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幸福的科学》第二章 品格优势与美德

    发挥优势比修补弱点更重要

问问自己:我有什么缺点?看看你能说出几个来,并注意你回答的有多快。

再问问自己:我有什么优点?这次你能说出几个?回答的有多快

一般来说,你说出的缺点会更多,回答的也更快。不过不用担心,这其实是人们的普遍反映:对自己的缺点比优点更在乎,想的也更多

再来看一个例子: 你们单位新来了三个人A 、B 、C,他们在其他方面都一样,但A 这个人真诚却不负责任,B这个人负责任却不真诚。现在你对他们的印象如何?

      这个实验的结果虽然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最后人们对有一项优点也有一项缺点的A和B的印象,不如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的C的印象,这与优点、缺点具体是什么没有关系。换句话说,人的优点和缺点是不能相互抵消的,别人更注意的是缺点。

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规律,心理学家也不例外,他们对人类缺点的研究远远多于人类优点的研究。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集中体现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上。这个手册的分类较为精确、详细,是心理学界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根据这本书的指导,从业人员可以较为准确地为患者做出诊断。

      但是,毕竟只有少数人患有需要心理医生通过DSM对他们进行诊断的精神疾病,大部分只是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懒散,虚荣,或者是一些轻微的心理问题,比如容易紧张、消极思考,但这些还用不着精神科医生用DSM来进行分析。相反,每个人都有优点—大多数普通人都有很多优点,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病的少数人,其实也有着闪光点,但心理学界缺乏对人类优点的系统研究。

      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负面的局面:心理学对你可能患有哪种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并且可以给出有一定效果的治疗方案或建议,但对你可能有哪些优点和品格,却无法形成科学,系统,有效的意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对一门关于人类优点、品格和美德的科学的需求越来越大。家长希望学校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企业希望能招聘到优点突出的员工,而社会则要依靠全体成员的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来达到和谐和兴盛。针对人类缺点、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研究当然必不可少,而且这些也是心理学界值得骄傲的对人类的贡献,但目前有更多人需要知道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发现、培养、发挥品格优势和美德。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指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是幸福,而是全面的蓬勃人生,它有五个支柱——积极情绪、 投人、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而这些支柱的基石,则是品格优势和美德。在蓬勃人生理论里,24个优势支撑着五个元素,该理论旨在帮助我们运用自身最强的优势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意义、成就,以及发展更好的社会关系。”

      正是由于品格优势和美德如此重要,因此塞利格曼在发起现代积极心理学运动之后,就争取到迈耶森基金会的支持,开展了一项研究,以对人类的品格优势和美德进行分类。他借鉴了DSM成功的精髓,即精确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如果一个病人来到一个精神医师的诊所,而医师却无法确定他患的是什么病,那治疗就会很困难。相似的,如果我们想挖掘出一个人的优势,就必须先找到他的优势是什么,才能帮助他更好地发挥优势。

      奇妙的是,这个逻辑反过来也成立,即标签能影响问题。在医生误诊健康的人患有胃病后,他就会常常觉得胃部隐隐作痛。然而、当医生后来告诉他“对不起,我上次误诊了,其实你的胃很健康”时,他的胃痛可能就会立刻停止。而如果我们把人“诊断”为拥有某种美德,比如说我们发现某人有“善良”的美德,并且明确地告诉了他,那么他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变得更加乐于助人。这就是标签的力量,心理暗示会对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产生影响。

DSM能够帮助医师诊断,塞利格曼希望积极心理学也能有自己的DSM,由此心理学家就能将人类的品格优势和美德进行分类,使积极心理学从业者也可以在面对每一个人时准确而迅速地找出他的优势,促进他们发挥自身优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摘《幸福的科学》第二章 品格优势与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