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诗意语文”三

四、我们应该向名师学习什么

1、文本细读的功夫

王崧舟老师认为,文本细读是诗意语文不可回避的一种方法和技术。文本解读要做到通、透、化。

(1)文本细读要做到“通”。通,字面意思是“没有堵塞,可以穿过”。在文本细读中的“通”理解文本没有阻碍,可以直抵文本之意。理解文本,不仅要细读每一个字词,还要进行泛阅读。例如王崧舟老师在对《长相思》进行文本细读之前,查找并阅读了有关《长相思》的评鉴文章,走近作者纳兰性德的生平和作品,寻找《长相思》和纳兰性德其他词作之间的关联性,正是由于对这一课的相关材料的有效掌握,才实现了他对《长相思》从36字到1439字的细读。

(2)文本细读要做到“透”。“透”的本意理解为“渗透,穿透”。文本细读的“透”是透过语言文字关照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创作意图。我们要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创作意图,就要进入语言文字还原的真实的生活场景,去真切感受。例如王崧舟老师对《小珊迪》一文进行文本细读时,仅通过两个不同语境下的“跑”九江作者的创作意图还原出来:“我给了他一个先令,他转身就跑了。”这句话中的“跑”字极致地表现了小珊迪的贫穷和饥饿,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先生,我换好领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这个“跑”字不仅暗示了小珊迪被车撞的悲惨结局,也曲折表现了小珊迪想要还领钱,消除叔叔疑惑心理的迫切心情。最后将这两个“跑”字所传达的意义连接起来,鲜明地展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困难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坚守为人的尊严、纯真和善良。

(3)文本细读要做到“化”。 “化”有融化、溶化的意思,要将文本读“化”,需达到两种境界。第一重境界:在深入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创作意图之后,读出文本对教师自身生命成长和教学的意义。首先,教师要全身心地融入文本,在消化、吸纳他人的观点同时,捕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其次,教师要通过文本细读读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第二重境界:在文本中细读自己。文本细读的结果指向教师的文化视野、价值追求和生命境界。当教师读懂自己,并全身心进入文本时,教师自己就会和文本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的课堂呈现就是特定文本环境下教师自我的一种呈现,不需要任何刻意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去辅助,一切如婴儿般纯粹、自然、率性。

纵观诗意语文文本细读的三个点,其实正好对应了三个角度, “通”对应的是广泛阅读,“透”聚焦重难点,“化”则融化于心,融会贯通,如此这般,才是文本细读。

2、课堂导读的艺术

语文课追根究底教的是教师自身的底蕴。教学引导艺术就是教师自身素养的有力体现。王老师的教学引导炉火纯青,在他的课堂中巧妙的引导语言如一条珠链,串起了颗颗珍珠。

(1)深化提升式的评价语

如:《一夜的工作》

师:为什么面对“一夜的工作”你会想到用“伟大”这个词?

生:因为他一夜都没有睡觉,为了批阅文件,所以我才会用“伟大”这个词。

师:是啊,这与其说是伟大的一夜,不如说是一种伟大的精神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老师用了“与其是-----不如说”这个巧妙的提升式评价语令思维明晰。

(2)比较品评式评价语

如:为什么用“劳苦”而不用“辛苦”?

还是在《一夜的工作》,王老师随机引导学生品析“劳苦”和“辛苦”的不同,这种比较品评式评价语使学生的思考更深入!

(3)纠错式评价语

如:《一夜的工作》教学的第二个板块,王老师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在你心里,总理的一夜是怎样的一夜?有个学生回答:敬爱。很明显,这个词语是形容人的精神的。但王老师没有点明,而是问学生:这个词你是用来形容一夜的还是用来形容自己对总理的那份感受和感情的?学生说是用来形容总理的感情。

师:对啊,你对总理的这一份敬爱之情又是从哪儿来的?

生:我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又多么简朴!

“敬爱”,学生回答显然有些文不对题,王老师却能用一句简单的提醒给课堂“柳暗花明”。 纠错式评价语,润物于无声。

(4)鼓励式评价,给了学生自信。

(5)提示性评价,推进课堂节奏。

如:《慈母情深》中王老师带领学生品析对比感知“四个立刻”的环节。

师:好!孩子们,我先提一个问题,这两句话,都在写母亲干活非常忙碌,意思完全相同,但哪句话带给你一种十分急促、忙碌的感觉和节奏?

3、潜沉学习的力度

名师只可模仿不可复制。那我们应该学习名师的什么?学习其持续阅读学习的精神,学习其认真细致地解读文本的功力,学习其精益求精研课磨课的教学艺术,更要学习其真挚的教育情怀。王崧舟老师曾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学,说到底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术,甚至不是课程,而是教师的底蕴。而教师的底蕴是靠书堆起来,我们更应该学习的名师精心学习,深入思考的学习力。

荷尔德林说:“人充满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的,让我们,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是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心向远方,求而索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议“诗意语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