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结果最适化模型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该模型,第二部分是参考该模型做的三个练习,第三部分是我的思考和参考资料。

结果最适化模型

       《史上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手册》提到一个结果最适化模型,它是指将完成某项目的时间平均分成三段以来完成这个项目,以让项目更完美。

           这个模型的精髓就是分时分段分别完成某任务,以达到100分,而不是60分,因为这样做不会因为持续做某件事而懈怠,而能更高效率、能更完美地完成该事情。


           这个模型我们从小到大便经常接触,但大部分时候做得并不好。比如学生时代,每节课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一学期下来,一本书基本上也学完了,如果最后目标是取得好成绩,只需要每节课做得好就行了。比如工作后,也是同样道理。

三个练习

一、完成某个目标

           这个方法个人觉得很适合完成某些比较复杂的目标,需要比较长时间的,有时并不是只分割三段时间,而是需要分割很多很多小的。这样比较容易,又不会瞎糊弄,这样会比较好地完成某个目标。

           举个例子,要看完某本书,这本书正好需要精读,就只要每天读一点点就好了。就像这本《史上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手册》一样,我用的就是这方法,每天看一小节,总算在今天,这本书就算看完了。

          说心里话,看完这本书后很有成就感,也很有收获。一是,收获了耐心。如面对长时间的比较难的目标时,先把目标细化,然后每次只完成一点点,这样目标终会完成。二是,混乱的思维比之前要有条理些。三是,额外收获了某些价值观。

         再举个例子,如果我要看完《资治通鉴》,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每天只需要看一小节就行了,如果觉得一小节太多了,那只需要看一个小故事就行了。因为看一个小故事的任务很容易完成,所以我大概率是不会去偷懒的,这样是不是比一口气读完,或一口气读很多要完美得多?

         再同样,我想看懂新闻联播,那么首先需要得懂概念吧,那么怎么懂?有很多办法。反正我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看完新闻联播后,再去查一个我不懂的概念,只查一个,它一般只需要花几分钟,而这几分钟我是不会瞎糊弄的,因为没必要,才几分钟而已。

二、做事情

         甭说啊,我还真没采用这方法去做,但是我接下来我可以试试。比如练习结构思考,将这三步分时完成,尽量每一步都不许自己凑合,第一步是看某模型并思考,第二步是查相关资料,第三步是写作或说出来,每完成一步就休息一会等等。

          为什么有些人做事情能做到100分,而有些人只能做到60分?有部分原因可以用这模型来分析。同样做一件时,它分三步骤走,追求完美的人,每一步都做到95分,最后打分在85.7和95分之间。而不追求完美的人,每一步都做到80分,最后打分是在51.2和80分之间。

         虽然把事情做到完美、做到极值,是相当不容易的,但这模型却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思路。

三、控制情绪

           比如采用认知疗法来控制愤怒,那么可以将导致愤怒的认知分类好,再到里面做些表格,每天去记录下,花不了多长时间,平均半小时而已,过几年时间肯定可以很好的控制愤怒了。这其实是采用分时分类的方法去做,每天一点点,每次都比较容易,每次都不会凑合。

            如果你也正好是易怒的人,而且想改变它,那么可以采用这个方法。

            这个方法是我自己实验后,目前觉得对自己而言是比较有效的。比如记录某种认知导致的生气,当记录了十六个后,有一次从内心深处没有再生气,这是从内心的改变,虽然之后还是继续犯,但比起之前那种激烈的情绪好太多了。

我的思考

       PDCA模型也是这样分阶段的,和它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1-18结果最适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