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8)Ⅱ青榆山人:解开“德”的谜底

齐帆齐微课

〈原著〉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真正有德的人,并不去表现自己的德,所以他才保有德。世俗所谓的有德的人,却处处刻意表现自己的德,所以其实是没有德。

真正有德的人,清静无为,因为他没有表现自己有德的欲望。世俗所谓有德的人,总是故作有德,是因为多是为了满足私欲而为之。

最仁爱的人,有所仁爱的行为,那是发自天性无私所图的仁爱。最讲道义的人,严格按道之行事,是有了道义的理由和想法,才讲究道义。

最讲礼仪的人,讲究按礼仪行事,可如果没有人来回报响应,他就会捋袖挥臂强逼人们响应。

所以,大道沦丧了才有所谓的德,失去了德才有所谓的仁爱,失去了仁爱才有所谓的道义,失去了道义才有所谓的礼仪。

礼仪这东西,最缺少诚信,是祸乱的开始。智慧这东西,似乎有道的外表,而其实是虚伪邪恶的开端。

因此,大丈夫立身于淳朴厚实的“道”中,而不周旋于缺乏诚信的礼仪中;立身于实实在在的“道”中,而不出入于虚浮的才智之中。

所以,抛弃那些世俗的“下德”及仁义礼智,而只守这无为的“道”。

〈赏析〉

想给“德”揭秘,不能光玩儿噱头,还要货真价实才行。

“德”是什么呢?历来多理解为一种高尚的德行。或者认为“德”是“道”的属性表现。

即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进而引申,“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而产生的功能。

我们已经知道:“道”的属性表现是“名”,它在人世间的体现是“过程”。对他的认知是“悟道”,把它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功能叫“用道”。

“道”这条路,是柏油路还是石子路,是高速公路还是乡间小路,这叫属性表现。

是从北京到上海,还是从福州到广州,从哪儿到哪儿的过程,这叫人世间的体现。

有几车道,几个弯,过几个红绿灯,有多少个收费站,这叫认知。

这条路,有多大流量,能帮我们节省多少时间,是指对人类产生的功能。是不是?

所以,传统的那些理解,其实还是绕着“道”说,和“德”不搭界。

网图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38)Ⅱ青榆山人:解开“德”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