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每个小孩都希望自己被看见

豆豆是一个奇怪又麻烦的小孩,常常令学校里的老师感到头疼。一年级的时候,她被学校劝退了。

还好,豆豆那个善解人意的妈妈把她送进了“巴园学”,一所无数孩子梦中的“童话学校”。在这里,豆豆被看见、被听到、被理解,生活得非常快乐。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天使,这句话经常被提起,却又时常被忘记。一个孩子能否活出自己的样子,与父母和学校有很大的关系。

[1]

豆豆是个可爱的孩子,却经常让各科老师感到头疼。

和其他孩子相比,豆豆的活泼过了头。比如,上课的时候,她会把书桌盖子开开关关几十次,会把头伸得很长想与周围的小朋友聊天。

关键的是,豆豆的这些行为被老师呵斥了之后,她还屡教不改,因此被很多老师投诉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同学学习。

最终,这个可怜的小孩被学校劝退了。

妈妈知道豆豆只是好动,但并不是别人眼中的“坏孩子”。她明白豆豆的成长比其他孩子要花更多的时间。

后来,妈妈把豆豆送进了巴学园,一所能够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的学校。

每个父母都期望有个听话懂事、乖巧省心的完美孩子。但每个孩子,都是有着独立性格的人间天使。

他们有的老实内敛,有的活泼好动,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成长节奏。

作为父母,不是硬推着自己的孩子追上别人的节奏,而是要做孩子的领航人,找到一条适合他成长的道路。

[2]

巴学园的小林校长是一个头发稀疏,个头不高的中年男人。面试那天,他给豆豆出的题目是:和我聊聊吧,说什么都可以。

可爱的豆豆把憋在心里的事情一件件地抖落出来。比如学校里的燕子窝,家里那只叫洛基的狗,自己玩鼻涕的糗事等等。

整整四个小时,豆豆滔滔不绝,沉浸在快乐的分享中。而小林校长始终微笑着倾听,没有丝毫不耐烦。

从来没有一个人如此耐心、认真地听豆豆讲话。看着小林校长,豆豆的心里暖暖的。

可来到巴学园没多久,豆豆又闯祸了。

有一天,豆豆不小心把钱包掉进了厕所里。她没有像其他小孩子一样哭着放弃或者求助,而是不声不响地跑到工具房,找了一个长舀子自己去掏粪池。

忙活了半天,现场的脏乱惨不忍睹。恰好路过的小林校长看到豆豆,蹲下来问她在干什么。豆豆老实地回答说“找钱包”。

校长没有呵斥或制止她,只是轻轻地说了句“找到后,把这些东西弄回原处”就走了。

善解人意的校长从豆豆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看到了孩子内心的需求和不放弃的精神。一句简单的“物归原主”既是对豆豆的肯定,也教会了她做事的方法。

很多时候,孩子幼稚添麻烦的举动,不是故意找麻烦,而是他们在用不成熟的大脑自我选择、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作为成人,放弃居高临下的说教,只有蹲下来,才能看见孩子眼中的紧张与悲伤。

[3]

在巴学园,豆豆很少正儿八经地坐在教室里上课。

她经常拿着锄头,跟在一位农民伯伯的后面,学习种植、撒种、施肥、了解有关农作物的气象知识。

有时候路过油菜花地,老师们还会一时兴起地讲起蝴蝶是如何传授花粉的。这些生动而又形象的教学,比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和无聊的图片要有趣得多。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巴学园的规矩,不是通过说教而建立的。潜移默化的引导,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

比如,为了让豆豆不挑食,小林校长让她从自己的便当中找到“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这不仅让豆豆懂得营养搭配,还让他们能明白食物是来自大山大海的馈赠。

在这里,豆豆没有被要求排队走路、上课安静、尊老爱幼,但在一种毫无压力的友好氛围下,她做到了自己最好的样子。

在巴学园的日子,是豆豆一生中最快乐又温暖的时光。

[4]


多年以后,豆豆回忆说,如果没有巴学园,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她记得,在巴学园老师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听得次数多了,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而且越来越好。

小林校长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真情。

学会看见孩子,欣赏孩子,是成年人一生的必修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窗边的小豆豆》:每个小孩都希望自己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