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先秦||甲骨文今昔15/28

百家讲坛《考古手记》

最近几天在学习商朝的历史,司马迁的《史记》中,只有夏、商、周各王的名号及更替次序,却无具体时间年代可考,这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大遗憾。

我的同桌给我留言:“夏朝转到了商,但是夏在哪里?夏人如何自称?不知是否能有答案啊。”、“也就是说,商有殷商遗址,但是夏的遗址至今不能确定在哪里。我们称为夏,但是夏人是否也自称自己是夏人呢?”

我特别佩服她爱动脑筋,学有所得。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发现了叫作“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件事情的记载。而且,最近每天中午在看央视10套科教频道《考古手记》第二季的讲座,刚好讲得就是安阳等处商代的考古发现,对我来说真是及时雨。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信史”仅仅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而在此之前历史年代均模糊不清,出现了“五千年文明,三千年历史”的不正常现象。

司马迁在著《史记》时也曾提到:黄帝以来的许多文献,虽然也有年代记载,但年代模糊且不一致,所以弃而不用。

那么这个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如何开启、结果如何呢?

1995年,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在印度、埃及等国访问时,见到对方国家博物馆在讲解本国历史时都有一个历史年表,文明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多年,而我国的博物馆要么没有年表,即使有所标年代也是千差万别。

要知道,埃及有确切年份记载的也就公元前664年,比我们的公元前841年还要晚170多年,但埃及通过将史书记载的天象与现代天文学知识结合,确认了中王国与新王国的年代框架,重塑了历史年表。

于是,把我国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年代搞清楚,就成了宋健的目标。

1996年5月16日,在宋健的倡导下,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设置了9个课题,44个专题,经过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量技术学等领域的170多位专家长达近5年的努力,2000年9月15日,为期四年半的这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正式对外公布。

这份10万字的报告,核心内容便是《夏商周年表》的公布,即夏朝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朝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武王克商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

年表的公布,廓清了夏商周三代的纪年迷雾,将中国5000年文明的链条重新接续贯通。特别是夏朝,从公元前2070年建立,到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推翻,夏朝的历史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正如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所说:“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

甲骨文的今昔

甲骨文是商代奴隶社会文化水平的代表。中国的汉字大约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时便产生了,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因为这种文字刻于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其内容多是商代占卜方面的记录。

甲骨文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继敦煌石窟、周口店北京猿人遗迹之后的第三大考古发现。已发掘得到刻有文字的甲骨15万块,共有不相同的单个汉字5000左右,已识别的约有1000多个。

说起甲骨文,还有这么一段来历。

甲骨文的载体是甲骨,中医称之为龙骨。最初,龙骨被人从地下挖出来,敲碎磨成粉末后,被当作治疗痢疾及多种妇科疾病的药物来使用。

1899年,躺在北京菜市口中药店达仁堂药柜里的几片龙骨,被一名仆人买回,给正患疟疾的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治病。

细心的王懿荣突然发现了龙骨表面的奇怪符号。作为收藏家的王懿荣本身具备深厚的古文知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符号的特殊性,从形状上看,隐约露出籀、篆字体的痕迹。

王懿荣立即差人将北京城内所有药店和一些古董商手上的类似龙骨买进,共有一千五百多片。

同时他开始研究这些龙骨密码。很快他便认定了眼前这些密码其实就是我国古人的文字,并从这些文字里找到了史书上所说的商王朝的蛛丝马迹。最后,王懿荣将拓印出的第一批龙骨符号定名为“甲骨文”。

甲骨文的出场震惊了世人,普普通通的中药材龙骨,摇身一变成了稀世珍宝,学者们纷纷加入到了收藏龙骨的行列。收藏龙骨和研究甲骨文也成了金石专家和历史学家的任务。

不仅如此,盗墓者和古董商人也开始寻找龙骨,牟取暴利。

后来,经过学者罗振玉等人的推测和探查,最终将龙骨的出土地聚焦于河南安阳市的小屯。官方的挖掘工作因此而陆续展开,殷墟——这座商朝都城遗址慢慢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1917年,罗振玉的徒弟,著名学者王国维经过翻阅大量典籍与甲骨卜辞对考,成功排列出商王朝历代君王世系表,竟然与《史记,殷本纪》的记叙离奇地吻合。一个被误解了的古老王朝,终于在三干多年以后用自己的文字证明了自我的存在。

从发现至今,已经出现了一大批研究甲骨文的学者,最著名的有王襄、孟定生、王懿荣、刘铁云、孙让、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陈梦家、胡厚宣等。

郭沫若撰写的《ト辞通纂》和《殷契粹编》是两部研究甲骨文的入门书,也是研究甲骨文和商史的重要参考书。

甲骨文虽然是占卜时留下的文字,但有大量关于商代政治制度、阶级关系、农业、畜牧业、田猎、天文历法、疾病等等的记载,因而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穿越先秦||甲骨文今昔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