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灵魂的卓越(序)

        初读本书序言,首先涌入我脑海的两个问题是:我们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大学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答案看似很简单,对于个体而言,读大学无非是通过正规教育的方式促进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而大学作为知识的殿堂,思想的宝库,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开发社会人力资源。但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我想在笼统答案的背后,都应该有自己追求的重心,面临着各自相异的困境。带着这两个困惑,我开始了本书的阅读。

        本书一开始,作者路易斯就表明,本书的宗旨是回顾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史并展望其未来前景,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超越了学科的专业技能,通识教育旨在利用大学生的可塑性,鼓励年轻人认识自我,并发现自己的生活道路,同时教育的目的孩子还在于提醒学生;自己应对社会知恩图报,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人类谋福利而不仅仅追求自己的经济富足。同时他又指出,现在学术追求替代了大学的教学任务,越来越多的学校在讨论教师、学生在经费市场上的竞争力,却很少严肃的讨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大学对本科教育使命的理解肤浅,行动优柔寡断。他们经常不明确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在处理一些教育问题时态度暧昧,缺乏原则性。竞争和消费主义是导致当前教育困境的主要原因。教授的选拔制度导致教师视野狭隘,他们只能成为专家而不是饱学之士,他们只能心无旁骛的专注于本专业却无暇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由于大学收取费用的日渐增长,导致更多家长认为上大学是保证孩子将来衣食无忧的一条途径,高收入家庭为孩子上大学支付了高额费用,低收入家庭则将大学作为改善社会和经济地位的跳板。

        过去半个世纪,大学的理念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美国大学的重点正偏离国家的利益,他们不在那么关心国家的未来,不想卷入政治和道德争论,也不鼓励学生追求学习目的和生活意义。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严重程度如何,我想其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与美国大学类似的问题,高等教育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大学如何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是我们当下不得不思考并及时付诸实践加以解决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去灵魂的卓越(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