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被羿诛杀的凿齿,是怪兽还是人?考古大汶口的拔牙习俗

关于被羿诛杀的怪兽之一“凿齿”,想必会有很多人感到陌生,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拔牙的经历,而今天阳Sir要聊的,就是一件关于凿齿(拔牙)的故事。

李公子长风

(一)凿齿是人还是兽?

先看第一段记载,《山海经·海外南经》云:

“昆仑墟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这段话中呈现了羿与凿齿激烈的战斗场景,提到了两个地点即“昆仑墟”和“寿华之野”,也交代了羿与凿齿各自使用的兵器。时间、地点、人物俱全,故事也由此展开,但仅从这段记载来看,凿齿到底是人是兽?暂未可知。

羿战凿齿

此外,在《山海经·大荒南经》亦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有人曰凿齿,羿杀之”

这里则明确指出了“有人曰凿齿”,看来此处(大荒)的凿齿是人无疑!接下来,再看记载最为详细的《淮南子·本经训》: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猰貐(yà yǔ)、凿齿、九婴、大风、封豨(xī)、修蛇,一般认为是六种怪兽。这段话大意是说:在帝尧的时候,上有十日并出的天灾导致过粮关,下有六种怪兽出没祸害百姓,于是尧便派羿射杀了十日和六兽。

羿

但同样是在同一本书中,《淮南子·墬形训 》中记载又有矛盾之处:

“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讙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三头民、修臂民。”

“凿齿民”,是海外三十六国之一,所以应该是人族。虽然汉晋时期的古人也认识到凿齿是人不是兽,但一般都会将其解释为:长有像凿子一样的牙。

晋郭璞曰: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名云。

汉尺的长度,一般在20厘米以上。显而易见,五六尺就得一米以上,牙长这么长,很难说还是人,凿齿又变得仿佛怪兽一般!这样的解释,显然无异于又开始讲了另外一个神话!

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我们有理由相信:

凿齿

凿齿确实是人,但却并非是牙特别长;

相反的,是将牙齿凿掉,也就是拔牙!


(二)西南地区凿齿习俗

凿齿的确是人,之所以被称为“凿齿”,是因为这个族群有着一种独特的习俗:即拔掉口中特定的牙齿,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拔牙并不是因病而拔,而是在健康状态下去主动拔除牙齿的行为!

其实,拔牙习俗并不罕见,在民俗学资料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①“三国吴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夷洲女已嫁,皆缺去前上齿”

②“明代《炎缴记闻》:(打牙仡佬)父母死,则子妇各折二齿投棺中。”

③“清黄叔敬《台湾使棤·番俗六考》:成婚,男女俱去上齿各二,彼此谨藏,以矢终身不易”

这里选取了三种不同的材料,可以看出在云贵川鄂等西南地区,的确有少数民族流传着凿齿的习俗,其目的或为婚嫁成礼、或为祭祀哀悼、或为男女定情,情况不一而足。

那么从这些记载溯源而上,比起《淮南子》所讲述的上古时期,《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凿齿”理应有着更加久远的历史积淀,如此对应中国古时的传说时代,就到了考古学领域中的史前时代!

那么,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远古人类也会如此“凿齿”吗?

——拜田野考古学所赐答案,是肯定的


(三)大汶口的崇獐与拔牙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海岱文化区范围,时代则从公元前3800年延续到了公元前2400年,在1500年的时间内,至末期仍然不减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进而发展过渡成为山东的“龙山文化”。

大汶口墓葬

而在大汶口文化的墓葬中,存在着几种独特的习俗,其中就有与本文讨论相关的两种:

其一为獐牙随葬,其二则为拔牙习俗。

先说獐牙随葬

在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大多数的墓主手中都会握有獠牙,从1件到12件不等,以2或3件居多,不少獐牙尖端经过加工,刃部极为锋利,有的还有烧痕。而在M6中还出土了一件用角和獐牙组合而成的钩形器,将獐牙根部磨平插入角柄,穿绳系于身上使用。

獐牙

獐,是一种喜暖性的野生动物,其獠牙是其最突出的标志,一般最长可达8厘米,而且獐牙会动,在獐吃东西的时候会收起獠牙,如果进入战斗状态,獠牙则会竖立起来。锋利的獠牙不仅是进攻利器,同样也是繁殖季节与同类打斗,争取配偶权的有力武器!

獐子

獐机敏又善于奔跑、又有利齿御敌,作为原始人与獐生存在同样的环境之下,第一次见到这些神奇的生灵时,内心无疑是羡慕的。于是他们认为这些能力可能与獐最突出的标志物——獐牙有关,所以为了获得这种独特的能力,他们也用獐牙来装饰自己。这种思维逻辑,是原始人类的一种“模拟巫术”的反映,即用相似性来获得某种能力

再说拔牙习俗

在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中,男性265人,会有205人拔牙,占比77.4%;女性101人,会有76人拔牙,占比75.2%。也就是说,整体而言不论男女,拔牙的比率大概为三分之二

那么,令人不禁好奇,他们究竟拔除的是哪颗牙齿?在这一点上大汶口人非常统一,基本上都是拔除上颌两颗侧门齿,个别例外的是拔掉左中门齿,或者上左犬齿以及第一前臼齿。

拔牙

从骨骼鉴定上来看,他们拔牙的时间集中在了13-18岁之间,也就是说,拔牙时间基本上是在14-15岁的恒齿生成的时候,所以可能在大汶口文化先民眼中,拔牙是进入青春期标志,属于古人的成人礼!

阳Sir以为,对于大汶口人群而言,在青春期拔除上侧门齿与他们崇獐信仰不无关系,可能正是一种模拟巫术的行为。他们崇獐,以其作为图腾与神灵,而獐是没有上门齿的,最为突出的就是有着长长的獠牙,因此大汶口人也拔掉两颗侧门齿,模仿獐的样子。

拔牙

此外,在拔除门齿之后,犬齿会有更大空间生长,更好地得以彰显。在14或15岁成人礼之时,氏族成员经过“凿齿”这一神圣的仪式,被正式接纳为氏族成员,也似乎得到了獐灵的庇佑,变得自以为机敏强壮与善于奔跑。所以在生前他们会佩戴獐牙,死后继续以獐牙陪葬,因此,缺失的牙齿与其信仰终生相伴

实际上,凿齿习俗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一直流传不断,而且还曾一度南下,在江苏一带流行过这种习俗,在公元前5000年-2400年,与此同时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中,这种拔牙习俗却是极为罕见的!

那么,这样的时间与地域分布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帝尧之时,正是此时。按柏杨《中国历史年表》,尧成为天下共主年代在公元前2358年;而尧的生卒年是约公元前2377-2259年!

部落

如此,再回到《山海经》的世界,我们似乎看见了神话外衣之下的真相:

在大汶口文化最为强盛的中期,大汶口族群开始西进中原,此时逐鹿中原的有很多族群,不仅有后世被称为“凿齿之民”的凿齿部族,也有崇拜太阳的太昊、少昊部落。在冲突动荡中,有的部落选择融合交流,如太昊部落与伏羲合并,被尊为人文初祖;也有部落被击败驱逐,如凿齿之族,被迫南迁,其独特的凿齿习俗也逐渐向南扩散。

扩散

汉晋时期的学者,将其解释为长有长牙的部落视为异类,则囿于缺乏考古材料的释读;此外,历史的真相,也逐渐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凿齿之民逐渐被当做邪恶的部落或者吃人的怪兽,而尧命羿诛杀凿齿,也理所应当的成为英雄史诗被传颂,这就是属于胜利者的话语权。

山海经探源

——丸——

文/Muscle书生李长风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海经:被羿诛杀的凿齿,是怪兽还是人?考古大汶口的拔牙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