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对象 原型模式

1.原型模式

每个函数都会创建一个 prototype 属性,这个属性是一个对象,包含应该由特定引用类型的实例共享的属性和方法。实际上,这个对象就是通过调用构造函数创建的对象的原型。使用原型对象的好处是,在它上面定义的属性和方法可以被对象实例共享。原来在构造函数中直接赋给对象实例的值,可以直接赋值给它们的原型。

如下所示:

function Person(){}
Person.prototype.name = "zhangsan";
Person.prototype.age = 29;
Person.prototype.gender = "male";
Person.prototype.say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name);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
person1.sayName(); // zhangsan 
var person2 = new Person();
person2.sayName(); // zhangsan 
console.log(person1.sayName == person2.sayName); // true

这里,所有属性和 sayName()方法都直接添加到了 Person 的 prototype 属性上,构造函数体中什么也没有。但这样定义之后,调用构造函数创建的新对象仍然拥有相应的属性和方法。与构造函数模式不同,使用这种原型模式定义的属性和方法是由所有实例共享的。因此 person1 和 person2 访问的都是相同的属性和相同的 sayName()函数。

3.1.原型层级

在通过对象访问属性时,会按照这个属性的名称开始搜索。搜索开始于对象实例本身。如果在这个实例上发现了给定的名称,则返回该名称对应的值。如果没有找到这个属性,则搜索会沿着指针进入原型对象,然后在原型对象上找到属性后,再返回对应的值。因此,在调用 person1.sayName()时,会发生两步搜索。首先,JavaScript 引擎会问:“person1 实例有 sayName 属性吗?”答案是没有。然后,继续搜索并问:“person1 的原型有 sayName 属性吗?”答案是有。于是就返回了保存在原型上的这个函数。在调用 person2.sayName()时,会发生同样的搜索过程,而且也会返回相同的结果。这就是原型用于在多个对象实例间共享属性和方法的原理。

虽然可以通过实例读取原型对象上的值,但不可能通过实例重写这些值。如果在实例上添加了一个与原型对象中同名的属性,那就会在实例上创建这个属性,这个属性会遮住原型对象上的属性。

下面看一个案例:

function Person() { }
Person.prototype.name = "zhangsan";
Person.prototype.age = 29;
Person.prototype.gender = "male";
Person.prototype.say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name);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
var person2 = new Person();
person1.name = "lisi";
console.log(person1.name); // lisi,来自实例
console.log(person2.name); // zhangsan,来自原型

在这个案例中,person1 的 name 属性遮蔽了原型对象上的同名属性。虽然 person1.name 和person2.name 都返回了值,但前者返回的是"lisi"(来自实例),后者返回的是"zhangsan"(来自原型)。当 console.log()访问 person1.name 时,会先在实例上搜索个属性。因为这个属性在实例上存在,所以就不会再搜索原型对象了。而在访问 person2.name 时,并没有在实例上找到这个属性,所以会继续搜索原型对象并使用定义在原型上的属性。我们也可以通过hasOwnProperty()可以查看访问的是实例属性还是原型属性。

只要给对象实例添加一个属性,这个属性就会遮蔽(shadow)原型对象上的同名属性,也就是虽然不会修改它,但会屏蔽对它的访问。即使在实例上把这个属性设置为 null,也不会恢复它和原型的联系。不过,使用 delete 操作符可以完全删除实例上的这个属性,从而让标识符解析过程能够继续搜索原型对象。

function Person() { }
Person.prototype.name = "zhangsan";
Person.prototype.age = 29;
Person.prototype.gender = "male";
Person.prototype.say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name);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
var person2 = new Person();
// 通过hasOwnProperty()可以查看访问的是实例属性还是原型属性
console.log(person1.hasOwnProperty('name')); //false

person1.name = "lisi";
console.log(person1.name); // lisi,来自实例
//只在重写 person1 上 name 属性的情况下才返回 true,表明此时 name 是一个实例属性,不是原型属性
console.log(person1.hasOwnProperty('name')); //true

console.log(person2.name); // zhangsan,来自原型

console.log(person2.hasOwnProperty('name'));//false

delete person1.name;
console.log(person1.name); // zhangsan,来自原型

console.log(person1.hasOwnProperty('name'));//false

这个修改后的案例中使用 delete 删除了 person1.name,这个属性之前以"lisi"遮蔽了原型上的同名属性。然后原型上 name 属性的联系就恢复了,因此再访问 person1.name 时,就会返回原型对象上这个属性的值。

3.2.原型与in操作符

function Person() { }
Person.prototype.name = "zhangsan";
Person.prototype.age = 29;
Person.prototype.gender = "male";
Person.prototype.say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name);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
var person2 = new Person();

// 无论属性是在实例上还是在原型上,都可以检测到
console.log("name" in person1); // true
console.log("name" in person2); // true
// 判断一个属性是否是原型属性
function hasPrototypeProperty(object, name) {
  //不在实例中但是可以访问到的属性属于原型属性
  return !object.hasOwnProperty(name) && (name in object);
}
console.log(hasPrototypeProperty(person1, 'name'));//true

3.3.原生对象的原型

原型模式之所以重要,不仅体现在自定义类型上,而且还因为它也是实现所有原生引用类型的模式。所有原生引用类型的构造函数(包括 Object、Array、String 等)都在原型上定义了实例方法。比如,数组实例的 sort()方法就是 Array.prototype 上定义的,而字符串包装对象的 substring()方法也是在 String.prototype 上定义的,如下所示:

console.log(typeof Array.prototype.sort); // "function" 
console.log(typeof String.prototype.substring); // "function"

通过原生对象的原型可以取得所有默认方法的引用,也可以给原生类型的实例定义新的方法。可以像修改自定义对象原型一样修改原生对象原型,因此随时可以添加方法。比如,下面的代码就给 String原始值包装类型的

实例添加了一个 last()方法:

//给字符串添加属性或方法  要写到对应的包装对象的原型下才行
var str = 'hello';
String.prototype.last = function () {
  // 返回指定位置的字符
  return this.charAt(this.length - 1);
};
console.log(str.last()); // o 

如果给定字符串调用 last()方法,那么该方法会返回 给定字符串的最后一个字符。因为这个方法是被定义在 String.prototype 上,所以当前环境下所有的字符串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str是个字符串,在读取它的属性时,后台会自动创建 String 的包装实例,从而找到并调用 last()方法。

注意:尽管可以这么做,但并不推荐在产品环境中修改原生对象原型。这样做很可能造成误会,而且可能引发命名冲突。另外还有可能意外重写原生的方法。

3.4.更简单的原型模式

在前面的案例中,每次定义一个属性或方法都会把 Person.prototype 重写一遍。为了减少代码冗余,也为了从视觉上更好地封装原型功能,直接通过一个包含所有属性和方法的对象字面量来重写原型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做法,如下面的案例所示:

function Person() {}
Person.prototype = {
  name: "zhangsan",
  age: 29,
  gender: "male",
  sayName() {
    console.log(this.name);
  }
};
// 在这个案例中,Person.prototype 被设置为等于一个通过对象字面量创建的新对象。最终结果是一样的,只有一个问题:这样重写之后,Person.prototype 的 constructor 属性就不指向 Person了。在创建函数时,也会创建它的 prototype 对象,同时会自动给这个原型的 constructor 属性赋值。而上面的写法完全重写了默认的 prototype 对象,因此其 constructor 属性也指向了完全不同的新对象(Object 构造函数),不再指向原来的构造函数。
var person1 = new Person()
console.log(person1.constructor === Person); //false
console.log(person1.constructor === Object); //true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以在重写原型对象时,专门设置constructor的值;

但是,以这种方式恢复 constructor 属性会创建一个[[Enumerable]]为 true 的属性。而原生 constructor 属性默认是不可枚举的。因此,如果你使用的是兼容 ECMAScript 的 JavaScript 引擎,那可能会改为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方法来定义 constructor 属性:

function Person() { }
Person.prototype = {
  //这种方式恢复 constructor 属性会创建一个[[Enumerable]]为 true 的属性
  //constructor: Person,
  name: "zhangsan",
  age: 29,
  gender: "male",
  sayName() {
    console.log(this.name);
  }
};
// 恢复 constructor 属性
Object.defineProperty(Person.prototype, "constructor", {
  enumerable: false,
  value: Person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
console.log(person1.constructor == Person); //true
console.log(person1.constructor == Object); //false

3.5.原型的问题

原型模式也不是没有问题。首先,它弱化了向构造函数传递初始化参数的能力,会导致所有实例默认都取得相同的属性值。虽然这会带来不便,但还不是原型的最大问题。原型的最主要问题源自它的共享特性。

我们知道,原型上的所有属性是在实例间共享的,这对函数来说比较合适。另外包含原始值的属性也还好,如前面案例中所示,可以通过在实例上添加同名属性来简单地遮蔽原型上的属性。真正的问题来自包含引用值的属性。来看下面的案例:

function Person() { }
Person.prototype = {
  constructor: Person,
  name: "zhangsan",
  friends: ["lisi", "wangwu"],
  sayName() {
    console.log(this.name);
  }
};
var person1 = new Person();
var person2 = new Person();
person1.friends.push("zhaoliu");
console.log(person1.friends); // [ 'lisi', 'wangwu', 'zhaoliu' ]
console.log(person2.friends); // [ 'lisi', 'wangwu', 'zhaoliu' ]
console.log(person1.friends === person2.friends); // true

这里,Person.prototype 有一个名为 friends 的属性,它包含一个字符串数组。然后这里创建了两个Person 的实例。person1.friends 通过 push 方法向数组中添加了一个字符串。由于这个friends 属性存在于 Person.prototype 而非 person1 上,新加的这个字符串也会在(指向同一个数组的)person2.friends 上反映出来。如果这是有意在多个实例间共享数组,那没什么问题。但一般来说,不同的实例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属性副本。这就是实际开发中通常不单独使用原型模式的原因。

优点:对象的属性和方法都放在原型对象中

缺点:不单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