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实生物,与时携行

    历史文化学院 吕嘉诚 20级历史学三班          tel:15589366678  QQ:1318558760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拥有上下五千年之久的文化宝库,而这些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扎根中国提供了文化土壤。那么有了文化的依托,该如何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呢?

  我认为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把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精神追求、政治智慧、历史经验寓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寓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而关键是解决好在哪些方面结合、在多大程度上结合的问题。

  (一)思想价值的结合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主张。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为世界文明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同时又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度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怀广度,有推己及人、兼济他人的道道修养。以“修齐治平”“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仁者爱人”“孝悌忠信”“忠恕之道”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从本质上讲是“自我”修养的文化,既源于自然又融入自然,既来源于物质又高于物质,始终关注生命的意义、关照人类的价值。同时,马克思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基于“自由、人类共同体和自我实现”三个概念,形成了系统科学的道德观。这与中华道德文化高度吻合,既是非社会强制性的道德实践,也是谋求自我发展的积极人生境界。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结合,就要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提升文化自信和增强价值引领中促进道德自觉,并逐步形成符合全人类发展方向的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既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又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一致。坚持两者的结合,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我们要着眼于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不断丰富和创新发展中华文化。同时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人类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适应中国新时代发展的一笔文化财富。

  (二)治国理政的汇通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求我们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治理观相融相通,完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良方”。中华文明是世界 5000 年文明史中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方略,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其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并且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思想,强调人民和政党的统一,自由、平等、民主和效率的统一,民主和集中的统一,管理职能和经济社会职能的统一等。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变得不可或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有契合性。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正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汲取出来的经验。这再一次证明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理论,将会对我国优化治理体系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和平外交,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发展思想,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通起来,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和科学内容的客观说明与正确揭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成功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灭了绝对贫穷,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更显得尤为突出。大量毕业大学生和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为百姓服务,为农村实现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寻求共同富裕的道路,无时无刻不体现“兼济达人”的中华优秀文化的身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实生物,与时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