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我的会感恩的好孩子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十年过去了,女儿已经从当初嗷嗷待哺的小婴儿长成乖巧懂事的小姑娘。父母师长爱的培育和浇灌,让这朵含苞待放的小花在举手投足间,处处散发着爱的芬芳,就如同蓓蕾上被太阳照耀着的亮晶晶的露珠,反射着太阳爱的光芒。

        永远难忘2001年9月6日女儿出生的那天上午,那是一个很好的天气,时节刚过初秋,碧空如洗,初秋的风拂过脸面,带来丝丝凉爽。我做的是上午第一台剖腹产手术,8点29分进的手术室,8点48分,女儿顺利剖出,9点整,手术车载着昏昏欲睡的我进了产科病房。我听见一声清脆的哭声,心中无限牵挂,只听见满屋的人——爸爸、姥姥、爷爷、奶奶、小姨、姑姑------,手忙脚乱,围着女儿团团转。女儿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孩子,大家都是“新手上路”,自然是如履薄冰。我想睁开眼睛看,却抬不起眼皮。姑姑问,看到孩子了吗,我说我是最后一个看到的,姑姑说以后每天看就烦了;我说不会的越看越有感情。也许是被我的这句话感动了,女儿在接下来的表现中,出乎意料的乖巧懂事:首先是在生活的规律上,满月前就养成白天睡少,晚上睡多的习惯,40天以后就每天晚上一觉睡到天亮;其次是在哭的时间和节奏上,女儿很少哭,大部分醒着的时间,自己东张西望或者玩小手,就是在发出大小便或者饥饿信号的时候,也只是“咳咳”的哭两声,满足要求或者解释通过了,接着就结束哭闹。这无疑给我们这帮新手们非常大的配合和鼓励,女儿懂事的“美名”也深入到家人心中。

        然而,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在女儿七个月零七天时被打破了。那天下午开始,女儿就不吃不喝,只是撕心裂肺的哭,明显的与以往的哭声不同,哭完了停一停,再隔半小时又哭,显得非常痛苦。第二天一早,我们到医院检查出她得了“肠套叠”,需要施行灌肠复位手术。整个手术只有几分钟,女儿的哭声撕裂着我的心。手术后,女儿躺在病床上,小脸煞白,需要24小时后才能进食,我们三个大人陪在旁边,担心着,这么小的孩子,从上医院前的下午就没吃饭,已经两天了,能坚持住吗?可女儿出奇的乖,我们买了新玩具哄她,可能是被新玩具吸引,她专注的和我们玩着,全然不提吃东西的事儿。那天,我们全家谁也没有吃……

        女儿过了三岁,抵抗力明显增强,除偶尔的感冒之外基本很少生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也能够清楚地表达出哪里不舒服,如何如何,让我们放松了许多。也许是被我们的体贴关怀所影响,当我们不舒服的时候,她就学着样地照顾我们,体贴入微之处,想来真是温暖。怎能忘记,女儿才三岁半,有天我发烧躺在床上,女儿用小手试试我的额头,然后又学着我们的样用嘴巴亲一下,说好烫呀,然后给我倒杯水,又把吸管放进去,仔细看着我说妈妈您躺着喝吧;下午从幼儿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问妈妈您还发烧吗。怎能忘记,女儿才5岁的时候,爸爸喝酒醉醺醺的回家,女儿赶紧跑到厨房,学着我的样子,拿出绿豆洗净捣碎,给爸爸煮绿豆汤,焦急之情溢于言表。怎能忘记,有次女儿英语班下课我去接她,当时口渴就问她水杯里有水吗,她说不好意思妈妈我喝完了,第二周又去,她跑出教室,拿着一个纸杯倒满了水,说妈妈这次我忘带水杯了,给您用纸杯带着水您喝吧!其后每次去接她,都给我带好了水。又怎能忘记,平时我们一显示出哪儿不舒服的时候,只要她看见了,就关切的问怎么了,用小手给我们轻轻地揉,过一会还问:“好点了吗?”搞得你不得不说好点了………

        女儿沐浴着爱长大,也回报人以爱和尊重。女儿坚持,别人好心对你,就一定不能出口伤人。有一天中午,她到奶奶家吃饭,吃的是他们头一晚包的水饺,下午奶奶到我们家说,他们这次包的韭菜饺子本来觉得不好吃,但今天中午小扬吃得很好,很喜欢吃。我很纳闷,女儿从来不喜欢吃韭菜饺子呀!晚上女儿回来,我问她:“你觉得奶奶包的韭菜饺子好吃吗?”她点点头,没看我。我又问:“那以后妈妈也照着这样子给你做好吗?”她支吾了一下:“不用了。”我很奇怪:“为什么?”她不回答。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她只好说:“我也不太喜欢吃,但奶奶是老人,给我们做饭很辛苦,我说不好吃,就太没礼貌了!”“所以你就坚持着吃完,还说好吃?”我问道。女儿点点头。我在愕然之外,又多了一丝欣慰和感动……

        女儿是姥姥带大的,对姥姥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年冬天,姥姥膝盖的半月板受了损伤,行动不便,不能再像以往帮我们做家务,反而需要我们每天早中晚做饭,特别是午饭,我们需要回家做,非常不方便。所以,姥姥就提出要回老家,和二姨住在一起互相照应。女儿一听,接着就哭了,说:“我不想让姥姥回家,我舍不得姥姥!”后来,住在一个院的奶奶主动承担了中午做饭的任务,女儿中午去奶奶家吃饭,吃完后提着饭盒给姥姥把饭送过来。整整一个冬天,每周一到周五,女儿从不间断,奶奶做好了就急忙吃完,然后给姥姥送来。每天晚上,还惦记着要把饭盒再送回到奶奶家,以便第二天再送饭。有一天中午,女儿在奶奶家吃饭,吃到了鸡腿上的一块脆骨,刚咬开,就后悔不迭的说:“哎呀,那天妈妈说吃哪儿补哪儿,这是鸡的半月板,早知道给姥姥留下,可以让她吃了后赶快好起来!”奶奶一听赶紧安慰她说:“没事,你先吃了吧,明天我再给你姥姥做块鸡腿。”后来,奶奶来到我们家,说:“这孩子她姥姥真是没有白疼,当时我听着都觉得感动。”

        我们一直秉承“穷养男,富养女”的教育理念,对女儿在物质上百般满足,但对尊老爱幼、谦逊礼让等道德教育却把握很严,学校的国学启蒙也让她对孔融让梨、卧冰求鲤、悯农等故事耳熟能详。去年,为了让她树立理财的基本概念,我们开始给她发零花钱,但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日常表现考核。如此一来,她平常大手大脚、丢三落四的毛病改掉了不少,知道把没用完的本子当草稿纸继续用,知道细心保管水壶和文具,因为买这些东西的费用要从零用钱中开支。同时,自己买零食的标准也降低了,以前夏天经常吃3元的冰淇淋,现在却改成5毛的小冰棍。那天,她和姑姑家弟弟一起回家,说:“弟弟吃冰淇淋我请客。”我一看,她拿着一根5毛的伊利小奶棒,弟弟却在吃一根4元的花心筒。我很奇怪:“怎么自己不舍得吃,现在却这么大方请弟弟?”她一本正经的说:“不是有孔融让梨的故事吗?我也要让着弟弟呀!”是啊,每次和弟弟们一起吃饭,她总是学着大人的样子给他们夹菜,还教育他们要好好吃饭,才能长身体,有时还发动一场吃饭比赛,俨然像个小老师;每次给她买的好吃的,她都想着给弟弟们留一份尝尝,说是要“分享”;弟弟们过生日,她总是掏出自己辛苦挣来的“血汗钱”,花不小的比例给弟弟们买一份小礼物。我想,这对于一个家里的独生女,应该是难能可贵的。

        时已深夜,女儿已经睡熟。我端详着她的小脸,嘴角上翘,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人说,活在友善中,他会感恩;活在接纳中,他懂得爱。我想,正是因为女儿从小接受着爱,沐浴着爱,心里播撒了爱的种子,爱、尊重、分享的意识已经在她心目中生根发芽,这也将是她今后一生中幸福的源泉。

你可能感兴趣的:(夸夸我的会感恩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