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民间故事集成(26):《爱国学者杨彝》

图片发自App

文/余光

杨彝,字子常,号谷园,别号万松老人,明末清初唐市人。他博学多才,熟读子书佛乘,文笔出众,时与太仓顾梦麟讲论经义,力明先儒之学,并称“杨顾”,天下翕然风从,号称“唐市派”。杨彝专治“诗”,远近弟子执礼从学者无数,仅著录者就达数百人之多。明崇祯年间,曾以岁贡为松江训导,作兴人才甚广,居五载,擢知都昌县,以道阻弗克赴任。

    明神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崇祯时,在农民大起义的压力和清军进攻的威胁下,一部分江南士大夫继东林党而起,主张改良政治,以谋求挽救明王朝的统治。另一方面,吴地学人一向有自由结社、评书论义、诗酒唱和的习惯,他们为了求取科名,揣摩风气,结社成风。明天启四年(1624)杨彝与娄东二张(张溥、张采)、顾梦麟、周介生、周勒卣、陈卧子、杨维斗等三吴名士,在自己宅院凤基园建立文社。因凤基园后院有小亭叫“应亭”,所以将文社取名“应社”。初为十一人,后扩大,於是有广应社。贵池刘城柏宗、吴应箕次尾、泾县万应隆道吉、芜湖沈士柱昆冈、宣城沈寿民眉生咸来会。天启五年杨彝召集应社诸公会文于凤基园,吴中名士联袂相往,人才荟萃,流光溢彩,一时传为当时文坛佳话,唐市之名闻天下。以后应社人数日增,成为当时著名的三大文社之一,天下闻名。

图片发自App

    崇祯二年(1629),张溥、张采、杨彝等人以应社为基础,联合几社、闻社、匡社、端社等十几个社团,提出“兴复古学”的口号,成立进步政治集团“复社”。一方面以文会友、揣摩八股、砥砺品行;另一方面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反对阉党腐败政治。先后参加者达数千人,范围涉及18省35个州府县。其中常熟县参加者31人,杨彝名列第一。张溥、张采被推为盟主,杨彝为眉目。杨彝协助张溥、张采组织、主持召开了尹山、金陵和虎丘三大集会。复社声势遍及海内,影响极大,被称为小东林。随后谗言四起,说什么复社是“树党挟持”“上摇国柄,下乱群情”,以至于有十大罪状。在顺治九年(1652年)复社被清政府取缔。

    清军入关南下后,复社成员中有的人参加了农民起义军,有的人投降了清朝当了官;有的人专心著述;有的人参加了抗清义军;61岁的杨彝坚决不与清政府合作,削发为僧,隐居家乡唐市不出,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杨彝精于经义,崇尚气节。家有藏书万卷。凤基园中以凤基楼,与毛晋汲古阁、钱谦益的绛云楼齐名,都是著名的藏书楼。据记载:“当时海内名流至常熟者,无不以三处为归,江干车马,时时不绝,而应接宾客,如恐不及。”可见当时盛况空前。顾炎武在唐市期间,阅读了大量凤基楼藏书,对顾炎武以后的学术研究很帮助,起了很大作用。

    杨彝还是一位教育家。他在松江当训导时,就培养了很多人才,成绩卓著。他献身教育,授徒不辍。尽管他中老年时期,他的22岁学有成就的儿子杨静亡故,后来他的幼子又夭折,人生遭到如此巨大打击,但是他没有消沉,仍一丝不苟,讲学授徒。尤其是到了晚年,他双目失明,非常痛苦,他“犹令人读书其侧,为诸生讲说无少倦。”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使人无限敬佩。

    他79岁时,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他给我们留下了《四书说约》(顾梦麟合撰)《谷园集》《怀旧诗》《坞丘纪略》《复社事实》等,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爱国、他的学养、他的民族精神、他的所作所为、无不令人敬仰。所以,他死后,他的画像、他的名字镌刻在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中,就是对他的一生肯定。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沙家浜民间故事集成(26):《爱国学者杨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