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命运,到底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用孔子的话来解释,便是“时也,命也;慎始,善终;尽人事,听天命”。
这一番话,其实是孔子早年读《易经》的时候悟出来的。而且,孔子也用了一生的时间去验证这番话。
用《易经》的观点来解释,其实人一生的命运,那是有着规律且不规则的变化的。但总体来说,只要是人遇到的一切事儿,都是好事儿。
经过了多年的变迁之后,宋代的吕蒙正在《破窑赋》中写道:“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
吕蒙正的观点,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实实在在的唯心主义和宿命论。
可这所谓的宿命论,它真的错误吗?每个年龄阶段的人,他们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
等到了明代的时候,有一位奇人名为袁了凡,他在《了凡四训》中写道,命由己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在袁了凡看来,一个人的命运,那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进行改变的。而这种改变,靠的就是人之内心的改变。
当人之命运的探究发展到了现代的时候,我们可以综合前人的观点,从这三个“循环”处进行分析。
人之命运,受到机遇和个人眼光的影响
有人做过这么一个统计,他们发现,在西方社会,要想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至少需要五代人的努力。而在东方社会,要想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奋斗。
但是,这样的努力和这般的奋斗,都不是让你成为别人的傀儡,勤勤恳恳地去打工,而是要让你把握住时代和人生的机遇,从而实现大的转变。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拼命努力了,只要自己拼命去奋斗了,那么自己就能够有所收获,最后成就非凡。
这样的想法,终究是较为天真了。要是拼命努力有用,要是勤奋有效果,那么这个世界早就由牛来统治了。
对于人来说,努力是要有方向的,奋斗是要与机遇结合在一起的。
那么,你该怎样去获取机遇呢?这就得看人之眼光和思维了。只要你能够抓住该有的机遇,而且做好准备,奋力向前,那么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况且,当你抓住了第一次机遇,有所成就之后,那么你将更容易地碰到第二次机遇,然后越爬越高。这就是一种人生机遇的循环。
人之命运,受到出生背景和个人走向的影响
你认为一个人出生的背景和家庭重要吗?
毫无疑问,你出生在怎样的家庭,将会决定你这一生高度。尤其在这个内卷化较为严重的社会里面,你的命运,有可能完全寄托在家庭背景上。
很多人会说,不是说寒门出贵子,读好书就能够改变命运吗?
这番话在十年前完全可以说得通。可是,放在十年后的今天,放在科技和教育普及开来的今时今日,读书则是最为基本的一件事。要是你连读书都读不好,那你根本就无法跟别人竞争。
现在拼的,并非是你学到了什么,而是你有着怎样的资源,有着哪方面较为深入的本事,有着哪方面的关系和背景。
这,便会决定你未来的走向。而你未来的走向,也会决定你后代的人生情况。
就拿如今很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大城市混不下去,就只能回到家乡。可当他们的孩子在家乡出生之后,命运也还是被固定了下来。
这,便是内卷化时代下的“循环”。
人之命运,受到社会资源获取能力的影响
我们都听说过“二八法则”。而二八法则最重要的一个观点,那就是这个社会大部分的财富,永远都掌控在百分之二十的有钱人手上。
而把“二八法则”继续延伸下去,那百分之二十的有钱人,他们当中还有百分之二十的特有钱人,其所拥有的财富,是其余百分之八十的有钱人的财富的总和。
直白一点来说,就是这社会有占人口百分之二十的百万富翁,可在这些百万富翁当中,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亿万富翁。照这样推理下去,排前面的那几十个人的财富,足以是其余十几亿人的总和。
财富说明什么,就说明了可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
我们大部分人,都不过是普通的社会打工人,所拥有的资源是很少的。如此,普通人的竞争就会愈发在增大。
我们可以发现,为何如今社会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他们毕业就是失业,而且连结婚都结不起呢?
因为他们终究是百分之八十的普通人,还处在金字塔的底层。如此,人要想跨越这个层次,要想提升获取资源的能力,就只能是难上加难了。慢慢地,穷则更穷,富则更富的循环便出现了。
为何“马太效应”会成为人类社会的现实?跟上述这个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