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明很努力,结果不理想?

大家好,我是匆匆,每天分享一点点,希望每天的分享可以带给你收获,带给你成长~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明明同样努力的两个人,为何差距如此之大?明明很努力,为什么结果大不相同?

最近看到秋叶大叔的书中提到一个观点

蜜蜂型学习者和松鼠型学习者,书中的文字可以解答你的疑问

那么你是蜜蜂还是松鼠呢?

其实对于学习而言,大部分人可能是松鼠型学习者,少数人是蜜蜂型学习者。

大家试想下这两种动物,看看是不是和我们学习特别类似

一、蜜蜂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蜜蜂的峰窝是一个蜂巢是网状的形状,就像我们如果去采蜜,是不是映入眼帘的是蜂巢,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又都是如此相似,而它的内部,其实我们会发现,是一个大的框架,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会有一定的地基以及各种排列组合

查资料,会发现,蜜蜂在采蜜之前会先确定好位置,确定好“家”的方位,组团分工去采蜜,有了一个目的地,就剩下采蜜、消化、以及分泌蜜蜡,边采蜜边完善自己的框架,自己的“家”,这样行动中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再不断地精进不断地做尝试,也就会吸引更多的蜜蜂加入,类似于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因为框架足够大,地方足够大,也就有了空间储存知识,储存更多的新鲜血液,而每个“蜜蜂”(新知识),进来后,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之前的蜜蜂交流配对(学以致用互相交流),这样新的血液进来后也会慢慢的熟悉,每个蜂蜜(知识)也就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不会乱,整个节奏会很清晰,有自己的步伐。

而直到一个蜂群足够大了(这就好比一门知识掌握得足够多),蜂群会自然分化出一个新蜂群,带着一整套模式去建一个新蜂巢。这就好比我们学通了一门学问或者技能,可以很快复制到其他学问和技能学习中去,越学越快。

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蜜蜂整个的思路是,先确定地方(定位),在行动中搭框架,吸引更多的蜂蜜,蜂蜜寻找自己的位置,当这个区域蜂蜜达到一定的程度,最后他们也就按着之前蜂蜜的逻辑自己再自立门户,发展壮大

那同比我们学习知识,其实蜂蜜型学习者就是先找定位确定方向,其次行动中搭建适合自己的框架形成自己的风格,然后吸引相同的知识加入,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量级,最后按着之前的逻辑再次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而不是莽撞行事,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想法,各种乱撞,它更像是一个体系

二、松鼠

而反观松鼠,其实就是比较佛性了,他们习惯在冬天开始冬眠的时候准备吃喝,等到实在等不了了才会迈开步伐,各种地方各种找食物,然后把食物放在自己感觉比较安全的地方,整个过程会很努力,也收获了很多,然而结果是,最后松鼠忘记了他所认为安全的地方在哪里了,所以只能饿的时候吃离他近的储备的食物点,或者有印象的食物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永远都是在无效的重复

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松鼠很努力,很勤劳,但为什么到最后的关头并没有收获更多的食物呢?

其实就是一直在做无效的努力

类比一下,是不是有些人学习也是这样,心血来潮了学习一会,做做笔记,屯屯资料,以为自己已经学了很多,然而到最后想要用的时候会发现,好像自己只是努力了,很多东西并不能直接用上,或者只是学了个寂寞?

三、总结

那么你觉得你是哪种学习者呢?蜜蜂还是松鼠呢?

从蜜蜂身上我们可以学到

1.做事之前,先有定位有方向,有大致的思路想法——定位

2.行动中找出路,先完成再完美——行动力

3.多沟通交流,跟进时代的步伐——学习力

4.学以致用,开始呆在别人搭建的蜂巢,到最后自己力量OK了,出来自己单干丰衣足食——输出力

所以总结来说,想要学习能力变强,几大能力缺一不可,你目前具有哪一项呢?

我是匆匆,陪你匆匆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明明很努力,结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