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父母》

书名:不成熟的父母

作者:琳赛·吉布森

译者:魏宁 况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1概述

我们这里说的不成熟的父母,就是指情感上没有发展完善的父母。这些父母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但在思想和行为上却像个孩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承受不了压力,也没有同理心。而为了让不成熟的父母满意,孩子的认知和行为会严重扭曲。这不但会破坏孩子的童年,以及孩子成年后的生活,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下一代。

所以,我们今天要解读的这本书,就是让你了解到不成熟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很不幸在这种家庭中长大,孩子应该怎么生活?

本书作者琳赛•吉布森,心理学博士,美国资深临床心理学家,有20多年研究和解决不成熟父母问题的经验。除此之外,她还是名作家,在美国知名杂志《潮流女性》有固定专栏,而我们今天要解读的这本《不成熟的父母》,正是吉布森根据自己20多年的研究工作,结合咨询中接触到的生动案例,撰写的一本实用性极高的人生指南。

我们将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先去了解不成熟父母的性格特点,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情感问题;然后去看看在情感缺失家庭中的孩子,是怎么被剥夺情感的。最后学习一下,如何找回真实的自己,创建新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价值观,从而开启全新人生的。

2 不成熟父母的性格特点

那么不成熟的父母,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现在就去认识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作者告诉我们,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具有“以自我为中心、角色反转、缺乏同理心”的性格特点。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怎样“以自我为中心”。情感不成熟的成年人,在任何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对他人的情绪不敏感,他们总觉得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满足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有些父母会把愤怒发泄在子女身上。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很奇葩,竟然是他们没有其他人可以批评和发泄,所以只能跟子女发泄。但这样的后果是,父母自己说出来是舒服了,却根本不顾忌子女的感受。

接下来说说“角色反转”,这类父母就像孩子,而孩子变成了大人。他们渴望得到孩子的关注,视孩子有如知己。即使是成年人的问题,他们也会跟孩子说。比如,父母会与孩子讨论自己的婚姻问题,还期望孩子站在自己这边,安抚自己,却不知道孩子根本无力处理这样复杂的问题

最后来讲“缺乏同理心”。同理心可以让你洞察别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内在体验和观点意图,也就是感同身受的能力。不成熟的父母,就不具备这种感同身受的能力,他们难以沟通,也拒绝沟通,更不会去深入理解对方。比如,生活中,我们可能都见过或者经历类似的情况。孩子的图画作业获得了老师的表扬,并被推荐去参赛。孩子高兴地告诉母亲这件事,而情感不成熟的母亲,却没有为孩子高兴,反而说:“你画画占了太多学习时间,我要跟你们老师沟通下,不应该这样”。

以上这些就是不成熟父母的性格特点,正因为这些性格因素,让他们在情感表达上出现问题:他们会抑制自己的真实感受。情感表现强烈,却又很肤浅;他们会尽可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不在意孩子的情感需求。

其实,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同样也有一个不愉快的童年。小时候,他们往往被自己的父母教导,表达自己的情感会招到耻笑或责骂。于是,他们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所以就不敢去表达和接受情感。心理学上称之为“情感恐惧症”,患上情感恐惧症的人,会抑制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形成防御心理,拒绝接受亲密情感。要知道,真实的情感,反而会让他们产生焦虑,为了不让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他们在心门外,筑起高高的围墙,即使与爱人也不谈论感情。

他们不敢接受情感,可是情感的表现却相当强烈。怎么理解呢?回想下,那些动不动就痛哭流涕,时不时就怒气冲天的人吧,是不是看上去充满了激情和深刻?其实这是反应过度,像狂风骤雨般,来的快,去的也快。过不了多久,就平复下来,烟消云散了。他们的情感仅仅是表现强烈,实则肤浅。他们的情感世界非黑即白,简单粗暴。他们从来不知道,还有“快乐与内疚、幸福与哀愁、痛与爱”这些进退两难、丰富多变、深沉复杂的感情。

所以这些不成熟的父母,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情感缺陷严重,他们从不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既不能给孩子提供安全感,更不用说情感支持。根据他们对情感不敏感的表现方式不同,书中把他们分成了四种类型,分别是:情绪型、驱动型、拒绝型和消极型父母。

我们先来看情绪型父母,这是四种类型里,最幼稚的一种,他们都有着“玻璃心”和“公主病”。平时,像个孩子一样,需要细心照顾,整个家庭都必须以他为中心,围着他转。如果碰到一点麻烦事,情绪型父母就会将自己视为受害者,对全家人撒气,来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让别人跟着自己一起不好过。比如,自己被领导批评了,回到家里,他就会批评孩子或伴侣,来发泄自己的坏情绪。他们会以绝对化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情绪严重波动,有着可怕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而且会走极端模式,要么是过分纠缠,要么是完全抽离。

接下来看看驱动型父母,这是四种类型里,貌似最正常的一种。他们很有目标性,特别愿意为孩子投资,尽心尽力照顾孩子,力求让孩子成功而完美。他们打着“为了你好”的口号,控制着孩子的一切。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实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是自私的表现。他们觉得实现目标,获得成功,比快乐与幸福的感受更重要。他们不断为孩子设置着一个又一个目标,而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认为父母爱自己,都是因为自己成绩好,这种爱是有条件的。所以孩子的内心往往是孤独的,甚至抑郁的。因此,以这种方式对待孩子的父母,也是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然后,我们来看看拒绝型父母,这类父母是四种类型里最不具备同理心的。他们对别人需求的容忍度是零,他们会用回避的眼神、漠然的表情或敌意的凝视,命令式或怒气冲冲的语言,让人们远离自己。当有这样一个父亲或母亲时,孩子会觉得自己活在世上,简直是多余的。

作者讲了贝斯的故事。贝斯每次打电话给母亲,对方都会找借口离开。贝斯每次去探望母亲,她的母亲都拒绝与贝斯拥抱,开口就批评她的穿着,暗示她尽快离开,如果她多待了一会儿,母亲就会发怒,这就是典型的拒绝型父母。

最后我们来看看消极型父母,这种父母随和、爱玩的性格,使他们成为孩子们喜爱的父母,这相比于其他三种类型的父母,要好一些。不过,这样的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孩子们别妨碍到自己。同时,自我为中心的特性,使得他们会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使自己成为大家眼中的好父母。他们对待冲突时,总是试图逃避责任,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许他们爱你,但他们却无法指导和帮助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还会服从于占家庭主导地位的伴侣,若孩子受到伤害或虐待,他们会选择视而不见,更别说保护孩子了。他们甚至会离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以此来逃避责任。

书中有一个案例,莫莉喜爱自己的父亲,她的母亲有暴力和虐待倾向,父亲就是她的避风港。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或许是父亲工作太忙,所以无法阻止母亲伤害她?但实际上,父亲不上班的时候,也喜欢自己在车库忙活,而把她交给同样有虐待倾向的姐姐照料。母亲打她时,父亲会在厨房里敲打锅碗,来声援莫莉。别人取笑莫莉口吃,父亲不但不阻止,还一起笑。莫莉的父亲,就是典型的消极型父母。

有些父母是这四种类型中的一种,有些父母可能是混合型的,有些父母在一定压力下,会从这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但他们都具有共同点,那就是这些父母都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现在我们知道了情感不成熟父母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情感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认识了情绪型、驱动型、拒绝型和消极型父母。你是不是觉得他们挺可怕的,是的,这些在有毒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呢?

3 不成熟父母的孩子如何生存?

接下来,我们就去了解在这样家庭环境下,这些情感被剥夺的孩子,到底是怎么成长的。由于不成熟的父母无法在情感上给孩子爱和支持,孩子的情感需求被压制,他们只能通过“角色扮演”和“幻想”生活下去。

每个人都有真实的自我,可是在有毒的家庭里,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回应,他们会进行各种尝试和试错,甚至做出牺牲。当孩子在尝试各种角色之后,终于发现一个很符合父母需要的角色,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一把钥匙,而且正好能打开父母的心门,于是,他们将“真实的自我”硬生生转变成“角色型自我”,并很快将这个“角色型自我”发挥自如。

在逐渐被角色代入的过程中,他们会以为那就是自己,即使长大成人,也会继续扮演着这个角色,来获取别人的关注。扮演角色其实比做真实的自己更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装成另一个人,不但累,而且他们会不安,害怕别人发现自己是个“骗子”。

这是孩子主动去扮演角色,来获取父母的关注和爱,同时,父母也会通过施加影响力,让孩子变成自己需要的角色,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母亲,为了成为孩子生活的重心,会给自己焦虑又依赖性强的孩子增加恐惧感。再比如,一个无能的父亲,为了获得优越感,会去贬低自己的儿子。

有些情感被剥夺的孩子,在渴望爱,而不可得的情况下,会想象出一个充满希望和快乐的故事,来治愈自己的痛苦和情感孤独,作者把这个方法叫做“治愈型幻想”。治愈型幻想都是以“要是怎么样……就好了”开始。比如,要是我的成绩一直优秀就好了,要是我变得有吸引力就好了,要是我的口才出色就好了。他们幻想着有那么一天,会被人爱、被人关心。许多人靠着这些幻想,度过了悲惨的童年,并激励着他们前进。

这些在幻想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他们以为终于会有一个亲密的伴侣或朋友,使自己的幻想成真;会有亲密深厚的感情,去填补自己的孤独。可是很不幸,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遭受自我挫败。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试图强加在别人身上的,只是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些在情感不成熟父母照顾下长大的孩子,靠着角色扮演迎合父母,靠着幻想支撑着自己,度过这孤独悲伤的童年,那么他们又是怎么应对情感缺失的呢?他们常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化问题,成为自我掌控者,另一种是外化问题,成为外物掌控者。

我们先来说说自我掌控者。这类孩子会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在自己失败中吸取经验”的方式,从内部解决问题。他们很爱学习,喜欢接受挑战,乐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勇于独自挑起解决问题的责任。他们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可是,当这类孩子为别人做出的牺牲过多时,他们的内心就会怨恨不已。而且他们的挑战越多,要经受的失败和挫折也更多。他们会自责,会沮丧、甚至痛苦,却又不懂得向外界寻求帮助,自己默默忍受着,克制着各种负面情绪,却不表露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外物掌控者,这类人与自我掌控者相反。他们不喜欢思考,做事消极且冲动,常常推卸责任,失败了也不会吸取经验,更不会反思。他们坚定地认为,外界应该迎合他们做出改变,应该给他们想要的一切,应该让他们开心。他们认为有能力的人帮助自己,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依靠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别人拒绝,他们会一直闹下去,直到有人伸出援手。

外物掌控者往往认为生活太不公平,他们把自己问题归咎于外界,选择回避现实,出了问题由别人帮助解决。正由于他们这样的思维模式,所以他们的心理发展受阻,即使长成大人的模样,也还是个无知幼稚的小孩。

这类习惯外化的外物掌控者,情绪经常波动、又容易冲动,可是他们的暴躁易怒却会引起父母的关注,尤其是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他们会认为孩子解决不了问题,需要自己的帮助,于是就会替孩子解决问题,从而滋长、放纵了孩子的坏习惯,在这样环境下,孩子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人。

作者在书中提到,他治疗的一个外物掌控者。这个男人小时候只要犯错就会挨骂、挨揍。小时候的经历,使他成为了外物掌控者,即使长成了大人,做了父亲,他仍是用外化的方式处理问题。他常常情绪失控,对着妻子和孩子大叫。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慢慢明白了自己身上的问题,也找到了这些情绪失控的真正原因。于是,他试着不再责骂妻子和孩子,而是在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向内观察自己,学会去理解自己的情绪,让它自然地释放出来。

其实,最理想的状态是让内化和外化两者平衡,就是:自我掌控者学着寻求他人的帮助,外物掌控者尝试学会掌控自己。在发生巨变时,两者是会互相转化的。比如,一个外物掌控者遇到重大打击,一败涂地,他们会意识到需要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再比如,一个自我掌控者,碰到了巨大的压力,压垮了他最后一根稻草,他也会冲动,爆发出一直压抑着的痛苦和绝望。

4 如何摆脱情感操控

现在我们知道了不成熟的父母,不止破坏了孩子的童年,还影响了孩子成年后的生活。如果很不幸,你的父母就是不成熟的父母,那该怎么自救呢?现在我们就来讲述:如何摆脱情感操控,开启全新人生?

首先,我们需要从自我挫败的角色中释放出来,唤醒真实感受。

前面我们说过孩子会通过“角色扮演”和“幻想”来支持自己,安然度过悲惨的童年。可是如果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给他们造成的痛苦太大,孩子麻木的情感就会越来越难以维持,直至崩溃,最终激活真实的自我。这些伤痛,会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唤醒真实的感受,而这段自我蜕变的经历,则成为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你或许要问,如果没有崩溃呢?那么他们不知不觉长成大人后,依然会扮演着童年时期的角色,可是心底里那个真实的自我,会发出越来越大的声音,直至惊醒他们。

我们来看书中的一个案例,弗吉尼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非常恐惧被人拒绝,她找作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作者发现从小到大,弗吉尼亚的父亲一直对她持否定态度。童年时期,在父亲强大的权威下,弗吉尼亚扮演了恐惧有缺陷的孩子角色。她的治愈型幻想就是:如果她足够正确就好了,这样就能得到父亲的认可。经过治疗,她从恐慌症中觉醒,她不会再焦虑的看人脸色行事。

弗吉尼亚意识到:孩童期被强制灌输的男性至上的思想,未必是正确的。这唤醒了她的真实感受,她厌恶这种恐惧感和焦虑感。她终于能从一直扮演的弱小无知的小女孩角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了。

自我觉醒很重要,这是摆脱过去,重启人生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们一定要多听听内心的声音,看看是不是该醒一醒了。

我们第二步是什么呢?那就是学会识别情感成熟的人,探索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学会识别情感成熟的人,去结识他们,就能发展出美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让自己获得快乐和成长。

情感成熟的人有三个特点,我们先来说第一个特点:立足现实,为人可靠。这点很重要,这就好比一个房子的结构,如果房子不稳固,那么做任何装修,都是白搭,说不好哪一天就塌了,受伤了。情感成熟的人不会抱怨现实,遇到问题,他们会理性地分析,尽力解决,就算解决不了,也不会自怨自艾,反应过度。

接下来说第二个特点:尊敬他人,乐于助人。这个特性可以看作是让房子更加适合居住的基础设施,比如暖气和各种管道。情感成熟的人懂得尊重他人的个性,在交流时,会考虑你的感受,很有分寸感,绝对不会越界。他们不计较得失,待人慷慨,他们的同理心,使得他们很为别人着想。

最后说第三个特点:懂得做出回应。这个特点可以看作是房子成为家必备的东西,比如装饰和家具。他们能看到你身上积极的一面,认同你、支持你。在他身边,你可以做自己,可以放心地敞开心扉,倾吐你的烦恼,他会给你安慰和帮助。两个人之间如果发生矛盾,情感成熟的他,会反省自己的行为,接受你的意见,做出改变。即使错在你,他也会包容你,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符合以上特征的人,就是情感成熟的人。与这些人交往,很温暖,也很愉快。如果说,以前你与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一起生活,孤独而空虚,那么现在你可以去结识这些情感成熟的人。这可以帮助你与他人建立起更令人满意的关系,你会发现通往幸福之门的钥匙,一直都在自己的心里。接下来,我们就去探索新型的人际交往关系。

首先我们要学会求助,大胆一点,直白地告诉对方你的需要,你要相信自己值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然后,你要做回自己,没必要伪装,你可以明确告诉别人自己的感受,无论别人是否接受你。其次,你要珍惜与他人的情感联系,如果对方在帮助你,你要表示感激;如果对方让你生气,要想办法跟对方沟通,说些什么来改善关系。最后,就是与人交流时,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你觉得受到了伤害,或让你情绪沮丧,就清楚明白地告诉对方。再比如,你们交谈的话题,让人厌烦,你可以礼貌地说:我累了,改天再聊。如果有的事情让你疑惑,别憋着,就算刨根问底,也要问问清楚。

以上四步概括起来就是:大胆求助、做回自己、珍惜关系和明确表达。这就是新型人际关系的交往方式。

现在来说,摆脱过去,重启崭新人生的第三步,那就是:认识自己的优点,建立新的价值观。

我们要开启新生活,就需要拥有强大能量、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自信独立的精神面貌,而你身上的优点,正是源泉所在。情感不成熟父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会忽略孩子的优点。现在,我们就去探索和挖掘自己的优点,然后发挥出来吧。

那么怎么建立新的价值观呢?家庭治疗师迈克尔•怀特发明了一种心理治疗法,叫做叙事疗法。就是让来访者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分析故事情节中所包含的意义和目的,然后找出他们所秉持,却又是被自己忽视的价值观。接下来,他会帮助来访者去觉知自己的问题,并且萌生想改变的念头。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始终处于辅助的角色,来引导和帮助来访者建立起新的价值观。

我们来看一个书中的例子,在安妮的童年时期,她的母亲有时会对她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安妮长大后,在安妮的工作表彰会上,她的母亲在一众同事面前,又说了一些贬低和伤害安妮的话,这让安妮差点儿崩溃。安妮写了一封信,告诉母亲自己的感受,并希望能坐下来跟母亲讨论这个问题。但她的母亲收信后,却置之不理,这让安妮很受伤害。

作者吉布森博士建议安妮,不要再跟母亲谈论她的错误,以及她对安妮的伤害;安妮可以继续跟母亲保持联系,但不要再强求那种亲密关系。故事中的安妮就是一个治愈型幻想者,她幻想着能跟母亲亲密无间,希望以此来修复从小在母女关系中受到的伤害,却屡屡受挫,在治疗师的帮助下,安妮终于能够正视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接受她们之间的相处模式。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建立新的价值观,能够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生活,曾经困扰我们的问题,也会随着我们内心的改变而产生变化,虽然认识自己、重建价值观过程不容易,但只有打破了曾经禁锢我们的枷锁,我们才能真正成熟。

5 总结

不成熟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是怎么生活的?如何摆脱情感操控,开启全新人生?

在这本书里,吉布森博士让我们知道了父母的不成熟,会使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痛苦不堪,甚至成年后,还被困在儿时的阴影中。作者带着我们追溯过往,告诉了我们不成熟的父母的性格特点和情感问题,他们的情绪和情感表达的问题,让孩子在家庭中,只能通过角色扮演和幻想治愈自己,成为自我掌控型和外物掌控型,以应对情感的缺失。如果不幸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后要试着重建新生活,从固有的角色中抽离出来,唤醒自我,开展新型的人际交往,发掘自己的优点,重建新的价值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成熟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