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在这本《汪曾祺的写作课》的书当中,汪曾祺先生有这样一句话:
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写作。朱光潜先生曾说:为了写作而读书,比平常的读书的理解、记忆要深刻,这是非常正确的经验之谈。即使是写写随笔、笔记,也比空过了强,毛·泽·东尝言:不动笔墨,不读书,肯哉斯言。
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句子: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同时,我又想起了徐文祥老师的话:所有的阅读,都是专业阅读。
还有橡果学院自由写作课程魏智渊的老师的话:阅读是为了写作。
管建刚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表达:所有的语文课的学习,都是要指向写作的。
想到了这么多的内容,究竟,阅读的意义是什么呢?
回忆起年少时读水浒,许多词语,许多句子,不能够明白什么意思,那个时候只是囫囵吞枣的读过来。如今再读水浒,之前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这会儿就感觉是醍醐灌顶,思路也清晰了,道理也明白了。
这样看来,读书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有句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有一些事件,有一些心情,怎么样都找不到合适的表达,翻开某一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其中的某一段话正适合那一刻的心情,自己的情绪被别人写出来了,就觉得那个人是自己的知己,不想去认识。
这样看来,读书就是为了和未知的自己重逢,和陌生的自己重逢。
许多时候,因为生活的压力,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这时心情很不爽。这时候翻开一本书,看到某句话会哑然失笑,或者滋生了淡淡的惆怅,又或者有了一些平静的愉悦,换句话说,就是沉浸在文字营造的情绪当中,反而淡化了自己的心情。
这样看来,阅读就是为了享受。
而我自己,热衷于阅读和写作,虽然说没有读出来名堂,也没有写出来名堂,但是阅读作为一种输入,写作作为一种输出,自己的生命介于中间,是一架桥梁。
由此说,阅读的意义,这是为了成就生命的圆满与丰盈。
汪曾祺先生谈到的哪些写作技巧让你受益?
1.在这本书中,汪曾祺先生这样写到:笔要紧紧靠近人物的感情,不要游离,不要置身在人物之外。
这不能不是一种写作技巧,就是在告诉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和笔下的人物同呼吸,共哀乐,拿起笔来之后,就要随时和这些人物生活在一起,除了人物什么都不用想,一心一意去表达,去描绘。
2.含蕴既久,一朝得之。
这八个字看似简单,也是在告诉我们一种技巧,在写字的时候,要经过一个时间的酝酿和积淀,实际上就是一个思索的过程。
在没有进入网络之前,我进行过一些小说创作,用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技巧。
一个故事,在头脑当中回旋了数月之久,关于开头结尾,关于情节衔接,都有无数次的描述呈现,但一直找不到一个比较合适打开的缺口。
就一直想,一直想,说不好在某一天的某一个瞬间,因为身边的一件小事,或者身边某人的一句话一个词儿,就瞬间打开了故事的流动阀门,坐在书桌前一气呵成了这个故事。
原来以为这是一种写作艰难的环节,以为是自己不会写作所致。现在读到了汪曾祺的这本书之后,忽然就明白了,这是一种写作的技巧,要形成一个作品,更重要的是对于所接触的那段生活,要经过长时期的思索才可以成行。
3.不要轻易下笔,要“慎始”,其次要“善终”,写好结尾。
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我忽然就想起了我的几部连载的半成品,两部作品不足10万字放下了,一部作品15万字放下了。
汪曾祺先生就在告诫我,不要轻易下笔,一旦下笔,就要努力的完成,让它有一个好好的结尾。
上面的三种,在我看来,就是比较适合我的写作技巧,不仅能让我回顾以前的写作路程,更能够让我对于以后的写作要抱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对于汪先生的“创作随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部作品中收录汪先生的随笔比较多,当然也有小说。
但是我依然怀念的是汪先生的其他一些文章,比如汪先生的美食,汪先生笔下的草木。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汪先生的创作随谈,也就是汪先生围绕着创作,随随便便的言谈。
比如汪先生说:一个作家,或者说有志成为作家的青年,应该博览群书,但是可以有所侧重,有所偏爱。
这让我想起来我的读书生涯,在中学的时候,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年代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小说,魔幻小说等等,都在那个时候进行了广泛的涉猎。
在师范读书的时候,整日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甚至是报刊杂志上的时尚美文,有了浩瀚的一些摘抄,让自己的写作有了一定的倾向性。
如今读到了汪先生的话语,才明白自己走过的阅读过程,其实就是博览群书,有所侧重。
当然现在的阅读,在有所侧重的基础上,还有所偏爱,哪些是自己喜欢读的,哪些是自己偏爱读的,都有着比较明确的指向。
结束语
作家契诃夫说过这样一句话:
告诉我你读的是什么书,我就可以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作家们读书,其实就是在读另外一个自己所写的作品。
在听到这句话的那个时候,有些不太明白,如今在我读的汪曾祺先生的这部作品时,就忽然明白了这句话。
一个作家读很多书,但是真正能够影响到他的风格的,往往只有不多的作家,不多的作品。
因为一个作家能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不过就是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摆脱阶段,自成一家阶段。
知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对汪曾祺的评论是这样的:
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这个句子让我想起了汪曾祺笔下的“春秋笔法”。
作者对所写的人与事,总有个态度,是有感情的,也就是文章的褒贬,字里行间情感的褒贬。
这就告诉我们,故事里的感情,不能跳出故事去单独表现,只能融化在叙述和描写之中,流露在字词句当中。
这就是春秋笔法,好美对吗?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当中有话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读汪曾祺老师作品里的篇章,到处都有这样的感觉,一切好的篇章都是符合大自然规律的,随意写出来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拥有这样美好境界的汪曾祺先生,难道不是一只成精的文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