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整体下滑。(比如最近几天网上在流传的涿鹿县因局长以行政手段强硬推行所谓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而引起200名家长集体上访而被政府叫停的事件)于是人们马上就认为这种学来的模式不适合本地学生,干脆弃之不用,转而学习其他的教学模式。学来学去、改来改去都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效果,于是又回归传统。

没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万能的。更没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其实是一句看上去很正确的废话,属于专家风格的话。在我看来,评价教学方法好坏的唯一标准应该是,这个老师在多大程度上受学生的欢迎,如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每天都期盼着上他的课,那毋庸置疑,这个老师的方法和模式就是好的,因为这至少说明这个老师上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让学生参与他的课堂,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观看了、学习了多少别人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是在你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观摩和学习之后,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或者说教学魅力,判断这种魅力的依据就是学生是不是喜欢上你的课。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一旦在你的课堂上学生漠不关心,眼睛无光,面容呆滞,没有参与的兴趣的时候,不管你采取何种高明的模式和方法,你都无法实现以上的教育效果。

所以好的课堂一定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好的课堂一定是在学生的头脑和情感中发挥作用和潜移默化影响的课堂。达不到以上的效果,任何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是浮云。

最后我想说说教学组织形式,我国现阶段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这种制度最初发生在16世纪的一些西欧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班级授课制在全世界风行。我国在清朝末年开始采用这种形式,一直到现在。在我看来,这种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完全是急功近利的表现。采用这种制度的思维方式完全是工业化的。学生就像工厂里的零件一样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批量生产。当然,从国家选拔人才的角度,班级授课制是再好不过的方式了,采用一定的标准就可以成批的把人区分开来,选拔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如果从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班级授课制百害而无一利。这完全是一种不把人当人的制度,学校成批的接收,成批的培养,成批的出售。完全忽略了每一个生命的个性与不同。这样的学校教育只会用一种简单的评比的办法把人区分出来,然后把大部分人淘汰掉,这种教育组织形式就是让大部分人陪着一小部分人消耗生命。那一小部分人走向了显赫的位置,而那一大部分人从学校出来以后就永远的讨厌读书,讨厌知识。用大么脚趾头想想就能知道,这样的教育制度、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个体的有生命的独特的人来说是多么的无情又无理。

可是,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在用班级授课制作为教学组织形式。短时间内似乎没有改变的可能。但是近年来由于网络课程的出现,这种组织形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长时间来看,未来这种形式一定会发生变化的。希望这种变化来的快一点、再快一点,这样就能倒逼着官方做出相应的改革,这样就能够让中国的孩子少受一些折磨。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新认识教学工作――《教育学》读书笔记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