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活着?

To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莎士比亚

    当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由一个婴儿的啼哭声呱呱落地。就注定要伴随着别人的哭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到豆蔻年华再到耋耄之年,我们从一个孩童变成老年。任谁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生离死别,生命川流不息,岁月漫长无阻……

    我时常在想我们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小时候那张优异的成绩单?还是长大后找到满意的工作?是后来的结婚生子、传宗接代?难道我非要生一个孩子增加人口GDP️值,给地球留下一个孩子向世界证明我来过?我们好像一直活在别人期待里,一直想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像别人一样优秀的我们是真的快乐吗?

    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都不一样,我们的生活本来就应该是五颜六色、五彩斑斓的。不应该被世俗所羁绊、被焦虑所困扰。可是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注定不能随心所欲的活着,我们有太多事情要做、有太多的责任要付、有太多的人际关系要维持……我们总是想要的太多能做的太少。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有独一无二的你自己,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偶尔当一个小孩。生活是你自己的,无需在意别人的目光。

    说到死亡,我想到以前网上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感觉自己生活太难,就去火车站或重症监护室看看。生活在社会最基层的我有幸这两个地方我都去过,看过不少火车站里形形色色的人。有老人、小孩、穷人、富人……都是人在旅途、插肩而过。也在实习中遇到过重症监护室垂死挣扎的病人,见过因被车祸而发现的流浪汉,无家可归,后来被救助站接走。还有无人看管的空巢老人,身上插着三四个管子给人一种奄奄一息的感觉。最后还有病人安静的离开,至少在最后一秒她没有受到病痛的折磨,重症监护室像是生与死的分界线,若是能离开便是有生的希望,若是走不了便只能等死。

  好像跟他们相比之下,我们的烦恼根本不值一提。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有些人含着金钥匙出生,就算死神真的来临也有绝对的金钱足矣跟他抗衡来延缓自己的生命。相比之下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因为承受不起昂贵的医药费只能坐吃等死,等待死神最后的通碟。我想起《我不是药神》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生活在这个权衡利弊的社会里,我们都逃不过现实这两个字。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佛教爱说∶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可是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基督教爱说∶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可是谁能告诉我何处是天堂?哪里是地狱?马克思主义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当我们生命停止、心脏不在跳动、脑电波消失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活着如此痛苦是不是死亡才是唯一的解脱。我闭上双眼屏住呼吸,让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感受自己即将离开人间。幻想自己已经来到极乐世界。是不是死亡才是我们最后的归宿?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我很喜欢泰戈尔在《飞鸟集》中的一句诗∶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本就该如此,活的时候尽情绚烂,死后也毫无遗憾!杨绛先生说:年龄只是符号,希望我们都有与之匹配的内涵,你不一定非要长成玫瑰,你乐意的话,做茉莉做淡菊,做无名小花,做千千万万,活的像自己才是对生命最好的馈赠。

  生命本就如白纸一般需要我们尽情描绘,我们不需要很优秀但一定要很快乐。愿你看遍世间万物、人情冷暖还能有属于自己浪漫。

    一生何其长,一生又何其短

    生而为人,一生所幸。

    我感叹这宇宙之浩瀚、天地之辽阔、戛然一指、虚华已度,人类之渺小不过沧海一粟。愿你活的坦荡,不往这人间一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什么要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