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业的思考

每天常见的一个现象:很多学生蹲在在教室外补作业。

对于这些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我曾问同事怎么处理?她很无奈的说:还能有什么办法?打不能打,骂不能骂,只能看着他们补完了事。

图片发自App

关于作业,《辞海》解释为“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而《教育大辞典》则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

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检测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的活动。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课上的知识点的一种方法。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家庭作业,据说是一个叫罗伯特·纳维利斯的意大利老师发明的。当时之所以有这样的发明,主要就是将其作为一种对学生的惩罚手段。

现在,对于学生而言,家庭作业就是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且让学生课后完成的,一般分笔头和口头两种。口头的作业大多为背诵或朗读,是学生比较不喜欢的作业形式。书面作业则种类繁多,且量极大,包括抄写、默写、习题、大量试卷。

表妹目前面临中考,从初一开始,每天晚上她做作业都要做到十一二点。究其原因,她写字速度慢是一个原因,但最大原因还是作业量太大。

当作业占据了大量时间,影响了睡眠质量,第二天何谈学习效率?可以说,中国的学生处在作业高压下是人所共知,也是一种中国特色。

虽然学校一直在探索作业要分层布置,但实际教学中,到底有多少可操作性呢?又有多少老师可以坚持呢?

作业必须有,但是必须要适量。同事作为语文老师每天都要布置作业,她布置作业很少,一次开家长会,个别家长提出她布置的作业太少了,小学时错了一个词老师都罚写几十遍。她反问:一个词语不会,我让他写几十遍,您觉得有用吗?家长想了想:还真的没用,那样学生只能应付。

同事给家长解释,她布置的作业少而精,要求学生高质量完成,比如布置的作业虽然是背诵一小段,看似很少,有的学生看是背诵任务就不当回事,第二天到校后的早读她不再给学生留时间背诵,会立刻检查或者默写,如果学生不会,相当于没完成作业,后面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处罚的量肯定是作业的几倍,几次之后学生就知道要认真高质量的完成当天作业了。

图片发自App

量多而机械性的作业只会加重学生负担,学生的负担重就会潦草应付,作业由巩固知识变成了应付老师,作业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作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