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日记(93):医生职业:致敬与反思

2022年9月17日(No.93)


医生职业:致敬与反思



这是第93篇日记了。计划写100篇,如今写日记工作终于接近尾声了。

这篇日记主要表达两层意义:其一,表达对日日夜夜工作在医疗卫生第一线的广大白衣战士的敬意,赞赏其职业素养的明显提升;其二,反思医生职业定向的合理性。此外也将反思我求医的经验和教训,目的是与大家共享。

一、我对广大医务人员职业素养提升的赞赏

许多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去医院的次数逐渐多起来。最近我观察到一个现象:与三年前疫情发端前相比,当今医生们的职业素养有了明显提升。我这里所说的“职业素养的提升”,主要含义有两层:一是对患者更有责任感,更有爱心,二是医疗水平与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这里,我想再一次对广大医护人员,尤其是疫情暴发时不顾自身安全与家庭需要,日日夜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我的求医经验

最近十多年,我去过好几家医院,接触过的医生,大概有几十位吧。其中水平极高、几乎无懈可击的顶级专家有两位(都是男性),水平很高、经验非常丰富的高级专家有三位(一男两女)。去前就知道其有博士学位且都有国外进修经历的专家有两位(男女各一,且都较为年轻)。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的医生有博士学位而我并不知道。

我的求医经验是:

其一,应当挑管理水平较高的医院。我认为,医院应当将人才的挑选与培养放在首位;医院应当采取措施,大力促进医务人员的上进心与业务水准的提升;医院应将医德教育、责任心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日常考勤考绩制度,首先要考核医德与责任心,其次要考核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程度,至于为医院带来经济收益方面的考核,应坚持“合理”原则,绝不能为了钱而弱化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与责任心。(比如身体检查与用药,要坚持“非检查不可时才检查”,用药“要挑选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最适合患者的药物”,简单地说要坚持“为患者着想”原则。)以上四点,就是我所说的“管理水平较高”。

其二,应当挑选临床经验丰富的高水准医生。事实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对医生来说,除医德以外,最宝贵、最有实用价值、患者最需要的,正是临床经验。

其三,相对而言,较高级别医院的“专家门诊”值得信赖,但过分年轻的“专家”,经验往往不够充足。

其四,医院的等级与名望,与医疗水准有很大的关联性。

其五,同一医院,不同科室的业务水准,往往是参差不齐的。

其六,专科医院,专业设备往往较齐全,医生也往往有过人之处。

其七,在较年轻的医生中,学历、学位背景更“坚挺”的医生,有过留洋经历的医生,自信心更强,业务能力较强。事实上医院在推荐本院专家级医生时,是很看重学历、学位与留洋经历的。

其八,就医者往往更相信男性医生,但我的经验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看不出性别差异与医疗水准的关联。但不同医疗领域,医生性别分布的差异较为明显。也许除个别医疗领域外,顶级专家中,男性更多。注意这些,对求医者是有益的。

据美国医学网站Medscape发布的《2019年美国医生收入报告》,美国不同医疗领域医生的性别分布,差异明显。由于不同领域赚钱能力不同,这导致了男性医生的经济收入明显高于女性医生。下为性别分布统计图:



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情况与美国是有差异的(明显的差异之一是,中国女医生占比要远高于美国);即使在同一国家内,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医院,医生性别分布情况也不尽相同。以上统计,只能作参考。

其九,既不应排斥西医,又不应排斥中医,无论是日常养生,还是遇到比较麻烦的疾病,中西医结合都是很好的思路。要注意的是,总的说来西医重实证,重对症下药,中医重经验,重整体性辩证性调整,因此遇到比较麻烦的问题时,一般应以西医的对症性治疗为主,以中医的整体性辩证性调整为辅。至于日常的养生,则应反过来,以中医手段为主,以西医针对性介入为辅。中西医的医疗思路,中西药,都有很大的结合潜力。我特别欣赏熟悉中医的西医与熟悉西医的中医。

三、我对医生职业定向的反思

关于医生的职业定向,中国古代有“悬壶济世”之说。“悬壶”很形象,但“济世”的具体内涵却是模糊的,其涵义大概是“使世人健康,使世道更好”吧。

当代医生的职业定向,可用“治病救人”四字概括。但我认为医生的职业定向,更科学的说法与做法应是“防病治病”。为什么这样说呢?

扎克伯格在写给刚出生的女儿的公开信中指出:同样是为了免受疾病困绕,治病的花费,是早期投入研究,使人免受疾病困绕所需费用的50倍。小扎的话,是从经济投入角度说的,它有两层含义:其一,对特定疾病的先期专门性科研,远远重于面对疾病时的医疗;其二,防病远远重于医治。换个角度,从效果角度看,我认为“一两预防胜过十公斤治疗”。

我一直认为,生病犹如出车祸,最重要的做法是防患于未然。我相信,当今社会,我们所见到的、遇到的疾病,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正确的做法是:国家的卫生事业,应将60%的资源用于预防疾病,将40%的资源用于治疗已有疾病。医生的职业定向,应当由“治病救人”转为“防病治病”。

怎么转?我提几点不成熟的设想吧。

其一,每个人出生时,就应当建医疗档案。档案中应注明其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健康概况、长寿情况、曾患疾病与基因特征等,注明其历年体检情况,注明其什么时间生过什么病,吃过什么药,注明其工作性质、兴趣爱好、饮食特征等。有了足够详细的资料,医生就可以及时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康预警。这一工作开始时是较难的,但成了制度若干年后,大家都有了健康档案,事情就会简单得多。

其二,国家卫生事业与医学科学,要针对常见疾病进行疾病成因与预防研究,为此有必要建立专门性学科“预防医学”或“疾病预防学”。当今世界,是有“预防医学”的,遗憾的是,这个学科针对的是传染病,而非人类常见疾病。由于医学院并没有针对常见疾病的“预防医学”或“疾病预防学”,即使是水平很高的医生,对常见疾病的成因,知识储备远远不足。比如,绝大多数心脏内科医生,并不知道体内发烧、电磁辐射、胸腔感染等因素,会诱发心律失常;再如由于疾病成因研究不足,人类对癌症诱因的研究,仍处于低水平阶段。

其三,医生要经常深入社区,有针对性地做专题性健康讲座。例如春季可讲流感的预防;夏季可讲空调病的预防;秋季可讲膳食保健;冬季可讲健身运动注意点;对中老年人,可讲恶性肿瘤或中风的预防;对孕妇可讲胎儿与母亲的保健或产科知识。这方面,也许我们应学习日本的经验,建立社区保健讲座制度。

其四,为了预防疾病,多为特定人群配备保健医生。我这里所说的特定人群,一指国家的宝贵人才,二是指有较大健康隐患的人,三指年龄较大的老人,四指有条件的高官或富人。由此产生的费用,可视具体情况,由政府、单位、个人三者支付。

我估计,如果实现了医生职业定向的转变,人类的平均寿命将至少提升五年以上,人类用在治病上的花费,将缩减一大半。

你可能感兴趣的:(翠湖日记(93):医生职业:致敬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