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 -用户养成模型

1.“用户养成”运营模。从用户个体的角度观察:用户从接触产品开始,到他对产品的认知、关注、体验、使用、付费、习惯、分享八个动态过程,近似一个线性过程。

加入群体的分享后,形成三维模型。

图片:立体用户养成模型

2.最大程度缩短“用户养成”时间

2.1找到“事半功倍”的环节。答案是用户使用产品的决策成本。决策成本,意即用户使用某个产品使需要付出的物质或精神的代价总和。

2.2锻造用户信任链。品牌广告曝光;明星代言、KOL用户发文;稳定的价格;用户主动推荐;限时低价。

2.3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精细化激励;限制用户的使用时间;引入UGC属性;启发式借鉴才是核心竞争力。

3.培育健康的“用户养成梯。

3.1用户接触后离去。 渠道不匹配;未能吸引用户注意力;接触内容的表述语言与潜在用户认知不匹配。

3.2认知却不关注。“接触内容”制作到位了,可是用户关注率依然不高,问题很大可能出在企业为用户提供的关注渠道上。

3.3关注后离开。要重视用户关注这一关键环节。进可攻,退可守。

3.4关注却不体验,使用却不付费。与高决策成本中信任链的建立问题相似。

3.5体验后离开。颜值是否达标;产品是否好用、易用;产品能否解决问题;解决后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3.6 付费后离开。一是忽略了相应“付费后环节”的配套服务;二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留言,一旦出现苗头,应当想尽办法在关注渠道的内容中传达出产品的真实成效,拉近“产品真实效果”与“用户心理预期”的距离。

3.7使用后难以培养习惯。与低决策成本产品如何培养用户习惯相似。

3.8习惯用户的突然流失。第一种情况,明枪:强大的情敌——竞品出现;第二种情况,暗箭:低调的情敌——替代品出现;第三种情况,生命周期的自然结束。

4.最大化每一环节的分享。

4.1分享的三大价值。高性价比的传播及塑造产品品牌(很多时候都是免费的)、加速用户信任、精准传递给用户,极大地缩短“用户养成”的时间,优化“用户养成”梯形。

4.2用户分享的七种心理驱动。“利己”驱动,满足的心理需求:基本物质需求;“利他”驱动,满足的心理需求:归属、互惠互利;“谈资”驱动,满足的心理需求:归属、安全(社交);“塑形”驱动,满足的心理需求:尊重(彰显与众不同);表达”驱动,满足的心理需求:尊重(有影响力);“攀比”驱动,满足的心理需求:尊重(权威);情绪(共鸣)”驱动,满足的心理需求:归属、安全;

4.3 如何制定有效的用户分享策略。从核心用户群体的特征及产品特性的结合点出发。深入思考用户群体处于哪个环节、最在乎什么事务、我们的产品和这个事务的结合点在哪里。

4.4刺激分享的挑战及进阶思考。微信分享只有2%的朋友会关注到,相比下,口口相传的分享效率更高。上面提到的三大要素(所处环节、最在乎事务、结合点)当然要考虑,之外的因素考虑到就更完美。例如考虑用户懒惰写分享词,为客户写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运营 -用户养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