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幸好有苏轼

又是一年新春到。在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里,回想一年的收获,有喜有忧。如果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都用心去体味自己的日常,日子或许变得就不一样。读《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五味陈杂。

在我们遇到人生挫折的时候,不妨看一下苏轼,给柳暗花明中的生活着色。

职场上的苏轼如那山路十八弯,曲曲折折中凸显出苏轼的乐观豁达。有人调侃苏轼的职场,不是在被贬的路上,就是在被贬的地方。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品味的是苏轼,折现的旷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今的人生得意的又有几人呢,大部分人生是十之八九不如意的。

这本由为你读书主编、湘人彭二著作,符殊绘图、朱卫东朗诵的《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从苏轼的精神世界入手,讲述逆境中生命力顽强的苏轼,更有精美飘逸的插图相配,读来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会思考:作为宋朝的领军人物,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属于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但是作为官场人士来说,苏轼的职场遭遇可谓一波三折,令人唏嘘。

但是苏轼的人生态度并没有人为职场的挫折而颓废,反而愈加旷达。他的人生旷达表现在哪里呢?这些庞大的人生观又来自哪里?受谁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探寻苏轼的乐观、豁达和坚定的人生。

科举考场上一举成名的苏轼,在职场上并没有这么幸运。初入职场的苏轼遇到了王安石变法,而此时朝廷内部变法派和守旧派掀起了激烈的斗争,他不认同王安石变法的激进做法,申请外调杭州。

苏轼两次入主杭州。第1次入主杭州的苏轼还年轻,在杭州苏轼边做官,边欣赏西湖美景,做了好多诗,一下子成为了文坛霸主。做官政绩不错,受百姓欢迎。也是在杭州,他开始写词,那时正值西夏攻打大宋,他在和友人外出游玩时,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初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粗犷、豪迈、旷达,与京城的婉约派形成鲜明对比。

后来宋神宗驾崩,宋哲宗继位启用保守派司马光,苏轼从地方调入中央。司马光对王安石的新法全盘否定,而苏轼认为应该留下好政策,与直属上司唱反调的苏轼再被贬到杭州。

第2次到达杭州的苏轼清理西湖环境,募集资金修筑堤坝,这就是西湖上有名的苏堤。

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入狱,曾经的政敌王安石向皇帝上书:“圣朝不宜诸名士”而释放。

遭遇三连贬称为普通人的苏轼亲自耕种,亲自盖房子。这时候的苏轼仍然怡然自得,泰然处之。

苏轼喜好美食,先后发明了东坡肘子、东坡饼。因贫穷吃不起羊肉的苏轼,请卖羊肉的屠户给他留下羊骨头,吃出了羊蝎子的味道。

可以说“词穷而后工”简直是苏轼的写照,他无论在什么样的困苦环境下都乐观、豁达,坚定地走下去。而支撑苏轼这种旷达人生态度的,就不得不提苏轼的童年教育。

这不得不提苏轼的童年。年少的苏轼,父亲苏洵常年游学,在外家庭教育主要是由母亲承担 。

而出生在四川眉山名门,知书达理的苏轼的母亲,不仅教他读书,而且教仁孝,善待小动物。就是看得见微小生命的慈悲,苏轼不仅善于体察自然界的美妙,对小动物,对穷苦的百姓,更有一份怜悯之心。少年的童年的苏轼,即树立了以范谤为榜样,为真理不惜以死抗争的志向。

所以职场上的不顺利,并没有改变苏轼的真性情,而是既来之则安之。认真适应环境感,着手改善环境,活在当下。无论处在什么境界,他依然保持着对烟火味生活的热爱。

《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苏轼,看到的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苏轼,看到的是一个在万丈红尘中仍然有烟火味的苏轼。即使人生不如意又如何呢?擅长逆境生长的人生,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如逆旅,幸好有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