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浙皖边围歼战中迎来湖州解放

经过1948年底至1949年初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精锐主力基本丧失,虽然总兵力还有204万人,但多残破不堪,战斗力低下。而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达400万人,并根据向全国进军的形势,于1949年初整编为野战军、兵团、军的建制。

至此,在“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下,“打过长江去”迅速落实到行动中。位于京沪杭几何中心的湖州,就在这种形势下等待着解放军的到来。

还在三大战役进行时,中共中央军委就把渡江作战作为向全国进军的重点,由第二和第三野战军负责实施,第四野战军派出先遣部队策应。随后,渡江战役总前委就开始系统谋划战役实施,最终于3月底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同时进行渡江作战的一切准备工作。

根据综合分析,总前委将第二、三野战军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分三个阶段完成渡江战役。其中,第一阶段为渡江,第二阶段为割裂和包围逃敌,第三阶段为歼灭包围之敌。战役实施纲要立即得到中央军委的批准。

从具体实施来看,渡江战役由4月20日晚中集团率先渡江开始,到4月29日中、东集团在苏浙皖边围歼芜湖、南京、镇江地区南逃之敌,胜利完成了预定任务。而长兴、吴兴、安吉等县的解放,就是解放军在苏浙皖边(即郎溪、广德、长兴之间的山区)围歼国民党部队的过程中进行的。

具体过程为:中集团于4月20日晚在安徽成功渡江后,一路向东,先后解放铜陵、宣城等地,于26日通过广德,向吴兴挺进;东集团于21日晚在江苏成功渡江,先后解放丹阳、常州、无锡,沿太湖西侧向长兴疾进。27日,中、东两集团主力一部在吴兴会师,由此完成对国民党南撤部队的合围。

根据《浙江解放》的“综述”,会师部队分别是东集团的第10兵团第28军和中集团的第9兵团第27军,时间是在4月27日夜。这跟第28军战史的表述也相一致。随后,中、东两集团的4个兵团在郎、广、长山区成功围歼了国民党的5个军。

从渡江战役乃至解放全中国的角度看,消灭反动的国民党部队是第一位的。只有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有生力量,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和人民群众才能获得解放。至于解放军进入湖州城的时间,笔记尝试在苏浙皖边围歼战的大背景下对当时的新闻消息作一些梳理。

4月29日除了《申报》头版头条以《吴兴长兴自动撤守,杭嘉湖三角区完成部署》为题,报道了国共双方在杭嘉湖的军事活动外,同在上海出版的《新闻报》,也是头版头条以《吴兴长兴自动撤守,杭嘉湖区完成部署》为题,报道了相关消息。此外,4月30日的《中原日报》和《战斗报》,也记述解放军于4月27日解放吴兴县,消息来源分别是“长江前线”和“新华社广播”。

从报道内容来看,《中原日报》和《战斗报》的记述比较简略,《申报》和《新闻报》的报道较为详细,值得进一步分析。前述已对《申报》消息作了分析,这里再对《新闻报》消息再作进一步分析。该报第一条消息为:“〔本报杭州廿八日电〕沿京杭国道南下共军,日昨抵长兴吴兴间,至昨晚吴兴县城曾被共军攻入一说,今经军事当局证实,该两城业已撤守,国军转进埭溪、三桥埠、武康一带部署……”。从这条来看,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很可能在4月27日夜即进入吴兴县城。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献资料中多用吴兴的表述,与我们现在说的湖州有联系也有区别。明清两代,地方行政为省、府、县三级,湖州府为一级建制。民国期间,地方行政由三级改为二级,湖州府被撤销,后又在省、县二级中设行政督察区,而专员公署也在吴兴县,与吴兴县政府同在一城。也就是说,当时的吴兴县城也可以称为湖州城。

从苏浙皖边围歼战的大背景看,渡江解放军的中集团和东集团主力一部,在4月20日晚至21日晚成功渡江后,即不顾疲劳,东西对进,于4月27日晚在吴兴会师,或者于28日凌晨在长兴虹星桥会师。由此可知,湖州城的解放不会早于4月27日晚,解放军某部的先头部队进入湖州城的时间,或者为27日深夜,或者为28日凌晨。

正如很多资料中提到的,解放军是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进入湖州城的,也即和平解放湖州,这就构成我们理解湖州解放的一个重要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苏浙皖边围歼战中迎来湖州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