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2.0和vue3.0的区别

vue2与vue3的区别

更小
vue2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编程,vue3采用函数式编程
更快
vue3修改了细腻dom算法,只针对变化的层进行diff,而vue2是对所有的dom进行diff
加强typescript支持
api一致性
提高可维护能力
开放更多底层功能
把更多的底层功能开放出来,比如render,依赖收集功能。
数据双向绑定
vue2使用的是definedOroperty,vue3使用的是proxy
vue3使用proxy的优点
使用proxy不污染源对象,会返回一个新对象,defineProperty是注入型的,会破坏源对象。
使用proxy只需要监听整个源对象的属性,不需要循环使用Object.definedProperty监听对象的属性。
使用proxy可以获取到对象属性的更多参数,使用definedProperty只能获取到监听属性的新值newValue。
创建vue实例
vue2:new Vue({})
vue3: vue.createApp({})
根节点
vue3是允许有多个根节点的,即template里面可以同时写多个节点并列,而vue2只能有一个根节点,在根节点里面再去添加其他节点。
在给组件上编写class名时,由于组件中可以有多个根节点,那么需要定义哪部分将接收这个class。可以使用$attrs组件property执行此操作。
image.png
vue3中的组合式api
setup
  • vue3中为什么新增了setup?

    可以把业务相关的代码放在同一个位置来写。将同一个逻辑关注点相关代码收集在一起会更好的阅读和维护。组合优于继承!

image.png
  • 在哪里使用?

    setup是vue3新增的生命周期函数,他存在于created和beforeCreated之间。使用组合式API更符合大型项目的开发,通过setup可以将该部分抽离成函数。所以在执行setup的时候还没有进行项目的初始化,就不能访问data或者是methods中的数据和方法,this是undefined。

    一旦props被解析,就将作为组合式api的入口。

  • 怎么使用?

    setup选项是一个接收props和context的函数。

    setup内部可以定义数据和方法,如果想在模板中使用,必须要通过return进行返回,暴露给组件的其余部分(计算属性、方法、生命周期钩子等等)以及组件的模板。

vue3中的setup之props
背景

因为props是响应式的,所以不能使用ES6解构,会消除prop的响应性,如果需要解构prop,可以在setup函数中使用toRefs。

  • 使用toRefs和toRef的区别:

    • 如果想要解构全部的可以使用toRefs(返回对象中所有属性都是响应式的,但是会耗性能)

    • 解构其中的某个属性可以用toRef(将对象的某一个属性作为引用返回)

image.png
image.png
vue3中的context

context是一个普通的javascript对象,也就是说,他不是响应式的,可以安全的对context使用es6解构。

image.png
ref
  • 带ref的响应式变量

    a. 在3.0中,可以通过一个新的ref函数使任何响应式变量在任何地方起作用。

    b. ref 接收参数并将其包裹在一个带有 value property 的对象中返回,然后可以使用该 property 访问或更改响应式变量的值。

    c. 将值封装在一个对象中,看似没有必要,但为了保持 JavaScript 中不同数据类型的行为统一,这是必须的。这是因为在 JavaScript 中,Number 或 String 等基本类型是通过值而非引用传递的。ref是为我们的值穿件了一个响应式应用。

ref与reactive的区别
  • ref()和reactive()这两种方式都是对响应式数据的声明。

  • reactive定义复杂的数据类型的数据,ref推荐定义基本数据类型。

  • ref定义的数据打印结果需要.value才能获取到结果,reactive不需要。

  • 使用ref定义基本数据类型,ref也可以定义数组和对象。但是使用reactive去定义基本数据类型的时候控制台会报出警告的信息。

image.png
  • 对于应用类型,什么时候使用ref,什么时候使用reactive?

    • 只打算修改引用类型的属性的时候使用reactive,想要修改变量重新赋值的时候一定要用ref。
    • 如果是重新赋值的话用reactive,在onMounted里面不是检测不到变化,不能在onMounted里面用reactive或者ref去赋值,但是可以直接counter.name=’lisi’去赋值
reactive与shallowReactive的区别
  • 如果数据是服务器返回的LIST数据,而且只显示、不变更,那么最好是使用shallowRef来包装数据,可以节能。如果会有变更,那么应该用ref

  • shallow的中文意义是“浅层的”,shallowReactive不代理深层property,只会指向原始对象的深层property。

  • shallowReactive的用途是:如果一个对象的深层不可能变化,那么就没必要深层响应,这时候用shallowReactive可以节省系统开销。(印证第一点)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vue2.0和vue3.0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