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视频拜年的时候,和表姐聊了几句,说到她家的孩子今年上小学,第一次期末考试就得了全班第一。
我夸了孩子几句,表姐就说:“哎呀哪有,就是凑巧了考出来这个成绩,平时也很贪玩的,太让我操心了。”说完让孩子给我拜年,没想到孩子在旁边脸憋的红红的不愿靠前,彼此有点尴尬。
其实,我在表扬表姐孩子的时候,她脸上明显有点掩饰内心的小骄傲,纵使孩子成绩确实很不错,她也没有在别人面前肯定孩子的努力,而是采取了“中国式的谦虚”。
可在孩子看来,考试取得好成绩,是自己非常努力才取得的好结果,却被说成是“凑巧取得的成绩”,透过视频我都能感觉到孩子那一瞬间的沮丧。
在许多中国家长的观念里,不能总表扬孩子,不然会翘尾巴。因为我们常说谦虚是美德,父母在表达爱意的时候往往都是含蓄压抑的,更别提夸奖孩子了,每当孩子取得一些进步,也总是用“谦虚使人进步,不要骄傲”这类的话回复。
但他们却忘了小孩子面对什么样的评价,内心就会折射出什么样的自我评价。长久下来,孩子会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就算取得了一些小成就,也不敢表露,甚至无法坦然接受外界的表扬,变得扭捏、不自信。
01.
肯定孩子的努力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相信:只要自己内心有强大的动力,付出足够的努力,都是值得被肯定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因为掌握不住颤音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起来。
“唱得真好!”这时传来说话的声音,“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小姑娘惊呆了!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说完后站起来独自走了。
小女孩第二天再去时,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小女孩于是又唱起来,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小女孩成了有名的歌星!
绝大部分外国的父母对待孩子从来不缺乏赞美,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多落落大方、自信满满。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成长中的孩子具有敏感的心灵,赏识和鼓励尤为重要。一句话、一举手、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父母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能给孩子传递欣赏的信号。
王菲的女儿李嫣14岁就独自到瑞士读书了,这不禁让人感慨,这个孩子,真勇敢!
在2017年的时候,仅有11岁的李嫣就登上了巴黎时装周的舞台,大秀上的李嫣毫不怯场,走路带风,气场全开。患有先天唇腭裂在成长道路上遇到不少困难,但每次父母都没有缺席,激励并且鼓励她,孩子也学会用自己的努力去收获别人的肯定和自信。
李嫣没有因为自己的“缺陷”而表现出丝毫的不坦然。她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完美的。”
这其实是一种积极地心理暗示,孩子越相信什么,就越会向着那个目标为之努力!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更愿意挑战,愿意为目标付诸努力。
当孩子因为努力而被肯定时,他们的自信心就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地建立。
02.
破解“谦虚”,并不意味着随意夸奖
给予孩子肯定,并不是一味的给予孩子夸奖,习惯性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泛泛的评价。
家长随口的夸奖,却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这就要求家长在给予孩子肯定时要具体到一件事,让孩子清楚自己做对了什么。
暖暖小时候玩完玩具,有时候着急去干别的,不会主动去收拾,她妈妈会跟她说“来把玩具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并作出示范。暖暖就就会跟着妈妈去收拾玩具。收拾完成后,妈妈会立即对她说:“你跟妈妈一起收玩具这件事,妈妈觉得做的特别好。”
当表扬具体到一件事上,孩子就有了正确的信号,也会激励他们一直将这件事做下去。
我们既不能因为讲究“中国式谦虚”就歪曲孩子的表现和成绩,也不能因为面子夸大孩子的表现,对于孩子来说,得到我们正面积极的评价对树立他们自身的客观判断力, 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有着直接的引导作用。
该表扬孩子的时候就应该为孩子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期望,促使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那些貌似漫不经心地“谦虚”之词并不会激励孩子,反而自信在不经意的打压之下,变得脆弱不堪,进步了也不敢感到喜悦,面对夸奖也往往无所适从。
人生路上,愿每个孩子都能自信满满的昂首阔步,勇往直前,大步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