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分析报告(范本)

 
1.1        需求分析报告
1.1.1        引言
¨         编写目的(阐明编写需求分析报告的目的)
¨         项目背景(应包括:a.项目的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和主管部门;b.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         名词解释(列出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         参考资料(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a.立项报告;b.项目开发计划;c.文档所引用的资料、标准和规范。)
1.1.2        任务概述
¨         目标
叙述该项软件开发的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以及该软件的背景资料。解释被开发软件与其他有关软件之间的关系。如果本软件是一个独立的软件,而且全部内容自含,则说明这一点。如果定义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应说明本产品与该系统中其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         假定与约束
列出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与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等。
1.1.3        数据描述
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所谓静态数据,指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作为参考的数据,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化,一般也不会随着运行而改变,所谓动态数据,包括所有在运行中要发生变化的数据,以及在运行中要输入、输出的数据。
¨         静态数据(系统运行前已有的数据)
列出所有作为控制或参考用的静态数据,并给出名称。
¨         动态数据(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的输入数据以及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输出数据)
列出所有动态数据,并给出名称。
1.1.4        功能需求
¨         流程图
画出系统的整体流程图。
¨         功能划分
对于流程图中的各个功能用树状结构自顶向下进行细化。并对最底层的功能进行编码,给出功能标识符。
¨         功能描述
对最底层的功能所要完成的功能进行详细描述,填入下表中:
功能名称
功能标识符
功能详细描述
 
 
 
 
 
 
 
 
 
¨         数据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用一张矩阵图说明功能描述中的各个功能与数据描述中的静态数据、动态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
 
功能标识符
输入
输出
功能标识符1
静态数据名称
动态数据名称(例如用户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用键盘输入数据)
动态数据名称(例如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写日志或输出一个报表)
功能标识符2
动态数据名称
动态数据名称
 
 
 
 
1.1.5        性能需求
¨         时间要求
例如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和传送时间等等。
¨         适应性(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与其他软件的接口等发生变化时,所具有的适应能力。)
1.1.6        运行环境描述
¨         硬件设备
¨         支持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其他软件系统如:Lotus Notes等)
¨         接口(硬件接口、软件接口)
¨         控制(说明控制该软件的运行的方法)
¨         用户界面(反映业务流程的用户界面)
1.1.7        其他需求
¨         如可用性、安全保密、可维护性、可跨平台性等。(分高、中、低定性详细描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析设计建模,lotus,文档,跨平台,产品,数据库,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