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1提问趋向于探究性。小学生好问,但其作用主要在于扩充知识,问题偏重于是什么;而中学生的问题偏重于为什么,主要在于寻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尤其到了高中阶段,提出的问题更有探究性与思辨性。
2提问具有开拓性。涉及诸多的社会现象直至科学规律和人生意义。到高中阶段以后,学生更能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抽象的思维,摆脱时空束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思考社会与人类、历史与现实、未来与理想、信仰与人生等具有哲理性的问题了,使得问题的范围得到开拓。
3提问具有评判性。他们对成人现成的答案多持怀疑、批评的态度,从而使其提出的问题富有逆反性和挑战性。
基本情绪是先天预成、非习得性的,包括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基本形式。符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情绪不稳定,两极性明显。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日益丰富,对周围的事物也比较敏感,这使得他们的情绪体验易于变化,在他人看来好像喜怒无常,表现出极不稳定的特点。容易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两极性。
外部情绪的两极性。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性与固执性并存。情绪的固执性,是指情绪体验上的一种顽固性。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他们处于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社会各种关系和因素的作用下,他们的心理出现多种矛盾,表现在情绪和情感上,主要是各式各样的需要日益增长;而他们对这些需要的合理性认识的主观状态与社会客观现实之间有矛盾。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导致了 中学生情感上的爆发性和冲动性,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
焦虑是指当一个人预测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中学生最明显、最常见的焦虑是考上前的过度焦虑。
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抑郁、焦虑、强迫、恐惧、易怒。
人际交往中出现的恐惧心理在中学生群体中也是较为普遍的。青少年由于神经系统功能还不稳定,对心理压力的承受力较弱,再加上为人处世的经验不足,社交技能欠佳。因此,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受到种种挫折。
中学生正处在热情高涨、激情澎湃的青少年时代,有时候激情似乎难以控制,容易愤怒。同学间遇到一点矛盾和冲突,便怒形于色,或出口伤人,或握拳相向,行为不能自控。
赫烙克对情绪情感成熟提出四点标准:1能够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能够控制和身体健康有关的情绪状态。2能够控制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能够预想、掌握自己行为产生的可能后果。3能够使自己紧张的情绪升华到无害的程度。4能够洞察和理解社会,随着智力发育和社会经验的扩大,能不依赖别人、独立地洞察分析时态,求得自我的稳定。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中学生情绪情感成熟的核心。使自己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基调,培养幽默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客观面对现实,能够泰然处之,而不使自己陷于紧张状态,逐渐提高心理承受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善于从他人角度去理解问题,而不是只关注自己;提高社会认识水平,避免一切从自身出发而导致的消极情绪。使自己的情绪得恰当的表现,达到心理的相对平衡状态。
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当个体认识到某种社会要求后,会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其社会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并付诸行动。
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
性格结构分为4个大方面: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态度特征: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事物有各自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世。
意志特征:意志是一种设定行为目标,自觉地调节自己,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目标的心理品质。意志特征是性格结构的一个重要侧面,它是一个人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时表现出来的。
情绪特征:情绪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体验。当人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时,在其内心世界中会产生肯定或否定的体验。每个人都有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这些就构成了性格的情绪特征。
理智特征:理智特征是在人们的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风格。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差异,就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属于人格结构的底层,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划、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加以影响的教育场所,也是形成学生世界观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环境。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常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教师的品格和行为对学生有示范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师生关系,教师的管教方式,教师的期望和态度等,对学生人格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上。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着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家庭结构、亲子依恋关系、抚养方式、父母行为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尤其是母亲对子女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中学生的情感丰富、高亢而热烈,富有朝气,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情感体验比小学生深刻;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具有活泼愉快的心境;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提高,情感有时带有矛盾性和两极性;好交往,重友情,友谊迅速发展;由于性发育和对未来的向往,在异性交往中有时会遇到困惑。
心理健康与否归为六点:1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纳自我;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整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总是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伤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整和控制情绪,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常说的情商便体现了这一能力。
网瘾防控: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拓宽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上网少制止多引导。
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家庭的气氛。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校风和班风是指在群体成员中占优势的言行倾向和作风。
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方面。
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主要因素。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水平;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公正评价,合理期望。
一般而言,班级规模越大,学生的平均成绩便越差。
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常规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
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力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乱涂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
一般认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由三方面的原因:1教师的教育失策;2学生的身心因素;3环境因素。
班主任必须对优秀学生进行严格教育,督促他们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和骨干作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加以克服和纠正,保持先进性和健康发展。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中等生分为三类,一是思想基础较好、想干而又干不好的学生;二是甘居中游的学生;三是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教育中等生要做到:1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2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3引导中等生正确地估价自己;4给中等生创造展示自己才能机会。
关爱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后进生兴趣特长,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自信。
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基本情况。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
家长访问学校,其目的在于向学校通报学生在家的表现、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建议。
家长座谈会包括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用得较多的是班级的家长座谈会。
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目的在于提高家长素质,从而提高其教育子女的水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要保持一致和统一。
发挥学习教育的优势作用,学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一些,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
教师的职业角色:模仿公民;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学设计者;学生的伙伴和朋友的角色;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反思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家长的代理人;终身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角色认同是指教师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这一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以控制、调节和衡量自己的言行。对角色的认同不仅是在认识上了解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而且在情感上也有所体验。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课堂成绩有正相关的趋势,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
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教和学的关系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高低的判断。
社会大环境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学校内部因素的影响。教学的成败经验,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
教师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的反思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于活动的反思,是教师在完成活动之后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想法的反思;2活动中的反思,是教师在做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想法的反思;3活动后的反思,以上面两种反思为基础,总结经验,并指导以后活动的反思。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教师角色认同;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3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4自我意识良好;5情绪体验积极;6适应教育环境。
职业倦怠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情境。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1社会因素。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教师总是被人为地赋予太多的社会意义,然而报酬与福利待遇低、社会地位低是我国教师工作满意度低、教师离职的主要原因。最使教师不能接受的是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对教师的不理解,对工作的不支持。教师普遍处于一种复杂的心态之中,他们的尊严和欢乐在工作环境中、在社会背景中都处于劣势而导致低成就感。2职业因素。职业压力大。教师的工作负担重,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3家庭和个人因素,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