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皮囊》的一点感想

一个人能将看似无常的人生视为正常,多多少少需要一些勇气。

你我身上都披着一张皮囊,在奋力前行中,这张皮囊每天都在替我们应付各种人和事物、应付生活,但是,皮囊下面的这个人,我们却很少去审视过。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然而读完以后的感受却截然不同。第一次阅读的时候,自己刚刚踏入社会,并没有什么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而再次翻阅这本书时,我已经经历过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磨难,自己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我的感受从十分感动变成了异常平静。

这本书讲的是作者的成长经历,他在遭遇人生的种种磨难后依然选择迎难而上。以客观、冷静的文字,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遭遇记录下来,同时分享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作者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种种考验,就是我们过去曾经历过或者未来也同样有可能经历的生活,也许,我们当中有些人仍然还处在这种水深火热的生活中,和自己较着劲。

生活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些问题,我们自己或许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在发现了生活的暗流涌动后,如何跟自己的遭遇保持一定的距离,这需要的是不仅仅是一种勇气,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智慧。心灵鸡汤类的文字,或许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些许的安慰和力量,但是读得太多了,反而不好,所以,有人劝导,少喝点心灵鸡汤吧,多读点哲学。

有人在遭遇磨难时也许会埋怨命运不公平,但生活并不会因为你是弱者就减少刁难,在面对亲人的离去,对面生活的穷苦时,人即使再奋力挣扎,也终究只能被生活摁倒在地,一次次摩擦,直到头破血流,因为有些遭遇除了默默忍受别无他法。

作者在书中《天才问文展》这一篇中,有一这样一段话:从本质意义上,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这让我想起自己多年前在外漂泊的那段日子,五味杂陈却又感同身受。没有抵达远方,也失去了家乡,这是何等的悲凉。那么多拼了命挤进陌生城市的人,真正能抵达远方的又有多少?恐怕大部分都是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却都失去了家乡而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

对于书籍的阅读,我们每个人的目的也许不尽相同,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所谓的阅读,无非是通过别人的文字和思想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困惑,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去跟生活和解、跟自己和解。就如这本书结尾处,马塞尔·普鲁斯特所说的那样“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人这一生中,有些经历已经告诉我们,生活本来就是一场喜忧参半的电影,没有谁的日子永远是一地鸡毛,也没有谁的日子会永远阳光普照。不论你将来会迎面撞上什么样的生活,最后,你都会坦然的学会接受,接受这悲喜交加的人生,然后在不慌不忙中努力坚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皮囊》的一点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