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人生虽短,战“焦”刻不容缓,如何远离育儿焦虑?

1、人生虽短,战“焦”刻不容缓

误区1:焦虑=压力;

误区2:焦虑=焦虑症。

焦虑情绪和焦虑症是两回事。问问自己:现在,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焦虑?你最焦虑的是什么?

压力人人都有,是否焦虑,来自于你怎样看待、面对压力。

2、压力+纠结=焦虑。

a.认识焦虑:焦虑来自于对压力灾难化的认知,对未来的恐惧。焦虑来自于你对压力的偏见。

b.认为压力与焦虑的关系。压力是外在事情带来的,不要纠结。纠结就把压力变焦虑了。压力不等于焦虑。

c.正确看待压力与焦虑,学会区分和转化。压力是正常的,压力是一种应激反应,避免把事情本身压力变成焦虑。

d.焦虑是有害的,需要调整的。所有的焦虑都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有压力正常,有焦虑不正常,把压力和焦虑分开,保持适度压力。长期的焦虑,压力和记忆力都会损伤。

e.和压力和解。避免把事情本身的压力变成焦虑,焦虑是压力带来的漩涡。分开压力和焦虑,要和压力和解。

3、身心合一,一生健康。病症与疼痛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和认识自我的机会,更是自我审视的信号。

a.甲状腺,以及身体上有结节与情绪纠结,压抑有很大的关系。

b.疾病需要心医,多发性结节,是心里压抑,4B以上要手术。做超声的医生真实发声,的确发现好多甲状腺结节真的是情绪压抑。

c.鼻炎是家长对孩子控制过度,没有自由,让孩子感觉窒息有关系。经常叹气可能是有惊吓事件或不如意的事情,可以找到叹气的原因。

e.乳腺增生,女性疾病的背后是,内在荷尔蒙分泌过多,注意和妈妈的链接,不要去和认同老妈。

f.一直有湿疹等皮肤疾病背后与安全感不足有关,多抚摸皮肤。

g.青春痘多,三十多岁还有青春痘,身体应激反应,自由被压抑。

4、中高考焦虑的原因六个字:“比不过,来不及”

【比较】让我们焦虑,比什么:

1)立足点回到和自己过去比;

2)比的内容是知识和能力;

3)跟高手比,要良性比,彼此更强大,把高手当触发器,长自己志气。[没有来不及],是你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来不及的是关注高考的时间,没有关注当下的努力。

5、面临压力,我们需要做什么:(如何缓解焦虑)

a.唤醒。面临压力头脑保持清醒,保持一份理性,避免完全掉到自己的情绪里。

b.专注。专注解决压力给我带来的提醒。要区分压力和焦虑,回到事情本身,提高复习效率才是关键点。

c.幽默。面对焦虑,乐观化解。要有超然的态度,承认自己做不到,让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d.释放。看清事物的底层逻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当你清晰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你就不会焦虑。

6、面对焦虑我们怎么做? (缓解焦虑的好方法)

a.做好能力的储备,提高能力,积极行动。

b.保持正念,理性看待,审慎思考。

c.保持清醒,及时行动。

d.对自己的人生增加掌控感,随时知道自己的状态。(人间清醒的背后是对自己的人生增强掌控感。我现在可以清晰知道自己是什么状态,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事,让你更好地和当下链接。)

e.把今天的事情做好,减少外在干扰,增加自己的内在自信,做好时间清单管理。(不要睡着,清醒过来,提高认知能力和行动速度,增加自信和掌控感。)

f.腹式呼吸方法

g.渐进式肌肉放松

7、中高考学生如何和学霸正确比较,以此促进自己的学习?

真正的比较应该是:1)跟自己比:比较前后知识点掌握多少; 2)比知识和能力:关注自己学到什么知识和能力;3)跟高手比:比淡定,比自信,比良性; 4)看到高手时:当作触发器,欣赏对方,长自己志气。向积极情绪和行为转化,增加了什么能力知识,而不是成绩,多欣赏,良性比。5)欣赏学霸的优点,复制优秀做法。和高手比,良性比拼,向积极情绪和行为转化,积极自我对话“佩服,一看到他, 我也淡定了”,比较的目的是彼此双方进步。6)明确目标,看到比较背后的意义。比是让彼此双方更加强大,你的竞争对手是所有考生。

8、现状:很多人是清醒的睡着状态,是自己糊里糊涂没有把自己的问题搞清楚。

9、很多教育专家,只讲情绪,没有和学科相结合。讲焦虑,不能仅仅讲心理学知识,回到事情本身上来,提高学习效率才是关键点。

10、不在事情本身上纠结,而是用超然和幽默来化解,承认自己做不到,允许自己不完美。

11、总是纠结的背后没有看到底层逻辑,知识储备不够,没有找到关键的打法,受到事件影响,然后做不到。

12、释放不了压力的背后是你没有把问题搞清楚,清晰知道怎么做就不会焦虑。你不懂,在事情里纠结,维持低效的模式。

13、高考,没有什么来不及,关键是你准备什么开始。来不及是只看到高考时间,没看到每天要做什么。

14、当家长不停去问减少焦虑的方法时,潜意识的焦虑模式会通过言行传递给孩子,影响孩子备考状态。

和过去的自己比,找出不足,单点突破,肯定自己的进步,学会自我欣赏。

15、如何和孩子迎来通心时刻,有效沟通?

a.自己要通;b.通管道;c.和孩子通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人生虽短,战“焦”刻不容缓,如何远离育儿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