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结构:系统性学习法的认知框架

结构:系统性学习法的认知框架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提到“认知框架”的重要性。那么在正式学习这套学习方法前,我们需要先对这个体系建立一个认知框架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那些“需要填充进去的方法和技巧”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正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有时候我们学一个方法,却不知道它在更大的框架里所处的位置,这势必会让这个方法的应用受到局限。就像苏轼的一句诗:“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有一个全局观非常重要。


既然我们是在理解一个学习方法,那么学习方法的作用一定是取得某种学习成果,这点没问题吧。

然后我们可以想一想,能决定学习成果的因素有哪些呢?

比如说我就这样总结了:这些因素有智力、动机、勤奋、学习方法等。这样看起来好像学习方法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呐,别急,我们慢慢说。

1.首先我们说一下智力,也就是一个人是否“聪明”。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下断论,去评价一个人是否聪明。比如说:“哇,那个人就是个天才”。就好像有的人天生就智力超群一样。

然后我们也有各种工具和手段来试图将一个人的智力“量化”。比如说有各种智商测试题,可以给你的智商打分,100分以上智力超群,60分以下可能被认定为具有某种智力障碍等等。比如说考试成绩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一个学生的聪明程度,当然考试的目的不单是这个了。

但其实不管什么方法,一个基本事实就是:我们的智力并不是一个可以被测量的东西。并且有大量事实说明,智力和成果,也就是个人成就之间没有绝对联系。

2.然后我们再来说“动机”。动机其实是需求和目标组合产生的某种意愿,它对于促进学习行为有帮助,并且可以让你更“勤奋”,这些都对学习成果有益。不过,虽然动机和勤奋都很重要,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内容。我们今天要说的东西是个“基数”,而动机和勤奋则是与它相乘的“倍数”,极端情况下,当你的基数为0的时候,无论倍数再大,结果还是0。

3.所以,接下来我们说一下这个所谓的“基数”,也就是学习方法。严格来说,描述成一种思维方式可能更合适一些,因为大家对学习方法的普遍理解可能是某种实用技巧,比如某种记忆方法。而我接下来我要说的则是一种对学习的理解方式。

不知道有没有人身边有这样的同学,他们好像整天跟一些调皮捣蛋的同学在一起玩,但只要一考试就能拿很好成绩。这样的人就是找对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的人,让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成效。

李笑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每个学期刚发新课本的时候,都会先把很多关键概念提前预习搞懂。然后在后面的课程学习里,就都是在这个概念内的一些解释,所以好像看起来他不用花什么力气,就能考好成绩。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那些看起来很聪明,智商很高的人,只是用对了学习方法而已。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说学习方法是那个最基础的“基数”了。所谓的学习方法,就是围绕着目标的一系列思考方式,过程中这些方法可以让你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并且这些信息的组织方式能更适合完成你的目标。

比如说有一些人,他们总能找到一些在既有框架之外的一些解决方案。就像一个很流行的段子:

问题:鸡和兔子在一个圈子里,头有18只,脚有52只,求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假如这些鸡和兔子都训练有素,吹一次哨子,都抬起一只脚,就剩34只脚了,再吹一次哨子,这个时候鸡都一屁股坐在地上了,还剩16只兔子双脚站着,那么就是8只兔子,还有10只鸡咯。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式,得出最终答案可能比搞懂数学公式更快,而且这个逻辑本身也是一种形象化的公式。这些就是找到了问题之外的解决方案。

著名的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在小时候也有类似的“壮举”。当时他面对的问题是:怎样用气压计测量一栋建筑的高度?

他回答:走到建筑物顶上,将气压计扔下来并开始计时,直到听到砰的一声,再通过重力加速度公式计算出建筑物高度。

其实题目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利用气压知识计算建筑物的高度,所以他没有得到高分,但是他不服气啊,找到老师又给了一个解决方案。

“用气压计敲开建筑物主人的门,然后问他建筑物有多高”

老师差点没被气死,但还是继续问他有没有别的办法。他又给了一个解决方案:可以用线绑住气压计,垂下来,然后算线有多长就行。

老师没辙,因为他也用上了气压计,所以最后给了分。

类似这样的将一个问题和其他事物相结合找到一些出乎意料的解决方案,事实上是对问题的观察更全面了,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结果也就是,这些人可以更多角度的去看待同一个问题。而这就是最终的学习成果,你总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想到,而不只是在套用某一个现成的公式或者方案。


现在我们正式来说这套“系统性学习法”,这套学习方法的重点,我们昨天已经说过了,就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才是“知识”本身,而“信息”不过是一种供“知识”调用的“素材”

这就意味着知识的学习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单纯靠记忆背诵,来记住大量公式是非常低效的学习过程。我们学习任何知识(概念、定义、公式、问题、观念、理论等等)都需要“联系”。事实是你创造的联系越多,他们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套“系统性学习法”的认知框架:

架构

模型

联系

这三个层级共同组成了系统性学习法的认知框架,了解这套认知框架之后,再应用后面的各种学习策略会更容易。现在我们来挨个看一下。

(1)架构

所谓“架构”就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比如说你之前做营销工作,现在负责品牌战略,这里面就有大量之前做营销相关的知识架构被迁移过来,直接使用,而不需要你从零开始再去学习品牌是什么。又或者说在考研这块,如果选择一个和本科完全不同的领域去考,就需要你重新去架构新领域的知识体系,可以迁移的知识架构相对就比较少。

你可以把这个架构理解成一个城市的“地图”。这个城市就是一个领域,而这个地图是否清晰,决定了你对这个领域有多么精通。当你对一个城市的地图了如指掌,每个街角的细节你都一清二楚,这个城市里面的每一条路(联系)你都非常清楚,无论想要去到哪里你都可以有一个快速的路线,那么你就是在这个领域里建立了自己完整架构的人。在和这个城市相近的一些其他城市,你也可以快速沿用之前建立的那些路线(联系),来了解一个新领域的所有全貌。

这其中,城市就是你所在的领域,城市里的建筑就是各种各样的知识点,而道路则连接了这些知识点,四通八达的道路更是可以让你随时可以到达任何一个知识点。道路(联系)越多,这个城市的交通就越通畅,各种信息和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更容易,你也更容易组合出新想法。

而如果这个城市的地图不完整,你在需要的时候找不到那个最重要的知识点,或者道路太少,或者压根没有建立过那个必要的知识点,就像一个城市少了警察局和消防局,就会出现有问题无法解决的状态。

最好的架构,最好的地图就是从一开始建立有秩序的组织方式,将那些必要的、重要的信息提前搞定,然后每次新增信息,新增建筑,都要给这个新地方和老地方多修几条路,建立多个联系,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就会非常有效率了。当你有了这个习惯之后,将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了,你也会得益于此。

(2)模型

一个城市当中有非常多“建筑”,那么一个领域里也有非常多“知识点”。如果说架构是一个城市的“地图”,那么模型就是“其中一栋建筑”“图纸”

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需要将它压缩,建立一个“模型”。就像一张建筑图纸,来简化信息,一览全貌。我们平时在使用的各种图表,PPT,思维导图,以及一些四象限图、矩阵图等,都是一个个的简单模型,用来家呈现一些复杂事物的大致模样。比如说财务报表就是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模型。

当然我们也有很多复杂模型,比如理解一些空间理论,如何解释一个时空被压缩时候的状态?这就需要可视化的模型来让这些信息更容易理解。所以说,模型就是一个信息的另一种压缩形式,为了简化信息,方便我们理解并加以使用。

模型的建立对于一个架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一个没有建筑的空地也不能叫做城市,对吧。所以,你的架构就是由大量的模型构建起来的,这其中保持他们彼此之间的多重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近似的、相反的、过去的、将来的等等。

(3)联系

前面两条里我已经提到过很多次城市建筑之间“联系”的重要性。彼此联系的相关知识,会让你理解更深刻,在使用的时候也更灵活,很难想象如果只有一个孤零零的知识点,能解决什么复杂的问题呢?一定是一堆综合要素的组合共同使用,才有最终出奇制胜的解决方案嘛。

当然,更重要的“联系”除了一个领域之内的,还有一个领域之外的联系。也就是说,你在不同领域之间,不同城市之间,也要建立大量的联系。就像我在跟你说明这个架构和模型的概念时,用了城市和建筑来做比喻,和你已知的生活领域的认知建立了联系,你就能更容易的理解这个框架。

事实上这些不同城市(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的重要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重要。那些可以把复杂问题讲清楚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将复杂的信息和简单的生活化的信息建立了联系。所有抽象化的概念,都需要具象化的、视觉化的信息来更好的理解。

比如当互联网刚出来的时候,如何让一个普通人也能快速理解这个网络的概念呢?事实上“网络”这个词本身就使用了大量人们已经有的认知:渔网、蜘蛛网等等。当你脑海里在想象一个蜘蛛网的时候,你就能更快的理解互联网的样子。尽管互联网不过是一堆埋在地下、架在空中的光缆把无数个终端计算机连接起来了而已,移动互联网也就是由无数个基站通过无线信号把手机等移动设备连接起来了而已。但是这样说,明显没有一个“网”字给大家带来的信息量更大,不是吗?

所以,在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可以让一个信息更快速的被理解,而且一旦这个信息被其他信息联系,你也就没那么容易遗忘了,因为它随时可以被这些“联系”重新激活。你平时也不用时刻记着,到该想起来的时候,那些散落的信息就会被想起来。

现在是不是觉得整个学习方法的全貌尽在脑海?对啦,有这种感觉之后,再接着去看接下来几天的学习方法会更有成效。

明天,我们就来正式了解这套“系统性学习法”的几个步骤。

你可能感兴趣的:(5.1 结构:系统性学习法的认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