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浪漫到萧索:东北影视剧印象变迁

东北这些年颇有“全网黑”的架势。东北出了不好的新闻,人们不足为奇,别的地方出了不好的新闻,看看对象是不是东北人,是,也不足为奇。

东北经济不好,东北人“土”,文化低俗,似乎都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农村人、进城打工者多少东北影视小品中的形象

但实际上,东北的形象跟东北的经济一样,经历着变迁,从共和国长子到如今的衰败,从讲义气热情到混社会冲动。东北人的性格形象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以前,东北的形象还有浪漫、热情的一面。

电影《情人结》

如赵薇跟陆毅的《情人结》电影,就在哈尔滨铁路大桥上拍摄的镜头,那个时候东北还是浪漫、爱情的象征。

哈尔滨松花江的铁路大桥是浪漫的象征

文化研究领域,有个“他者”概念。通俗来讲,对跟自己不一样的,性别、地域、文化、肤色、性取向、年龄甚至身体外貌、行为等无法理解的方面,都是跟“我”不一样的“他者”。

在文化建构上,“我”倾向于对凡是跟我不一样的,我不能理解的方面,以“他者化”的形式来建构,网络用语的“黑”就有这样的文化建构成分。

文学理论家萨义德提出了“东方学”,意思是西方文化在看待不能理解的东方文化的时候,会用文明-野蛮、现代-古老、科学-迷信,进步-落后,理性-愚昧等一系列对立来建构西方显得高人一等的形象。典型的是傅满洲。

傅满洲

化用萨义德的概念,在中国,也有这样“他者化”的文化建构,网络上普遍的“地图炮”“地域歧视”,就是对跟“我”不一样的地域的文化进行他者化的过程。抓着个别人的事例,只要他满足、符合了“我”心中认为的这个地方的人的观念,那这个事例就代表了“我”认为的这个地方的形象。

后殖民理论代表人物萨义德

在经济地位决定文化地位的今天,南方沿海发达地区无疑具有先进的,“主体性”的文化特征,而北方特别东北这种欠发达或者以前发达现在落后了地区,则是“他者”。

由此我们看见了近年来影视剧中的形象,反应东北的,《钢的琴》《暴雪将至》。

《暴雪将至》中萧索的东北形象

如果说上述电影是题材所致,本身将的就是国企职工的生活境遇,那么热播网剧《白夜追凶》中的长春,则是一个出城不远就能见到狼的荒凉地带。

很多长春人表示:我怎么不知道距离我们不远有这样的地方?

《白夜追凶》中距离长春不远的荒野

而实际上的东北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低俗二人转、快手、黑社会、不讲理、粗鲁,成了东北人的文化标签。

人们生活的周围肯定有具有“非典型”特征的东北人,但人们认为那是个例,勤劳、善良、勇敢,都是个例,而懒惰、不思进取、装逼才是典型东北人,遇到前者,人们会说“你不像东北人”,因为后者才是人们心中“东北人”的样子。

更引人注意的是,东北人自己,也认可这些标签。

影视剧中的东北是破败的代名词

在其他地方工作的东北人,提到家乡,曾经的自豪感也不复存在,只能一笑了之。

这些出来工作的东北人,对自己家乡“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并不讳言东北的问题,某种程度上,这些出来工作,很多已经扎根在其他省市的东北人,视现在的东北为自己的“过去”,庆幸自己逃出了东北,有能力在东北之外的地方立足。

孙红雷饰演的黑社会形象

造成东北经济、文化困境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很多专家也研究、论证过,绝不是一两句“东北人赖”等简单归因可以概括的。

信奉勤劳者终不会受到亏待的人们,忽略了时代对人们的影响。

有时候在大时代面前,个人的努力真的微乎其微。

哈尔滨中央大街

《浮士德》里说,努力者,才能得救。

改善东北人的形象,终究还是靠东北人自己。

只是希望东北人也好,非东北人也好,放弃“他者化”的思维,不要先入为主看待周围和新闻中的人和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浪漫到萧索:东北影视剧印象变迁)